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的事先放下,咱们在回过头来看京师。</p>
随着东方商行对蜂窝煤炉的销售和订单的逐步交付,蜂窝煤的生产明显就有些跟不上趟了,扩大生产已是势在必行,于是朱由梼直接就在京西西山建了个东方商会石景山煤厂。</p>
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精神,除去十几名工头之外,剩下工人都是用的流民,以及其低廉的日薪和保量不保质的伙食,行丧心病狂的压榨之事,资本家的丑恶嘴脸展现的那是淋漓尽致。</p>
就这样,一条满含着流民血与泪的罪恶产业链条便在东方公司的穿针引线下形成了。</p>
但话说回来,蜂窝煤炉那么个玩意属实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在第一轮大范围市场推广后,以内廷各厂为首,京师各大商号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有人走的是高端路线,也有走平价模式的,一时间东方商行引以为傲的拳头产品溜溜的开始烂大街了。</p>
赵启国那怎么能干呢!便找到朱由梼,希望能够利用虎威堂玩些下三滥的手段来打击竞争对手,保持对市场的垄断。</p>
当然了,朱由梼对赵启国的积极性还是很赞赏的,但是对于其商业竞争手段却很是鄙夷,直接将一张囊括了几乎整个西山的地契摆到赵启国的面前,明白的告诉他,垄断市场的想法对,但却不是垄断那破炉子的经销,那玩意一个才能挣多少钱啊!咱们要垄断的那是煤!</p>
现如今京畿周边,优质无烟煤只有西山一处有,以此为基础的优质无烟蜂窝煤,在东方公司斥巨资拿下西山后,也就只剩下东方公司一家了。想想啊,一斤优质无烟煤能产出二十斤蜂窝煤,这才是妥妥的暴利啊!而且绝对是独家,再无分号!</p>
朱由梼说的一句话让赵启国感触颇深,“控制流通没什么了不起,而且控制不住,控制生产资料才是真正的垄断”,这才是正儿八经的生意经啊!再看看整个西山的地契,赵启国那可真是把朱由梼当神仙了。</p>
原来朱由梼幕后主导的各党派主持自己势力范围内的赈灾实际上就是个转移注意力的虚招,在各个商团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赈灾这块大蛋糕的时候,朱由梼早就悄默声的威逼利诱拿下了几乎整个西山矿脉,之所以还用几乎二字,那也是剩下的那两个矿产归内廷管,本就是他老朱家的产业,由此才算是逃过了他淮安王的魔爪。</p>
当然了,买矿山的钱也是有说道的。朱由梼可没傻到会拿自己的钱去给东方公司买地,毕竟公私一定是要分开的。于是乎,为了方便操作,朱由梼便让崔嬷嬷成立了东方银行。</p>
这东方银行到户部办商照的时候,可把人家给弄懵了,这银行是啥玩意呀?前去办事的崔嬷嬷可是一点好脸色都没给户部右侍郎李三辉,一句就给顶了回去,“你问那么多干啥?告诉你,你能懂?”,最后实在是不敢跟这位得高望重的老嬷嬷扎刺的李三辉便安排人按照钱庄的规制给开了商照。</p>
拿到商照后,朱由梼便以东方银行的名义,零利率给东方公司贷了一百万两银子,之后便是由卢受所辖的东厂出面去威逼利诱了,毕竟朱由梼还是要脸的。</p>
事情办的确实也是痛快,现如今连年大灾,这些煤的销路真就不怎么好,而且各家都是在筹集资金准备去分赈灾的蛋糕,一看有接盘侠来了,都是痛痛快快的卖了。</p>
据说还有人得知消息后,托人找到了东厂,让其帮忙促成好事,弄得东厂都不知所措。后来一打听,原来人家借着晋党的关系,接下了山东三个府的赈灾粮买办的活,那可是正儿八经挣快钱的买卖啊!还真就时不我待了。</p>
就这么着,京师内生产蜂窝煤炉的各家,在东方公司的阴损手段下,制定了大明朝第一个行业标准,那便是蜂窝煤炉内堂直径必须是四寸,为的是能够放下石景山煤厂产的蜂窝煤,内堂的高度也必须是三寸半的倍数,因为人家石景山煤厂产的蜂窝煤就三寸半高。</p>
