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第四季度,百度科技创收7个亿,年营收也接近30个亿,惊艳了业界。</p>
此外,顺风业绩略微低于阿里,没有公布财报。</p>
裴莫华旗下的腾讯、华旗、阿里、奇虎、百度和顺风,在2003年的第四个季度,总共创下了足足接近50个亿的营收!</p>
除了这些列出来的企业,还有大批秋华控股持股的互联网或者实体产业,这些都还没有算进去。</p>
有好奇的网友统计了一下,随后发到了网上,引起了大批“柠檬”网友的讨论。</p>
“我的20岁和人家的20岁,相差竟然如此之大!”</p>
“简直不当人!在第四季度总共创收50个亿,那一年岂不是200亿?”</p>
“那可是200亿啊!裴莫华是做印钞票的吧?”</p>
“大伙儿算一算,200亿的营收,净利润怎么也有40亿吧?裴莫华一年赚多少钱?”</p>
“不会那么夸张,之前阿里还在亏损呢!再加上后半年增长才比较迅猛,一年总营收应该有150亿吧。”</p>
“净利润大概有30个亿,按裴莫华占股比例,那应该是21个亿!”</p>
“……去年不是才几个亿么?今天怎么翻了几倍?”</p>
“讲道理,去年已经够吓人的了,今年更可怕。”</p>
“我去年收入几万,今年收入还是几万,他是我的一万倍啊!现在估计是几万倍了!”</p>
“兄弟,你一年几万也不少了!”</p>
“关键是年收入几个亿,提升还那么快!”</p>
“贫富差距!”</p>
“现在已经没办法计算裴莫华的身家是多少了,他旗下的企业估值绝对会涨!”</p>
“涨不会很多的,因为之前腾讯、奇虎以及阿里都是银行溢价入股。”</p>
实际上,真要计算,裴莫华个人一年的收益,不止那20来亿。</p>
毕竟除开这些企业,他还有一些属于投资入股的公司。</p>
但这些公司里面,也有正在亏损的,算是不赚不赔。</p>
所以,网友们计算出来的接结果,八九不离十。</p>
徐若秋在网上看着网友的讨论,不由张大了小嘴巴,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裴莫华。</p>
“你真的是网友说的印钞机嘛?”</p>
裴莫华正在看书,抬眸,看见徐若秋一脸好奇地打量着自己,不由一阵好笑。</p>
“这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现在的互联网经济那么给力。”</p>
“不过,我这收益看似挺高的,但是很多都要留在公司,用于公司的投资发展,真正汇入到我账户上的,也就几个亿。”</p>
徐若秋:“……”</p>
她能够感觉到裴莫华说这话时候,语气里的得意。</p>
一年下来,纯收益竟然能够达到20个亿,这实在是太夸张了。</p>
如果不创办百度,不创办阿里,不收购发展顺风,裴莫华在2001年的收益,就可以接近30亿。</p>
只不过,他是将这30个亿,用于了其他创创办Facebook和华旗等创业项目中。</p>
而2002年,他又将8个亿用于创办Facebook,另外用4个亿创办了苹果。</p>
算下来,创业两年多,裴莫华除了必要的支出,流入他自己账户中的钱,只不过是5个亿罢了。</p>
但如果算资产,那就得要另当别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