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商团之所以修路就是因为朱由梼的一次闲聊似的提点,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养猪’,又以京津公路为实际例证。齐鲁商团也当真是有高人,一下子就想通了这修路对于商贸的好处,而且这通行费还是可以收的,如此成本就是可以收回的,只不过要注意不能竭泽而渔就好。</p>
修路这件事属于一个代表事件,从这件事开始,齐鲁商团就始终紧跟东方公司步伐,坚定的站在了东方公司的立场上,‘夫唱妇随’的程度全面赶超江浙财团。</p>
而后更是在万历四十七年十月,齐鲁商团还依照东方公司的模式改组成立了齐鲁公司,朝廷中枢他们够不到,但是登莱巡抚衙门、山东布政使司、山东提刑按察使司、山东巡按衙门、山东都司他们是一个都没放过,向各个衙门合起来投献一成半的股份,皇室这头也是投献了一成,还给东方公司也要白分润了半成,可是朱由梼再三考虑后,还是出资五十万元东方银行钱票,买了半成的股份。</p>
咋又扯远了。</p>
闲余劳动力或者说是潜在流民的有效安置,直接就使得各省的局势得以稳定。由此即便万历皇帝病倒了,可朝廷在太子的主持下依然在运转,有效没效不好说,可是辽东所需的军资粮秣依旧是不断的在筹集,转运也是稳步有序。</p>
朝廷虽然有些乱套,除了各党派下面的小弟躁动外,那可是正经的事务也都是没有耽搁。这样的事,都是饱读诗书、在科举里千军万马杀出来的又有几个能不清楚呢?现在就开始斗,那可就是在掀桌子,大家伙都在这一张桌子上吃饭,真要是掀翻了,谁都没得吃。</p>
由此就出现了很是奇怪的情况,皇明上下总体的局势平稳得很,万历皇帝的病重在全国层面也属实是没有引起什么波澜,甚至因为太子监国,好些事情处理起来可比万历爷主政的时候还要顺畅。</p>
当然任何的事情都是有好有坏、有黑有白的,稳定的局势当中总会有那么几个不稳定因素,而这些不稳定因素依旧是来自于东林党,根由就在没有大佬主持。</p>
而在朝廷内还苟延残喘的东林少壮们因为山中无老虎、小丑就任大王了,因为这些搞事的人连沐猴而冠都不配。</p>
四处搞事的以刑科给事中惠世扬、都察院浙江道御史房可壮、吏部文选司郎中张凤翔三人为首。这哥三位啊,妥妥的官途通达,房可壮、张凤翔那可是入了《贰臣传》的。</p>
至于咱们的惠世扬惠大人,李自成那都是伺候过的,妥妥的‘三朝’老臣。人家老哥也是有理由的,‘天生老臣、以遗陛下’就是这位老哥对李自成说的,看看人家这觉悟,那是任你城头如何变换大王旗,我自岿然不动,给谁磕头不是磕呀,反正这官我是一定要做的。要说这还都不算啥,这位老哥在满清入主后,不是很招待见,回到老家又参与了叛清起事,那家伙反复无常的姿态直逼吕布吕奉先了。</p>
这三位虽然在东林党内地位属实说也就那么回事,可是架不住人家活跃啊!自打太子监国后,对上那是一天三奏本、见天的请见汇报,对待同僚那是四处的串联,对下那是四处鼓吹太子爷是如何英明,整天都是不消停。</p>
最关键的是,这三人巴结太子还嫌不够,竟然还将黑爪子伸到了朱由校这一辈的身上。朱由校是什么人啊?以他过往的经历来看,其政治智慧绝对直逼嘉靖爷,即便和万历爷也是可以掰一掰手腕的,由此对于东林少壮们主动贴过来的热脸既不拒绝、但却也不是很积极响应。</p>
对于朱由梼和东方公司,东林少壮可不是没想过要积极巴结,可是朱由梼和东方公司对待朝廷诸党派的态度始终是平等合作、雨露均沾。</p>
你东林少壮连你自家东林党的主都做不了,还想要在我这头一家独大,你当你二爷是什么人?之前天津县二·一二案与漕运贪墨案没听说过吗?那不就是朱由梼对于东林党过于热情、想要排挤其他朝廷诸党、自己在东方公司这头一家独大的越界行为的一种警告嘛!东林大佬人家二爷都不给脸,你惠世扬、房可壮、张凤翔算老几?于是热脸直接就贴上了冷屁股了。</p>
