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又想到丈夫此时在兴和、公公此时在甘肃、殿下此时在大宁,李丽质认为将来可能三面作战。
终于领悟了之前婆婆两问之间的关联,李丽质首次慌张地道:“娘家嫂子一向就对儿媳很好”。
王夫人微微颔首,她对懂得感恩的儿媳道:“陈猴子(陈懋)这次靠倒卖人参,赚了大钱。丽质之前不是入了两万两的股?丽质将所得的一部分,投到你娘家嫂子家去,再告诉你嫂子一定要举家来北平”。
“于私,你们是姑嫂;于公,你们是上下。是商量?还是命令?丽质自己决定。但一定要亲戚们与京师断干净”。王夫人说道。
她感激地向婆婆道:“谢母亲提点!儿媳定劝亲戚们在年前,举家来北平”。
“若是亲戚问为何,丽质就只能强令。泄露军机,可不是闹着玩的”。想到陛下这些年的严酷手段,王夫人心有余悸地道。
“儿媳明白”。李丽质的后背,冒出了冷汗。
婆媳喝了会茶,见儿媳恢复到云淡风轻的模样,压弯惊的王夫人问道:“丽质现在有孕在身,若远行,身体吃得消吗”?
“没问题的。娘家嫂子怀孕前期,还曾在蔚州与京师打过来回。当时嫂子乘坐的马车,不仅远不如家里马车稳当。而且儿媳的身体,也一直比嫂子要好”。李丽质带着自信,回道。
说不担心是假的,儿媳孝顺懂事不说,她肚子中还有着自己的第一个亲孙子(女)。再说若是真出事,王夫人就是第一责任人。对丈夫、儿子,她也难以交待。
挣扎一会,对儿子的担心超过其他后,王夫人果断地道:“既然身体吃得消,明日你就带着其他家眷一起回兴和”。
不待儿媳回话,王夫人又道:“之前是殿下让你们回来的。你们这次去,我会放出风,说你们担心丈夫拈花惹草,所以才回兴和”。
李丽质脸上一红,但她知道这个真实存在的理由,才能让一句话顶一万句的燕王,一笑了之。
燕王高兴了,她们才能高兴。其余那些,都是其次。这世界,“以一人之心夺万人之心”之事屡屡发生,只是当事者,是否察觉或承认与否罢了。
这时,王夫人言道:“我昨晚已令管家之子张云,前往去兴和购置宅院。你们在兴和,就不要去住兴和卫指挥衙门。文弼为人刚烈,丽质也要懂得去规劝“。
李丽质稍一思索,便省悟过来,她答道:“儿媳遵命”。
满意地点了下头,王夫人最后道:“买宅子的钱,在年底,丽质得还给公中”。
“是”。李丽质恭敬地回道。
北平前往兴和之路,是秦直道。
在这条至今寸草不生,最窄处的宽度也有二十米,且又夯实得极好的大道,再加上车夫极高的驾驭技术,李丽质这一路如同上次一样,都不曾感到颠簸。
在半路,李丽质就得知丈夫已经回到兴和,并住在燕王前往大宁之前,就已经安排的府邸当中。
婆婆交代第一件事,已被燕王解决,这无疑让如鸟归树林的李丽质更感轻松。婆婆虽然对自己不错,但李丽质与这位强势的婆婆同处一个屋檐下,说不压抑,那肯定是假话。
李丽质回到兴和,正值风和日丽的下午,所以来到牌匾上挂着用金漆写得“北平都司临时公署“的新家,并没有看到丈夫。
李丽质听打尖的张云说,丈夫此时正在与兵仗局的焦大人在校场议事……
与丫鬟红儿回到公署内院的屋内,李丽质发现屋内桌上最显眼处,正是自己之前写给丈夫的信。
看到信已经拆开,由红儿扶着坐下的李丽质便拿起自己之前所写之信,看了起来。回味着当时自己写信之时的甜蜜,李丽质脸上的笑容也就越发甜蜜。
看完信,感到有些累的李丽质并上床安歇。
一觉醒来,李丽质看到丈夫正在床前看着自己。当惊喜的李丽质,发现丈夫脸上的冻伤,心中一疼的她不由地留下眼泪。
张辅能猜出妻子,为什么会惊喜变成伤心。但作为将领,刀伤也好,箭伤也罢,各种伤根本就是家常便饭一般。
妻子之前也知道这个理,大概是怀孕,才让妻子如此多愁善感吧?张辅脑中如是想。
这时,李丽质泪中带笑地柔声说:“你回来了“。
“我回来了”,张辅深情地对妻子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