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让漕运衙门接受不了的是,漕运总会在各个节点的分会一成立,便就组织整修运河,可这整修运河的钱都是要漕运衙门买单的,人家在户部、工部有关系,根本就用不着你漕运衙门首肯,工部按照漕运总会的报价一核算,签了押交到户部,人家那边便就从你漕运衙门的经费里直接划扣了。即便是工程验收都不用找你漕运衙门,人家工部直接就办了。</p>
你去找,可以呀!人家工部那可是硬气的很,就把你漕运衙门的人往运河工地上一带,就一句‘你们睁开狗眼自己看,哪段整修不比你们干的好’!你还好意思来找我,我都没找你呢!看什么看,再看咱们就上报内阁,好好彻查一下大运河淤堵的因由,你敢吗?</p>
到了户部,人家态度虽说还算不错,但那说辞却是啪啪的打脸。你们漕运衙门疏通五里的运河要三百两银子,人家东方公司重新整修五里的运河才用一百五十两,我们户部在你们漕运衙门眼里就全都是傻子吗?再逼逼,咱们就行文都察院,让他们好好选派几个御史,仔仔细细的查查你们漕运衙门往年的开销,你敢吗?</p>
你想认怂,没门!紧接着就是吏部发文要清查漕运衙门冗官冗员的情况,接着就是兵部要核查漕兵军备情况。弄得漕运衙门上下都是错乱不已。</p>
这应该就算完了吧,然而却没有。刑部紧随其后扬言要清查漕运衙门勾连不法,就连礼部都来碰瓷,虽说还真就管不到漕运衙门,可人家可以上书参劾你呀!</p>
大家伙说说,有这么欺负人的吗!</p>
这边漕运衙门可是真真的见识到了东方公司的后台有多扛硬了。自己明明就是受害者,那是连东方公司的皮毛都没有触及的,就是自己的权益受损想找个说法而已,就被朝廷中枢狠狠的拾掇了一番。这要是真和东方公司对上,那还了得?</p>
不过,冷静下来仔细的想一想,现如今除了漕工掌握不了了,河道修缮款贪污不得了以外,漕运衙门利益受损还是有限的。河道上该收的规费也是分文不差,反而因为京师至天津卫段的河道通行效率的提升,规费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p>
虽说漕工无法直接控制了,但是兹要是漕运衙门有事,漕运总会也多数都会派员协助,当然之前好多见不得光的事,现如今就绝对指望不上漕工帮忙了。</p>
再有就是漕运总会将河道仔细的整备疏浚,运河的运力和水利都有大幅度的改善,这事漕运衙门上下都想做,可是因为很多原因就是做不成,现如今有了这般的局面,对漕运衙门属实也算是好事。</p>
人家东方公司漕运总会在中枢背靠大树,在地方勾连甚广,以利益为纽带编制起的网络已是出具规模。</p>
漕河上,河工、力工、船工都是被人家整合起来,原本脚底泥般的苦哈哈,现如今也都是衣着整洁、沐猴而冠了。已疏浚整备的河段,都是用拖船保障航运,没有整备完的也都是以畜力为主、人力为辅,号子也许没变,但漕河两岸却再也看不到破衣烂衫拉纤的场景。</p>
漕河周边,原本那些掌握漕工的势力,现如今要么成了漕运总会各地分会的股东,要么便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剩下的那些流氓地痞别说找事了,人家不找他们麻烦都算是烧了高香了。</p>
再有就是东方公司的行事,那规矩他妹的比漕运所辖军卫都多,条条框框、事无巨细,就遵纪守法这块,气质拿捏的是死死的,那是让你一丝一毫的把柄都抓不到,官面上的手段根本就没有机会施展。</p>
当然了,漕运衙门内的官佐也有气不过、要犯浑的,可结果晌午才带着漕兵去人家地头胡搅蛮缠,后半夜自己家的宅子就让人给点了,结果这漕运总会的还派人来救火,一边救火一边用阴冷的目光看着你一家老小,就问你怕不怕!</p>
如此这般,漕运衙门也是识趣的,哪里还敢跟漕运总会造次,也算是不情不愿的认下了这个新邻居,想不认,属实也正是没办法。</p>
如此这般,东方公司漕运总会的总体工作开展的可谓是顺风顺水,弄得主持具体事项的孙六很是诧异,总是感觉哪里不对,见天拿一股子莫名的‘总有刁民想害朕’的思绪,自己个吓唬自己玩,让朱由梼很是无语。</p>
漕运事宜的进展顺利的超乎想象,东方银行钱票发行的事也是提前完成,农垦总会那边也是干劲十足,京师内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事需要朱由梼张罗了,于是乎朱由梼便又躁动起来,张罗着准备移驻天津卫的事了。</p>
