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来到京师的家,李丽质印象最深的是,挂着“御赐张府”牌匾下的朱门、以及两边的石狮因潮湿,如同刚被水洗过的情景。
李丽质走到门前,就闻到一股金丝楠木的独特香味。
众人参观完整个宅子,他们发现:除了下人房间外,其余房屋内的家具都是金丝楠木所作,而且每间房屋皆是用琉璃做窗户。
这让从北平远道而来的人们,都啧啧称奇来。他们都知道比起金丝楠木,琉璃更加珍贵。因为琉璃自汉朝来,就是皇家独有之物,而金丝楠木在民间尚属可见。
什么是珍贵?绝大多数人无法拥有的东西,才是珍贵。
看到京师的家,有这么多用钱买不到的物件,当时的李丽质不由地看向了走在她前面的婆婆。随即,她便发现自下船后,说自己不适应南方气候的婆婆,现在已是一脸的笑意。
李丽质当然也高兴。
是人就爱脸面。自己家里有这么多稀罕物,而且又被众多见过世面的客人称赞,李丽质怎能不高兴?
只是平时内敛惯了,现在不仅来到是非多的京师,又当着强势的婆婆,李丽质认为自己将高兴藏到心底,仍不失为妙事。
至于家里这些人,分别住在哪个屋?这已被为自家引路、介绍的宦官指定。不用婆婆提醒,李丽质也明白宦官这指定,源自于控制欲极强的皇上。
宦官在说了大婚时期,一切物资由皇宫提供后,他又特意对王夫人道:“府邸的物件摆设,出自钦天监袁珙袁大人之手。老夫人大可放心安住”。
听到宦官如是说,讲究风水的王夫人笑得更开心了……
关于随自家一起前来,这一大帮子人的住处?在雨婷在分别与婆婆、自己商量过后,李丽质知道雨婷当天就安排得妥妥当当。
一起来到京师的人安顿下来后,发现大婚之事皆由宫中来办,用不着他们去操心。他们便在闲暇之余,四处去游玩。
当带着干燥空气的寒风来袭,之前唯一让他们感觉不舒服的潮湿,也随之消失。
所以没用多久,这些在金陵到处游览的之人,特别是女眷,就被金陵的各种美景、美食、华服、戏曲等等这些,给深深迷住。
“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这道理之所以能成为真理,是其蕴含着真实的人性而使然。如这些原本认为自家北平府邸很不错的女眷,也就是在此刻,有了想在京师秦淮有套府邸的愿望。
离世子与雨婷的大婚,只剩七天的晚上,已有孕相的李丽质来到婆婆房间。
儿媳给自己请安后,又说了会话,王夫人见屋内都是信得过的人,便向儿媳问道:“丽质,京师府邸的状态,你可在信中与文弼说明”?
见儿媳摇头,王夫人叹道:“丽质可是担心文弼知道后,会有压力”?
李丽质恭敬地回道:“儿媳确实有这么想”。
王夫人看着儿媳,认真地说:“府邸是皇上所赐,一切关于皇上的事,就不能简单地只考虑咱们怎么想,怎么认为。”
“丽质太年轻,不知道陛下所御赐的每一件礼物,其实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王夫人直接点破。
看到儿媳的表情从恍然大悟到一脸担忧,王夫人一脸自豪地道:“首先皇上赐这府邸,就认为咱家的男人还得起。而且你丈夫与你公公一样,都是懂得将压力变成动力之人”。
李丽质看到婆婆脸上的自信,心服口服地回道:“谢谢母亲教导,儿媳知道怎么做了”。
“没有人天生就会,都是逼出来的。若不懂得去接受事物的两面,他日可能大祸临头而不自知”。说完,见儿媳感激地看向自己,知道儿媳能听懂的王夫人,就打了个哈欠。
见到婆婆打了哈欠,李丽质则起身向婆婆告退。
回到自己的屋内,李丽质在觉得婆婆定将府邸状况,告知了远在西域甘州的公公后,她便开始提笔,将京师府邸的状况,在信中如实告诉了张辅。
甘州(今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和“居延古道”交汇点上,南依祁连山、北靠合黎山。
甘州,历来为河西走廊重镇,兵家必争、商旅必经之地。于此时,甘州亦是陕西行都司衙门所在。
张玉来到甘州不久,曹国公李景隆也奉旨来甘州。
不止西域民间,军中不少人都认为太尉倨傲、好杀。但李景隆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这位为人庄重、沉毅的太尉,并非是那种好杀之人。
从李察罕自幼好学,后来参加科举考试的进士科的经历来分析,李景隆不难得出太尉生长的环境,在一开始并不是严酷的军旅环境,反而是充满了书香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