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直说了,以二少爷的身份,外人看来,整个寨子都是你家的,其实二少爷在寨中并无片瓦之地,说起来风光,其实那也是镜花水月,有虚名而无实利。”吴哲生下了一剂猛药,说完,看着牛宇辉。
吴哲生说的,确实太过现实了,以致于其每说一句,牛宇辉心就颤抖一下。牛宇辉藏在心底的事情,全被吴哲生说出来了,既然其能够一阵见血指出自己的痛处,一定也有办法指点迷津。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牛宇辉如果再装,吴哲生定然认为自己不信任他。《论语》讲,“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牛宇辉决定放下面子,真心实意向吴哲生请教,但凡吴哲生能替自己谋划出一条路子,对于自己的事业必然大有好处,如此关键时刻,牛宇辉怎么愿意失人!
“先生刚才说的,真是字字珠玑,洞察秋毫!宇辉处在这个囧境之下,还望先生指点一二!”牛宇辉立即换了一副面貌,恭恭敬敬地向吴哲生请教道。
“二少爷也不需要请教我了,二少爷既然主动请缨,定然已经有了打算!你现在手上不是已经有六十人的勇丁了吗,凭着二少爷的才能,成就功业在此一举。我也不过是事后诸葛。”吴哲生谦虚道。
“话虽这么说,只是带兵救援,无非是替他人做嫁衣裳,功成之后,怕也没人记得我这点微薄的功劳啊!”牛宇辉稍显落寞。
这正是牛宇辉担心的,自己虽然好不容易争取到领兵的权力,但是事情平息之后,无非是分得一些掳掠的财物,再好一点的话,就是大家还记得自己的功绩,对于从根本上改变处境,并没有实质的帮助。
其实,牛宇辉确实还有自己的打算,只是想的还不够成熟。那就是来一次冒险行动,合着牛恒的兵,挥兵北上,闪击下庄寨。然后自己占了下庄寨好生经营,如果可能,最好将牛家寨的指挥权也夺过来,如此,方才足以彻底改变自己的状况。但是,如何让牛恒将所部归自己指挥,牛宇辉到目前,都没有想到合适的办法。
“近来我读三国,见刘备用曹操兵五万攻取徐州,这兵是别人的,可打下的江山则是自己的。”吴哲生暗示道。
吴哲生所说,暗合牛宇辉的打算!这更加确定了牛宇辉借着手中这支队伍,大干一票的想法。
“先生赐教的是,”牛宇辉见说道最关键的地方了,“不知道先生认为,宇辉的‘徐州’,是在什么地方呢?”牛宇辉继续追问。
“二少爷的‘徐州’,自然是二少爷能力所及之处。”吴哲生不愿意再多深入下去,毕竟自己只是过来站个队,要现在就跳到牛宇辉的船上,还为时过早。牛宇辉连自己都尚且没有立锥之地,又怎么能够容得下他人呢。
“哲生只是一介书生,对于打仗的事情真是外行,非常之事须待非常之人,二少爷文武双全,于当前形势洞若观火,定然有自己的打算!”吴哲生寒暄几句,不愿再说。
牛宇辉见再聊也没有进展,送别吴哲生,独自坐在屋内思考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