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搞成这个样子,根上来说,便是以关陇士绅集团为后台的秦党也想分润东方公司所带来的好处,关陇士绅集团也想向齐鲁商团、河南商帮那样跟东方公司合作,而且他们所认可的合作方式就是类似于天津港那样的,而不是农垦总会种棉花这一套,这土里刨食才能挣几个钱呀!</p>
像这样的事,可就不是卢长青能够解决的了,赵启国都不一定有资格,至少也得崔嬷嬷或是崔保辉说话才行。不过在接到相关报告后,朱由梼决定自己出马和他们聊聊,但不是现在,有些时候空口白话可是没什么用的。</p>
所以,朱由梼便亲自指示卢长青,不要在继续兼并土地,而是先踏踏实实的把东方农垦总会延安分会搞起来,给他们打个样,再说其他的事。</p>
东方公司现如今可谓是四面开花。</p>
在辽东,核心旅顺要塞已基本具有了雏形,军港、兵营、造船厂,商港、市场、居民区,庙宇、学校、官衙署,这是在建一座注定要辉煌的城。</p>
三岔河堡目前已经成了辽东都司所辖最大、最稳定的互市贸易点,每月互市贸易量可达十万元的规模。在此参与互市的辽东诸夷部大小共有三十二个,包括察哈尔、科尔沁、喀尔喀、喀喇沁蒙古四大部,女真海西部、女真野人部,而这些部落前十回都是无条件互市,而后便需要以女真建州部的首级或是肉票做‘敲门砖’才行,由此统战作用远比互市贸易来的实在。</p>
营口堡目前已经成了辽东驻军最大的军资转运枢纽,同时也是辽东边贸的最大码头,但这里始终都是在由辽东保安局实行军管,虽然营口堡与女真建州军之间还有定辽右卫、海州卫、盖州卫作为缓冲,但辽东保安局在营口堡对女真建州军的防备态势却是丝毫都没有松懈的意思。</p>
至于鸭绿江堡,那完全就是以作战为唯一的任务,在鸭绿江口,以鸭绿江要塞和军港为中心,周边已经建成或是在建十余座卫星堡予以拱卫,要塞的规模相较于辽阳城而言都是不差的,而更加利于火力优势发挥的棱堡和逐个卫星堡,更让鸭绿江堡如同一只隐蔽在鸭绿江口、随时会起身噬人的巨兽一般。</p>
在天津,整个城都在围绕这个隐然一副长江以北第一港做派的渤海湾第一大埠,绽放出勃勃生机,现如今的天津县,不,应该说是天津港,不同于任何一块皇明的领土,那里完全是一副新的模样。起繁荣的程度已经将北直隶的保定府远远的甩在了身后,即便是京师也不见得比天津热闹。</p>
不少途经天津的官员都说,除了这日月旗和汉字,那里还能看得出这里是大明啊!最让他们受不了的便是天津的文教了,天津县所辖共有县立官学一所、东方公司所属私塾及各类技工学校十二家、天津港务公司开办的私塾六所、民办私塾十五所,如此规模天津任谁看定然都是文运昌盛。</p>
可好死不死,这三十四所学馆真正教授儒学经义的算上天津县学只有四家,即便是东方公司和天津港务公司所辖的各一家也都是在凑合事,其基本的功用竟然只是扫盲,十之八九的学生在达到基本的识字要求后,都是会转到其他的私塾学习那些个奇技淫巧,这哪是文运昌盛啊,这简直就是百家复辟才对啊!</p>
有些好事的还去问一些居民,为啥不让自家的孩子考科举。可人家回答的也很直白:考科举能干啥?天津县衙的大老爷是科举出身,为民做主都办不到,灶王爷好歹还能上天言好事呢!他呢?连尊泥胎都不如。咱们自己家事自己清楚,踏踏实实让孩子学门正经手艺,管事兴农、经商、造船造器还是学治安,都比那成天不着四六的强。咱天津卫不养闲人,现如今大家伙讲究的就是‘学以致用’。考科举?即便是考上了,还不是去做个尸餐素位的废物,更糟的没准还是贪官,造那个孽?</p>
仅此一件事就可以看出,天津的移风易俗已是大势所趋,任谁也阻挡不了了。</p>
