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晋商(1 / 2)

崇祯有把枪 梦吴越 0 字 2021-10-24

崇祯十七年正月二十三,张家口。

乔家辛苦经营,三代积累起来的万贯家财,被李自成朱由检两个禽兽抢得干干净净。

乔家在晋·城,北·京两地的家眷,也被杀得一个不剩。

“禽兽!”

京城那些没逃走的马帮掌柜,被关押在诏狱暗无天日的实验室里,为超强鼠疫实验贡献绵薄之力。

朱由检还在拿乔家族人刷火锅,开发他的江底捞新菜品。

“老夫要面见辅政王,铲除暴君崇祯!为乔家报仇!”

羊皮帐篷内,烛火摇曳,乔志雍将羊肉砸在案头,怒气冲冲。

“主子不必担忧,我大清勇士不久便要南下,攻掠明国,诛杀崇祯,为大家报仇!”

乔致庸抬头看那包衣奴才一眼,气呼呼的没有说话,他侥幸从京城逃出,恨不能将朱由检碎尸万段。

当然,崇祯皇帝对这位晋商大佬也是恨之入骨。

乔志雍出卖大明情报,走私盐铁,策应建奴攻城,追究下来,任何一件,都能砍十次脑袋。

朱由检通过对建奴审问,得知崇祯十五年京师大鼠疫,正是范文程与乔家联手杰作。

晋商积累的万贯家财,与西方大航海时代殖民者的资本原始积累一样,沾满无辜者鲜血。

抢夺乔家几十万两银子,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顺军抵达平阳府,平阳知府张璘然不战而降。张璘然早在正月初十听闻李闯渡过黄河进入山西,便下定决心投降,之所以有如此高觉悟倒不是因为对农民起义有什么好感,他手下的兵快要饿死了。再不投降,怕有哗变危险。

平阳位于太行山以南,汾河以西,地势险要,扼守晋西,从这里出发可直接威胁太原,娘子关。

平阳两个卫所千余人,本可一战。朝廷已半年没发粮饷,山西连年大旱,抱着加官进爵梦想,张知府率领麾下兵士,毫不犹豫向李自成投降。

平阳穷山恶水,不像晋城那般遍地富户,李自成从平阳仓库抢的粮食屈指可数,离开时,他又多了两千张吃饭的嘴。

这都是桩赔本买卖。

崇祯十七年三月初,顺军继续向东,逼近太原。

此时连同裹挟的流民,顺军人马已超过十五万人。

黑云压城城欲摧。

太原附近,风声鹤唳,流言四起,有人说顺军杀不纳粮的晋商,有人说顺军杀花子青皮,还有人说,闯王来了也要纳粮,而且交的比从前还多。

驻守太原的正是山西总兵姜壤,天启年间,此人在辽东防御建奴,对建奴作战,为崇祯皇帝器重。

崇祯初年,姜壤被调往山西。面对汹涌而来的流贼,他表现的颇为淡定。

此时朱聿键率领援军朝宁武关逼近,离开京城后,秦王麾下人马便不断扩大,到顺军攻克晋城时,秦王刚好走过昌平,麾下已有一千五百多人,多是路上招募的流民。

杀敌一个奖五两银子,这样的条件,足够吸引沿途流民加入秦王队伍。

朱聿键招募流民,充实壮大自己队伍。指望一千人马守住宁武关,当然是痴人说梦,不过崇祯皇帝能够给朱聿键提供的,只有三千两黄金,要生存下去,想要和李自成对抗,只有靠他自己。

此时,朱由检也忙着扩充兵马,到三月初,中卫军已经恢复到两千人。这两千人皆是从锦衣卫,太监,流民,京营,藩王军层层遴选出来的精锐。

各人装备最新式燧发枪,铠甲精良,每顿两荤一素,每月五两银子,由朱由检亲自训练。

在优厚待遇吸引下,兵源不断,每天都有几千青壮挤在承天门外,等待接受千里挑一的残酷挑选。

朱由检估计,到五月份,中卫军将突破三千人。

三千名掌握排枪射击,铁一般纪律的士兵,在战场将是怎样强大的存在。

朱由检另一张王牌,鼠疫病毒,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朱由检很快就将送给多尔衮送一份大礼。

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只要朱聿键在山·西拖住顺军,只要再给自己争取三两个月时间,北直隶局势便会得到扭转。

朱由检将努力撑到建奴南下,撑到李闯实力进一步稳固,到那时,强军在手,再退往南方,将残破不堪的北方留给建奴流贼,让他们相爱相杀吧。

而这盘大棋的关键点,只在两个人身上,其中一个便是秦王朱聿键。

与朱由检刻薄寡恩不同,秦王性格豪爽,在气质上,与远赴倭国的李若琏很是相似。

崇祯十年,建奴入寇北直隶,在没得到朝廷允许的情况下便招兵买马北上勤王,虽然初衷是为了保护大明,然而最后还是被生性多疑的朱由检投进了凤阳监狱。

虽说这趟出兵给朱由检带来牢狱之灾,却也让他学到不少战场经验,没有这些战斗经验,他也不会出现在山西战场上。

二月二十六日,经过一个多月跋涉,朱聿键终于率援军抵达大同,此时他麾下人马已有五千,随大都是乌合之众,然而这些人对秦王的忠诚无需质疑。

军队在大同城东三里外扎营,副将熊通派夜不收出去打探,朱聿键派人知会大同总兵,让姜瓖筹备军粮。

皇上调拨的粮草只够十日食用,大军在路途上劫了晋商,不过杯水车薪。

“姜总兵不能信任,“

朱聿键被熊通拦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