这时候的袁术已经不满足于做一方的军阀了,他一直认为袁氏出于陈,而陈又是舜帝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袁术认为这句话说的就是自己。而当孙策以传国玉玺为质借兵离去后,袁术更加心痒难搔了。那可是传国玉玺啊,帝王的象征啊!任谁整天守着这个东西,恐怕都控制不住内心的欲望吧!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冬天,董卓旧部李傕、郭汜在在弘农郡的曹阳涧一带追击逃亡的汉献帝以及公卿百官,保护汉献帝和文武百官的杨奉被被凉州军打败,汉献帝只得只身向黄河以北逃亡。得到消息的袁术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召集了部下们开会商议,会上袁术说道:“现在姓刘的天下已经如大厦将倾,难以扶正了,如今天下大乱,国家动荡不安,老百姓流离失所,而皇帝更是如丧家犬般四处逃窜,这样的朝廷不要也罢。而我们袁家,四代都是汉朝的重臣,老百姓都愿意归附到我这里来(也不知道袁术哪来的自信),我又有传国玉玺在手,现在呢,我想要顺应天意,马上登基当皇帝,在坐的都是开国元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见?”
参与会议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想:我们有意见也不敢提啊!只有主簿阎象站起来说道:“当年的周人从他的始祖后稷一直到文王,时代积累功德,天下谁人不知,不还是要小心翼翼做殷商的臣子吗?而您虽然贵为四世三公,但要是和姬氏家族比似乎还差了一点吧!何况汉室现在虽然衰弱,好像也还不能和残暴的殷纣王相提并论吧?”
袁术听完就不吭声,但心里估计已经开始问候阎象的十八代祖宗了。
时间又过了一年多,河内的一个叫做张鮍(这个字念tg,但是我打不出来,是手写上来的)的人给袁术算了一卦,说他有当皇帝的命,这下袁术可坐不住了。终于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于寿春称帝,建号为仲氏,设置公卿。
袁术称帝后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对部下大肆封赏,并在城南和城北筑起了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生活上更是极度的奢侈荒淫,光是后宫妻妾就有好几百人,话说这么多老婆,你袁术那么大年纪了,忙得过来吗?也不怕老腰受不了。即使是这么多人,穿着的衣服也是很华美的,饮食方面更是有各种精美的食品。
可是袁术手下的士兵们这时却处在饥寒交迫的境地,民间更是出现了饥荒,甚至有的地方已经没了人烟,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可见袁术当了皇帝以后是有多么的腐败。
与此同时,袁术称帝也引起了各方面的不满,各路诸侯如孙策、曹操、吕布先后出兵前来攻打,屡次大败袁术军队,一时之间袁术成了众矢之的。同年冬季又碰到了大旱灾和大饥荒,江淮地区到处可见人吃人的现象,士兵们士气低落,袁术的实力也因此削弱了不少。又有部曲陈兰、雷簿叛变,劫掠了粮草后躲进了灊山。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这时的袁术已经走投无路了,于是来到灊山投奔陈兰、雷簿被二人拒绝了。于是袁术又想把帝号让给袁绍,并给袁绍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现在天下大乱,政权应该是有实力的人才能拥有,英雄豪杰相互争斗,分割地盘,这其实和周末的七国没什么区别,只有强大的一方去吞并弱小的一方。而咱们袁氏家族是受了天命的,应当统领天下,您现在拥有四州之地,户口达到了百万,论实力,天下谁能与您争锋,要论地位,谁又能比得过您呢?曹操虽然想要扶持汉室,但刘氏天命已断,无法振兴,我现在把天命给您,希望您能振兴。
说白了就是自己走投无路了,想到自己的哥哥那里避难呢,并答应了把传国玉玺送给袁绍。毕竟是一家人,袁绍也就同意了,于是袁术就带着自己的部下前往青州投奔袁绍的长子、当时担任青州刺史的袁谭。但事与愿违,半路上遇到了曹操派来的刘备和朱灵,袁术只好退回寿春,六月又退兵到了江亭。
当时袁术军中只有麦屑三十斛,这时候正是盛暑,袁术想要蜜浆解渴,可是没有蜂蜜,于是感慨道:“想我袁术,怎么会落到这步田地!”说完就吐血死了。
袁术死后,他的堂弟袁胤率领其部曲保护灵柩及其妻子前往庐江依附于庐江太守刘勋,孙策击败刘勋后,袁术的家眷被孙策所得,后来袁术的儿子袁耀做了吴国的郎中,女儿嫁给了孙权,袁耀的女儿又嫁给了孙权的儿子。
纵观袁术一生,可以说并没有太大的建树,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在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当中算是无能的一个,那么他为什么敢第一个称帝呢?
首先,袁术出身名门贵族,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头衔在当时还是非常响亮的,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东汉又是极其看重家族声望与血统出身的时代。这一点袁术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而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有大批的文臣武将投奔袁术,阎象、杨弘、孙坚、孙策、纪灵等,都成了袁术的部下,可以说人才济济。
其次,文中提到袁术当时坐拥了扬州六郡、豫州三郡、徐州两郡,加上南阳等地,累计拥有十一郡,人口过百万,兵粮充足,粮草充沛,麾下拥有士卒多达十七万之众,不仅有纪灵、李丰、阎象等文臣武将,实力雄厚,还和公孙瓒、陶谦结为同盟,可以说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又有孙策以传国玉玺为质借兵,所以袁术才敢称帝。
不过袁术称帝后奢侈荒淫,不顾百姓死活,搞得民不聊生,众叛亲离,最后落得惨死也是咎由自取。
而陈寿给他的评价则是:袁术无毫芒之功,纤介之善,而猖狂于时,妄自尊立,固义夫之所扼腕,人鬼之所同疾。虽复恭俭节用,而犹必覆亡不暇。袁术奢淫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