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长白山脉附近。
即使在夏季,这里也是长时间被白雪所包裹着,温度大概在十四度到十七度之间。
“到了没有啊?”
“就快到白云峰了,加把劲。”
“为什么一定要从乌苏里江那么老远的地方赶回长白山来啊?”
“这是黛玉给的方位,但是具体的阵眼,她也探知不清楚,所以叫我过来找。”
“哦,那你打算怎么找啊?”
“先上最高的山看看吧。”
两人一前一后地行进着,杨若兮看着沿途靓丽的风景,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相公…”杨若兮忽然扯了扯对方的衣角。
“怎么了?”
“你能不能在这里给我画一幅画啊?”
“可是可以…但是现在咱们还有正事要忙啊。”
“正事也不耽误你欣赏美人不是?”杨若兮发挥起了自己的撒娇功力,抱着甄应辂的胳膊轻轻地摇来摇去…
“好了好了,真是平时把你宠坏了…”甄应辂有点无奈地看着眼前靓丽的佳人,终究是没舍得叫她失望。
“谢谢相公…”杨若兮很懂事地送上了香吻,随着这一年多来,她越来越了解这个男人,她也不可避免地和庄里的其他女眷们一样患上了“相思病”,因为这个男人最不缺的就是能力和情趣,而有能力又有情趣的男人实在是很难让人拒绝的。
“相公,听说长白山有不少传说故事,能不能给我讲讲呀?”杨若兮小心翼翼地收好甄应辂给她画的炭笔画,随后又问起了一些问题。
“这玩意儿可是一座活着的火山。”
“活着的火山?”
“没错,它的山巅曾经三度喷发红莲般的业火,那业火的灰烬足以克化金石…”甄应辂斟酌了一下用词,用比较世俗的大白话解释道。
“这么厉害?”杨若兮捂住小嘴,有些吃惊。
“所以说,这就是皇帝老子为什么派我到关外来的原因,长白山可是本朝起家的根本,可不能有丝毫闪失。”
“我知道了…相公。”杨若兮乖巧地应声,她现在知道事情有多严重了,也晓得甄应辂为什么跑到这么天寒地冻的地方来办事了。
长白山,曾经有过三次活跃。
第一次喷发便是在万历二十五年。
第二次喷发则是在本朝天熙七年(公元1668年),长白山流域下了一场“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喷发是在天熙四十一年(1702年)。
据当时的材料记载:“午时,天地忽然晦螟,时或赤黄,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中,人不堪重热。
四更后消止,而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同月同日,稍晚后,烟雾云气,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袭人之衣裙”。
又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长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猎者每拾以为炊,土人因其出于地中,故以神炭呼之,……过此拾有数块,燃之以烤鹿脯,与寻常木炭无异。
但以两丈深之土崖,能产木炭,大者拱把(两手合围——作者注),小者一握。”
经后世的地质工作者考证,这些木炭是由于这次火山喷发时高温的熔浆将树木烘烤、燃烧炭化的结果。
上了长白山最高的山峰,白云峰,甄应辂打算休息一下。
“这地方到了夏季都还泛着凉气,到了冬天岂不是要活活冻死人?”杨若兮坐在火堆旁,搓了搓手,她过去长期生活在气候湿润的南地,这骤然来到长白山这种干冷环境当中,第一步要克服的便是干凉刺骨的气温和粗糙的吃食…
她在明月庄可没有受过这种苦啊。
“给,你最爱吃的油爆鹿筋。”甄应辂递给她一包风干后的鹿筋,口感虽然不如现做的那么爽脆,不过风干后多了几分韧性与嚼劲,用来给杨若兮做小零食倒是挺合适的。
“谢谢相公!”杨若兮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裹,拿起一小根塞进嘴里,慢慢品味起其中的野性味道来。
鹿肉比较膻,她吃不惯,唯有鹿筋,她能吃上几盘。
“之前在乌吉延部作客时,我看你吃鹿筋吃得挺带劲的,想着这东西多半合你口味,就带了几包用来给你解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