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华,左都御史,四条胡同西首第二家。
庄彦超接过来,手都有点带颤了,心说这可是左都御史,言路之首,一等一的朝廷大员,不知怎么得罪了驸马爷,要去把他抓回来。
“说是拿人,其实是请人。”周世显交待道,“这个李邦华都是大忠臣,七十岁的人了,虽说身子骨还硬朗,你们也仔细着点,别磕着碰着了。”
庄彦超挠挠头,心想驸马既然说他是大忠臣,为什么又要拿他回来?
“七十了吗?”他试探着问道,“人老了受不得惊吓,别给吓死了……”
“就凭你?”周世显冷笑一声,“刀砍不断,火烧不烂,千年老毛竹听说过吗?说的就是他李老爷子。”
原来是千年老毛竹,庄彦超吃了定心丸,领命而去。
这位李邦华,是江西吉水盘谷镇人,算是出身于江南的朝廷大员,资历与名望俱重,也是周世显计划中的关键人物。
按照历史的记载,在城破之日,京里几位自尽殉节的重臣之中,就有李邦华一个。
老爷子很厉害,用处很多,死不得。
周世显分派完差事,长吁了一口气。
现在京城中已是兵荒马乱,纲纪崩坏,人人自顾不暇。
他的计划,不管怎样都不会受到什么干涉了,至于成与不成,还有一天就能见分晓。
就这么一边琢磨,一边等着派出去的四路人马,看看是谁先回来缴令。
结果最先回来复命的,是三千营的瑞常。
三千营是成祖朱棣所设,最早是由蒙古来降的骑兵所组成,渐渐成为永例,三千营的官兵多数都是蒙古人,勇猛善战,马性最熟。
瑞常带了三十几个人,在城南马场接了四百匹配鞍官马,呼啸而返,并没有一匹马跑散。街上的兵丁百姓,都是连忙躲闪,无人敢于多问一句是哪里来的骑兵。
好在十王府的校场足够大,四百匹马散于其间,竟然也丝毫不显拥挤。
蒙古人的性情最是直爽,瑞常在向周世显交令的时候,见到自己是第一个,又觉得活干得漂亮,驸马还没夸赞,他自己先忍不住,得意地笑出了声。
第二个返回交令的,是锦衣卫的庄彦超,他奉命带了一架大车去拿人,办得干净利落。
大车驶进王府大门,在院子里停稳,从车上下来一个身材瘦小的老人,须发斑白,手没有绑,但以黑布蒙着眼睛,四名锦衣卫把他围在中间,夹护着他向后院走去。
老人走了几步,忽然停下。
“既然现在外面是这样的情形,你们缇骑说奉旨拿人,连驾帖都不给,老夫也不计较什么了。”
老人的声音依然很沉稳,没有丝毫慌乱。
“可是已经到了地方,还要用黑布蒙着眼睛,从没听说过锦衣卫有这样的规矩。”
周世显在屋里听见,隔窗望去,心想这一定就是左都御史李邦华了,看来此公真是性如姜桂,老而弥辣。
“我们也是奉旨行事,你老多包涵。”庄彦超也很会敷衍,打着哈哈说道,“凑合着委屈两天,等见了圣上,您自行分辩吧。”
两天吗?李邦华听着城外的炮声,长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