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刘洎听完冷笑道:“云梦公之所以能受百姓如此拥护,还不是因为长安城里像长孙五郎这种功臣国戚太多了。”
“刘思道(刘洎字),你什么意思?”长孙无忌怒目相向。
“字面意思。”刘洎淡淡说道。
李世民头疼道:“这个时候了还争什么,赶快拿个解决办法出来啊,难不成还要让朕朝令夕改,重新把景恒放回左武候卫不成。”
房玄龄想了想说道:“臣这里有个建议,正好今天讨论薛延陀的问题,怀化郡王李思摩多次上奏,薛延陀时常侵扰他们突厥人的草场,让他们苦不堪言。不若就任命李景恒以右屯卫中郎将之职,检校胜州都督,若薛延陀再犯,则以胜州之兵援之。臣在骊山也曾见过李景恒的神勇,其又是江夏王这样的沙场宿将之子,臣想足以胜任了。百姓总不至于不讲情理,一直把李景恒困在左武候卫,不让他升迁吧。此举正好一举两得,既平息了百姓们的怨言,也解决了今天讨论的薛延陀和怀化郡王的问题。”
李世民大喜道:“房爱卿果然老成谋国,就依房爱卿的意思办。不过也别小家子气了,平心而论,李景恒任左武候中郎将以来,还是有功的,这样吧,迁右屯卫将军,检校胜州都督,如此百姓肯定更没话说了。”
房玄龄得了圣旨后,亲自去了朱雀门,向请愿百姓陈述朝廷并没有罢免李景恒的官职,误信了谣言,而是因为李景恒成绩显著,被陛下升了官,将要出任胜州都督。
见请愿百姓一一散去,房玄龄这才放心下来。
历朝历代,官员离任送万民伞的作秀行为见得多了,而能让百姓自发到皇城向圣人请愿的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人可不能继续留在京师了。
刘洎不声不响地走到房玄龄背后,笑道:“房相公好手段!”
房玄龄回过身来,见是刘洎,疑惑道:“刘相公何意?”
刘洎不阴不阳地说道:“房相公是看李景恒先抓了长孙五郎,又对淮阳王动手,生怕哪一天,梁国公府的人不小心也撞到六亲不认的李景恒手里,所以把李景恒远远地弄到胜州去吧。”
“哼,以己度人!”房玄龄顿时脸色放了下来,不欢而散。
在北门当值的李景恒很快也得知了自己升任右屯卫将军,并代理胜州都督的消息。又知道这是长安百姓到朱雀门请愿的结果,不禁感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没想到他的仕途还真按当日安公执失思力的规划走,先当个千牛备身,然后去草原戍边,就是中间历练的时间短的出乎所有人意料。
听说李景恒要去胜州戍边,魏崇和高翼立马表示不想继续再在北门百骑蹉跎下去了,想要追随李景恒去胜州。
见魏崇和高翼言之切切,李景恒心里也可惜魏崇和高翼两人一身本领却埋没青史,表示现在就去找张士贵把他们二人讨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