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那补天的岩浆从何而来呢?”</p>
“就是这个问题当年也难住了先祖女娲。</p>
因为地下的岩浆虽然很多,但是海水把岩浆冷却之后,表面起了一层厚达几千丈的硬壳,根本无法取出。</p>
于是她去树尖祭拜神龙之珠,龙珠给了她冥冥指示——炼石补天。”</p>
天顶的岩层里有一种五色之石,炼化可以堵上漏洞。</p>
于是,大家齐心协力开始炼石补天。</p>
女娲用龙珠之火把五色石融化,去修补漏洞。</p>
可是这个工作效率太低了,等把这个窟窿堵完,大水也该没脖子了,所以炼石补天以失败而告终。</p>
“啊?那怎么办?”</p>
“于是,女娲又去祭祀龙珠,这次等到新的神示,才解决了问题。”</p>
“什么指示,这么厉害?”</p>
“龙珠提示,地心深处有一种土叫息壤,可以遇水膨胀,可以堵住倒灌的海水。”</p>
“但那息壤是宇宙灵气所化,是一种神土,藏于地心中央,乃是太极阴阳旋转产生的残渣。</p>
可是息壤虽好,但是非常难以获得。”</p>
“为什么难以获得呢?去地心对神族先祖来说很难吗?”</p>
“当然很难咯,傻孩子!”</p>
第一,当时海水已经把表面的岩浆冷却成坚硬的石板。</p>
就算先祖能用神力破开岩石,也会因为消耗过多导致力竭。</p>
因而无法到达地心,当然更没有魂力去抵抗地心的高温了!</p>
“哦哦哦,那怎么办?”</p>
“最后是神树拔出了自己的主根,让伏羲化为龙形,顺着主根留下的空洞钻下去,才成功进入地心。</p>
伏羲又趁太极旋转最慢的时候,把息壤偷了出来。”</p>
“息壤已经到手,那大窟窿后来堵上了吧?”</p>
周易已经被被故事吸引,开始担心起来。</p>
“如果事情都那么简单,就不叫大灾难了!”</p>
“哦?难道还有其他意外?”</p>
“这次先祖他们损失很大呀!”</p>
“首先,神树因为主根已拔出,失去天地灵气的滋养,枯萎了!”</p>
“啊?神树死了?”</p>
“是的”</p>
“这神树果然值得祭拜,为了先祖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p>
“可敬!可敬哇!”</p>
“然后,为了获取填海的岩石,女娲的一个女儿精卫化成了一只神鸟,去天顶的岩层取石,最后劳累而死!”</p>
唉,损失确实不小,又死一个!</p>
“可这故事应该是精卫填海吧?”</p>
“但与我们课本里的故事又不太一致!将就听吧!”周易又开始低声嘀咕!</p>
周易嘀嘀咕咕,母亲早已司空见惯,没理他,继续吟唱。</p>
“这还不算,最最可怕的是,龙珠因为两次使用神示,耗尽了魂力,熄灭了。</p>
地下世界彻底又陷入了黑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