你不这么干,也行,那你就只能采购由木炭为主料做的蜂窝煤,那成本收入比和消费群体,绝对能让你哭的很有节奏。</p>
在西山这块尝到了甜头后,朱由梼便也如法炮制,立马又将五十万两银子通过东方银行转到东方公司,而后便将魔爪伸向了漕运。</p>
之前得益于以孙六为首的虎威堂积极的向漕工群体渗透,在运河京师至通州段,甚至是到天津卫沿途,东方公司对于漕工群体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以此为基础,东方公司便迅速的收购运河在京师、通州等段的码头和漕仓,并以通州漕工为基础,由虎威堂中精锐为骨干成立了东方公司漕运总会,私底下直接称漕帮。</p>
恶趣味的朱由梼还让大徒弟孙六在江湖上大肆传播漕帮的名号,依旧是白花花的银子开路,使尽见得光和见不得光的手段,收拢了几乎全部的沿途漕工,彻彻底底的掌握了四千里运河的北起点。可以这么说,兹要是朱由梼不高兴,自南边北运的漕粮一粒米都不要想卸到岸上。</p>
这还没完呢!掌握了漕运后,朱由梼便通过王文林联络与徽商总会,经过双方十数轮的激烈谈判后,达成了南粮北售的战略协议,朱由梼以不染指盐业、丝绸、陶瓷,以及徽商总会所辖所有北运货物储运、装卸均享受半价优惠为条件,接手了徽商在京的粮食销售渠道和店铺,并承诺东方商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自徽商总会所辖进粮,一举便占据了京师粮业的半壁江山。</p>
而后,朱由梼便一次性向徽商总会订购了三十万两银子的粮食,并约定在灾情缓解、粮价恢复稳定后,徽商总会再向东方公司供粮。王文林及一众徽商总会大佬们很是不解,朱由梼为什么要这么干,而朱由梼就只说了一句,“灾情还没过,徽商总会将粮食卖给其他省,比卖我给挣得多!”</p>
好人啊!这淮安王绝对是好人啊!这是徽商总会一众大佬对朱由梼的第一个评价。</p>
至此,到了四十五年十月,东方公司以在悄然间成长为一个任谁都不能小觑的庞然大物了。</p>
皇明保安总局已经完全接手了宛平县京师各坊治安事,各坊里甲也都是掌握在了东方公司的手中,保险业务更是做的风生水起。</p>
虎威堂也是借着保安局的势,彻底的将宛平县京师各坊内的帮会全部清除,听话的打散收归己用,不听话的要么死、要么滚!同时虎威堂还借着东方漕运总会掌控着天津卫以北的漕工,势力沿着运河一路南下,在北直隶地面,不需要卖虎威堂面子的江湖帮会基本上就没有了。</p>
东方商会更是了不得了。东方商行垄断了京师蜂窝煤的供应,占据了京师粮业的半壁江山。东方建筑行现如今可是北直隶地面上建筑行当里绝对的一把手,无论是体量规模、技术能力还是资金势力,妥妥的碾压任何敢于多看他两眼的行内人。东方铁厂现如今已经不再生产蜂窝煤炉这些低端产品,主要的精力全部都放在建高炉炼钢上面。石景山煤厂也是在逐步升级,除了保证蜂窝煤生产供应外,已经开始向东方铁厂供应热度更高的焦煤了。</p>
东方公司的野蛮生长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它的每一步都被灾荒和流民所掩盖,等到抗灾和赈济接近尾声、流民纷纷返乡恢复生产时,东方公司已将成长到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撼动的地步了。</p>
徽商总会有着王文林的关系率先与其达成了合作,然而更多的商团接下来要面对的便是东方公司血腥的獠牙了。</p>
万历四十五年十月,受灾各省的赈济纷纷进入尾声,流民潮则是在各级官府的努力下消弭于无形,各省的生产也逐步的恢复。十月十五,万历皇帝破天荒的组织了大朝会,在太子的陪同下接受了百官的朝拜,并对内阁、朝廷各部及各省在四十五年的抗灾的表现予以高度的肯定和积极的评价,一口气升了四十八人的官,朝廷各部的缺额一下子控制到了三成以下,算是为方从哲背了书,犒赏了除东林党外的各个朋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