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汝等既是读书人,又是习武之士,当深谙此理。你们不是没天资,只是肴于温室久矣,没有生死之威胁,无跌岩之心悟,又岂能将一生所学臻向成熟,乃至自出机杼,将至理广文散于天下!”斐秋文肃穆的语气配上国字阔脸,字字珠玑,让周轩清、狄元等人如醮灌顶,茅塞顿开,深揖不已。
“对,当一个人处于尘世,又面临危机和心有远大抱负时,方有前行的无限动力。现今前朝没落,军阀藩镇割据四方,百姓生灵涂炭,法纲全失。尔辈本是胸怀方略之人,当辨清前向,立下宏志,方不堕这副好皮囊!”清空上君也放下茶杯,清秀古拙的脸容配着满头银发,慈祥的语重心长叮嘱着。
逸影与狄元、周轩清几人一对望,齐齐俯首作揖,朗声应道:“吾等定不负前辈所嘱!”语气中充满了正然,眼神里多了一份握守之采。
等几人坐定,侍童倒上几杯清茗,拔燃铜炉熏香。
须臾,斐秋文感叹一声,缓慢说道“此次所遇,实乃斐某人之莽引起。现虽说暂缓政见、宗教之争,但其欲夺谋中州之心昭然若揭,听闻已联络中州某些军阀或派别欲起征伐天下之野望!”
“哦,竟有……”
……
“好了,世俗之大势也不是吾等几人一下能改变的,暂且放下尘俗纷扰事,关键还是修好自身技艺为重。狄元,为师考考你,何谓道?”斐秋文手挥羽扇,赶走缠身烦人的蚊虫,轻声问道,语气似问狄元,然却浅笑着望向逸影几人。
清空上君心中一凝,便知斐秋文之深意,这是要引道啦!
……
闻知周轩清与狄元两人的论道之言,两位当世大儒也面露浅笑,轻点不已,时而还将自己百余年来的心得说出,以增话题的多样性与深度体会。
“好了,不错,你们两人能有如此体会,知天道之真意,明事理之内蕴,虽说尚欠实践与……子枫,听上君说上次你在唐风学院与外域之人辩论时,也说过这一论点,不如你也再说说,如何?”斐秋文语锋又一转,暗生考察之意。
良久,逸影方徐徐回道:“道者,在于变与不变,态势之常换也!就拿前几朝之灭亡遗憾,与当世之大势暗涌,都是顺应历史前进趋势。如能找到一套适合时势的安民之措施,顺势而为……”
“道者,天地万物之本也。天道生万物,分势与术:势者,有安邦之道,有教民开智生存之道,有引人向善之道……;术者有木之道、水之道、闪电雷霆之道、禽兽之道……。斯以为,道术是对某一样事物或自然现象的通彻体会,诚如我的冰寒之道,极柔、极冰、极寒,我是如何去凝炼,剥取,运用……”说着浑身气劲自然而动,周围空气由起雾到成雨、凝霜、飘雪,到差点结成手掌中一座晶莹剔透的小冰塔时,才竭然而止。如此繁复动作却让人看不出迟滞感,一气呵成,阁中温度下降剧烈,然却控制在逸影身边三尺呈现,“看来我对温度的压迫密度控制不够,还不能凝雪成冰。”逸影惴愉自嘲了一下,体内丹田耗费的滔天劲,却在体外的空气中缓缓剥取着水灵力,补充耗去的真气,一切皆自然圆润。。
清空上君等人看着听着逸影的示范与话语,皆面露赅然,想不到此子如此年纪,不单思维谋略出众,连武道都有这样见解。而且能将儒家的修身齐家平天下之道与道家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之道结合,达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深奥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