此番所言的移驻不但是东方公司所部,重要的事朱由梼也要走。</p>
朱由梼要走的理由在他自己看来应该是很充分的,那便是要到天津组织筹建东方银行天津分行。</p>
天津是漕运的重要节点,是南北货物周转流动的重要枢纽,兼顾海运和漕运。相较于京师而言,这里才是朱由梼更想经略的重点。控制了天津,东方公司才算有了与大明目前的各大商团捉对厮杀的资格。</p>
掌握漕运顶天也只能算作是控制物流渠道,钱是不少挣,但根上也只是给那些商团、商帮干苦力、打下手而已,东方银行驻跸天津,进一步掌握控制金融支付才能算是真正在大明的商场中具有话语权。</p>
正也是因为这方面的考量,东方公司才会在天津左卫常备仓码头和天津卫码头及仓区大兴土木。天津卫码头在建的东方银行天津分行住址干脆就是用石头堆砌出来,即便是朝廷九边的军堡要塞都没有这般要求严格的。</p>
朱由梼去天津的动议,万历皇帝早就从朱由校那里掌握的清清楚楚。可问题是,朱由梼说到底也是个藩王,满十四周岁就是该就藩的,更何况现在的朝廷上下是否能够容忍一个藩王东跑西颠、出京招摇都还不确定。别看现如今朝廷中枢、六部九卿对于东方公司都是支持的很,但能否放纵朱由梼,真的很难说。</p>
万历皇帝其实从心里是愿意朱由梼去天津主持大局的。</p>
一方面是因为他很期待朱由梼的一系列动作所得到的结果,虽说不上寄予厚望,但是就目前朱由梼折腾出来的成果而言,就让万历皇帝很是欣喜。</p>
东方公司上下近万名员工,体量有些大,事情也太多,不好逐一例举,单就是保安局这个套路,万历皇帝就很是欣赏。</p>
且不论朱由梼组建保安局过程当中有多少恰逢其会和朝廷中实权大佬们的故意放水,单就是现在的结果,宛平县辖内各坊治安便就在朱由梼‘金蝉脱壳’、朱由校‘借鸡生蛋’的骚操作之下,牢牢的掌控在了皇室手中,这可比让东厂在其中裹乱以分化朝廷权柄的办法效率高多了。最关键的是朱由梼这一系列指东打西的操作下来,朝廷内的各方势力都对这个既成事实无法推翻。</p>
再说东方银行和其发行的钱票,这样的影响更是深远。在算上其他东方公司的种种,现如今万历皇帝和太子爷在百官面前,调门都比之前大,底气都比之前壮。</p>
说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皇帝又什么时候真正掌握过权力呢!内阁不签押、司礼监不批红,皇帝的话就只能算是中旨,地方上说不认就不认。可现如今通过东方公司、尤其是虎威堂,有些事还真就比以前办的顺畅许多。</p>
由此万历皇帝期望朱由梼能把局面做的更大,朱由校也是很期待,至于太子爷,就随他去吧!</p>
另一方面,万历皇帝也着实是被东方公司特有的利益分配体系所震惊。能将贪污受贿搞得这么清新脱俗,就这一点,朱由梼便就是皇室内名副其实的大才,远比他往各地派的税监、矿监要做的好。</p>
没有东方公司前,满朝文武就不贪吗?陋规常例那是根本就禁不掉的,吃亏的永远是百姓,背锅的永远是皇室。可‘股份制改革’一途,就将这些事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最关键的这分红也有皇室一块。</p>
这些都可以不提,单是保安局厘税局这一块就给了万历皇帝新的思路,以往的矿监、税监好用是好用,但也确实给他拉来了不少的仇恨。而保安局厘税局却不然,不仅能从利益集团当中挖出来了一块利税,还能让他们心服口服,这可就着实的不一般。由此保安局先承办徭役、再规范课税、进而实现整顿税制的套路万历皇帝那可是十分认可的。之所以还没有向全国推行,主要的原因还是京师特有的政治结构和保安局成长过程中太多的偶然因素,真是到了地方上能否有效推行,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p>
即便这个也不提,单是朱由梼点石成金的能力,就让万历皇帝很想把他彻底的撒出去给自己搂钱。四千里漕河,之前对于朝廷来说,哪年可都是不大不小的窟窿,可现如今呢?</p>
人家漕运总会不仅安置了近万的劳力使其温饱,还月月都有盈余的!虽然整备修缮漕河,也算是朝廷出钱,单说那工程质量,工部监工的回来就私下絮叨过,那大堤十年之内都是不用再动。这省下来的对于朝廷来说就是挣出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