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李虎!”
“到!”
两人站得笔直,朝卫戎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卫戎回礼,“每天训练结束后,你们每人抽出一个队正,各带五十人,帮助玄武营练习战阵配合一个时辰。”
“崔征、蔡淼!”
“到!”
“你们要自我加压,不能让手下人落下那两个营太多。要是不想让别人一直那你们当山匪,就做出自己的样子来。”
“是!”
两人回答干脆利落,铿锵有力。这才有几分军人的样子,卫戎不由勾了勾嘴角。
接下来的两日卫戎除了每天巡视一趟军营,谁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第四日午后,魏园亲自来到军营,告知卫戎所有粮草已经准备齐备。
“什么?只有八万石?”
一听到粮食的数量,卫戎当时就炸了。
这个时代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一石,一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听着一千万斤可不算少,可这时候的一斤只相当于后世的半斤,两百五十多克。其实也就五百万斤粮食,不算撤回涉城的两万,每名士兵只能分到一百斤粮食,只够两月月有余。
要是都这样,自己以后岂不是成了一只勤劳的小蚂蚁,成天在搬粮食的路上。
“宸兴,只有这么多了,郡府的粮仓都搬空了,还从周边各县调集了一些。”
魏园苦笑。
魏郡是卫昀起家的根据地,魏园是卫昀的铁杆拥护者,他绝不可能骗自己。只是这也太少了些,卫戎还是忍不住问道:“为啥?”
“一是人口少,前些年连年征战人口锐减,很多地种不过来,都荒着;二是产量低,一亩地一年只能收一石多粮食,最高的两石;三是需求大,魏郡的黎阳、元城和馆陶驻军都不少。”
魏园长叹一声,“唉,咱们三州加起来怕也支撑不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卫戎越听越是心惊,不管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没想过是这样的情况。
在农业社会,农业没有产出怎么可能国富民强?没有一产的支撑二产三产怎么发展?为什么国家会给杂交稻之父袁老爷子那么高的荣誉?
书上得来终觉浅,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其中的艰辛。卫戎瞬间明白了很多道理,可同时心口也压上了一块大石头。
“园叔,小侄懂了,”卫戎朝威严深深一躬,“前方粮草吃紧,小侄不敢多耽这就告辞!”
“比去年大了一岁,也成熟多了,”魏园的眼神中多了几分赞许,“路上小心!”
运送粮草的不只有士兵,还有临时征集的民夫。除了粮食之外还有草料、盐巴、药材等物,装满了两百多辆大车,比来时的队伍庞大多了。
卫戎着急赶路,路过磁州的时候未做停留继续往前赶。到达灰鹤岭天色将暗,前方地势险要卫戎不敢再行,吩咐扎营做饭。
这时王龙急匆匆赶来:“少主,情况不对,之前派出的斥候本该半个时辰前返回,可现在一个都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