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道在许家养伤,相处的最好的,便是整日照顾自己的丫鬟春杏,还有对自己盲目崇拜的许达邦。
许达邦每天都过来找黄大道,嘘寒问暖,一门心思要跟着黄大道学习拳术,大有黄大道只要点头同意,不惜抛家舍业的节奏。
“春杏,黄师傅好点没?”许达邦从外面送药材回来,又来到客房,满连关切地问春杏。
春杏嘻嘻地笑出了声,“你上午才来过,难不成下午就又不一样了?”
“像黄师傅这样的英雄,身体好坏和我们百姓生活那是大有关系,哪怕是好一点点,我们心里也高兴,春杏,大哥可不是说你,你有幸能够照顾黄师傅,要知道城里多少人羡慕不来呢,一定要照顾好,不能当成儿戏!”
“是是是,你们的黄英雄不得了,他这会儿正在里屋看书呢!你们黄英雄还说了,没事啊,不要去打扰他!”春杏打趣地说道。
“既然黄师傅在看书,那我就不去打扰了,春杏,黄师傅闲下来的时候,你帮大哥告诉他,就说我来过了,请他安心养伤。”徐邦达专门嘱咐道。
黄大道因为受伤,身体不便运动,每天闲来无事,因此专门搜罗了一些书,自己既是消遣也是学习。
“还以为你就会打打杀杀,没想到还会认字,还能看懂这些书,难怪你们城墙上的人都说你能文能武!”春杏见黄大道放下书休息,和黄大道闲聊道。
“我本来就是一个学生啊,要不是陷在捻子中,按照父亲的安排,明年应该会参加家乡的县试!”
“我们家老爷也是逼着少爷参加考试,只是少爷心思也不在书上,就愿意当一个医生!”
“读书啊,倒也不一定非要参加科举,关键还在于明白道理,只要懂得了道理,能够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百姓,中不中举、当不当官都是其次,你看现在好多地方官员,就会附庸风雅,对于经济民生全不知情,我看,还不如荣广源的王老板,能够带着自家的伙计找一个生计来!”
春杏好奇地看着黄大道,“你怎么和我们家小姐一个口气,难不成你们都看了同一?”
“枚姐姐也这么说过?”
“对呀,口气、语言,一模一样!”
“想不到枚姐姐还有这样的见识!”黄大道感叹道。
“你可别小瞧我们家小姐,要说看书,我们家小姐,看的书只比你多,不比你少!”
黄大道见春杏这么说,心想,“你就吹牛吧,她一个女流之辈,又不参加科考,怎么可能比得上我们从小用功的学生!”
黄大道嘴上没说,但表情倒一点不相信。
“你别不信,咱家小姐,专门建了焦房楼藏书,除了刚到许家的时候那一两年,其他时间,大多都在楼里,连许老爷都夸我家小姐是个女博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