在南直隶,东方公司开始了全方位的渗透,首当其冲的就是金融,接着就是商贸,反而保安总局这头却始终是拖拖拉拉的,除了在镇江组建了保安队以外,其他的府州县有东方银行机构的也只是调派了金警班保护,其他的地方始终都没有动,毕竟保安总局治安管理那一套牵扯这税的问题,这可是江南,想收税?再等一等吧。</p>
现在,南直隶各府、州都有了东方银行的分支机构,东方商会的店铺也实现了到县一级的覆盖,而且一切的行动都是规规矩矩的,踏踏实实的做买卖。而且东方商会的店铺也一改在北直隶始终坚持的平价原则,也开始随行就市起来。这可是一个重大的转变,之所以如此也都是为了让东方公司在南直隶显得不是很显眼而已。</p>
唯独依旧坚持东方公司原则不变的是在南京、扬州、芜湖、安庆、庐州成立的五家东方公司技工学校和在镇江成立的东方公司船政学院,以及在所有有东方公司机构驻地的东方公司子弟专学,依旧是不依不饶的坚持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而即便是想要参加科举的子弟,在完成开蒙之后,也都会被送到京师大学儒学堂学习,那套特立独行是始终不变。</p>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半吊子入乡随俗吧,东方公司在南直隶的发展很是顺利,至少是没有明显的反对势力冒头。</p>
在上海,却又是另一幅局面。北起吴淞江口、南至上海县城,就像是四十六年的天津一样成了个巨大的工地,以吴淞江所为基础兴建的海上保安局码头、以宝山所为基础兴建的东方公司上海外港、以原上海县码头为基础兴建的东方公司上海内港三处为中心,各式各样的设施、建筑都是仿造天津旧历逐步建设。</p>
在巨大的工地上,这回最气派的可不再是东方银行上海分行,而是在上海县城对面、黄埔江东岸正在兴建的上海市舶大楼,虽说上海市舶司还在申请筹建之中,可这名头却是被抢先‘注册’了,但就这名好,上海开埠的事就绝对跑不了了。</p>
再看漕运总会,那已经的完完全全的走上正轨,交通的速率相较之前那是快了不知道多少,虽说随着天津开埠后,来自海运的冲击也不小,可是这条大运河的地位依旧是无可撼动的。</p>
北直隶顺天府石景山新钢厂的建设更是如火如荼,第一炉钢于七月出炉,虽说还达不到计划的要求,但是这样的精钢、如此的产量,那也妥妥的皇明独一份了。经过京师大学百家馆的支持和全厂上下的努力,到了八月,新钢厂已经都长的高炉达到六座,日产精钢三百二十斤,待一期的十座高炉全部投产,日产六百斤精钢不再话下。</p>
总之,全面爆发的东方公司可谓是一切顺利、事事顺心。</p>
可就在四十七年八月二十六,乘坐漕船自南京返回天津与朱由梼商量事的崔嬷嬷,在抵达天津三日后,老太太一觉就睡了过去,寿终正寝。</p>
这个事,朱由梼久久都没有缓过来,一路扶棺回到京师下葬,还没缓口气,王皇后也病倒,而且很严重,朱由梼便就留在了京师。</p>
王皇后是累病的,自打王皇后嫁给万历皇帝,便就当起了整个皇明皇室的家,这个家一当就是四十年,又因为之前万历皇帝发病,内外的事都要操心,老人家累了。</p>
万历四十七年十月,老太太终于再也熬不住了,便就卧床不起了。十月十六,王皇后传召了朱由校、朱由梼和朱由检逐一单独会见,轮到了朱由梼这,王皇后只是说该找个好人家了,而后便给了朱由梼一个东方银行五十万元的存折,说是给他娶媳妇,而后会面就结束了。</p>
万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二,王皇后薨了,举国上下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