皇太孙不冷不热、二爷吴王殿下又是不给面子,于是利欲熏心、毫无廉耻、智商还多少有些欠费的东林少壮便就将目光集中在了还未授封的朱由检身上了。而朱由检才几岁啊?见过啥世面啊?一看这士林众正这么巴结自己,这感觉可真是……,不一样的体验啊!</p>
东林少壮三傻及其组织起来的一众没头没脑的东林之士便就似乎团结在了朱由检的周围,无时无刻不再影响着年幼、好学、还有本不应该僭越的上进心的朱由检。</p>
关键问题是,这三傻还将这种情况认为是自己的功劳,还跟某些受困与天津、卑服的不要不要的某东林大佬显摆,邹大人、左大人、顾大人,怎么样,你们三位老叔没办成的事,咱们哥几个给办成了,厉害不?</p>
我厉害你奶奶个卷!朱由检算老几?巴结他有个屁用啊!再说,谁让你们瞎搞的?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稳定、稳定知道不!都他妹的给老子消停点,一切都要向稳定看齐!再找事,老子弄死你!</p>
我去?你几位老叔啥意思啊?咱们这可是做成了你们都没做成的事啊!这妥妥的就是对咱们英俊容貌、盖世才华的赤果果的嫉妒啊!你不是说不行吗?那咱们就非得行给你们看看!</p>
于是东林少壮三傻及其一众智商欠费的朋友开始在着实的道路上裸奔了。万历四十七年十月,三傻联络一众人等,上书弹劾东方公司京津公路管理公司垄断京津交通、乱收费、与民争利。内阁看了看,这是典型的反智行为啊,就转发至户部,挑梁瞎闹、你们户部看着处理。户部能惯着他们吗?二话不说,上来就是发了一拨处分。</p>
一计不成,再施一计,接着就弹劾天津港务公司,结果被户部再次打脸不说,连带吏部也不惯着他们了,于是这一计就迎来了吏部、户部左右开弓的两计大耳帖子。</p>
而且朝廷中枢也是看不下去这样的瞎折腾了,便就将此事知会了在京守孝的二爷,这时二爷才知道自己已经被弹劾两轮了。看到了吗?东林少壮是多么的不堪,你弹劾人家,结果人家正主都不知道,尴尬不?</p>
而知道这种情况的二爷也是很错愕,但也着实是为东林少壮三傻的智商很是好笑了一番,这事得管啊,再不管没准这种反智行为会怎么往下发展呢!可是一瞅目前在京的东林诸人,还真就一个能打……能做主的都没有,只得要在天津面壁思过的邹元标回来主持大局了。</p>
邹元标哪能镇得住场子啊,好歹他智商还有余额,便让赵南星、高攀龙等大佬写了信,这才回京的。有了大佬书信加持的邹元标虽然也是很不容易才稳定了局势。</p>
可问题依旧还是存在,那便是很受东林少壮反智蛊惑的朱由检对于朱由梼及东方公司可谓是很是仇视了。</p>
万历四十八年腊月,万历皇帝的病情加重,初六召见了方从哲,十七在弘德殿召见张惟贤、方从哲、周嘉谟、李汝华、黄嘉善、张问达、黄克缵、孙如游等诸大臣,勉励各位勤政敬职,十九分别召见太子朱常洛、皇太孙朱由校、吴王朱由梼。</p>
万历四十八年腊月二十一,万历皇帝说要睡一会,却就再也没有醒过来,皇帝驾崩了。</p>
二十二,皇太子朱常洛依照万历皇帝的遗诏,发放了五百万两犒赏边关将士,停止全部矿税的征收、召回矿监税使,召回了一众被万历皇帝贬斥的官员。</p>
二十四,太子再次发放五百万两犒赏边军。朝廷中枢议定新皇年号泰昌,过了年便是泰昌元年。</p>
泰昌元年正月初一,朱常洛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朱由校正式晋封为皇太子。初六,增补史继偕,沈潅,何宗彦、刘一燝、韩爌、朱国祚、孙如游、叶向高入阁,并补充了一大批、大批、批官员。</p>
正月初十,泰昌皇帝命吴王朱由梼返回天津主持钦差行辕,并且泰昌皇帝又赐了一把天子剑给朱由梼,而后便就要把他给打发走,没有一丝的留恋。</p>
可是,朱由梼却在接旨的前一刻钟果断的病倒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