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一声吩咐,几位轿夫早在府门外顺好了轿子,李大人为了教赵朋上朝前要注意的事项,暂时让赵朋和李大人同乘一顶官轿。
张黄二位骑马跟在后面,随着轿夫的一声起轿,轿子被八人合力抬起,又放在了肩上。
夫人,苏媛的父母等人。站在府门前,看老爷的轿子走远了,大家才重又回到府里。
老爷上朝去了,夫人才有空闲和苏媛的父母聊天。这些日子,关于苏媛的事她多少也听下人们说了不少。那天大王亲自开城迎接,洛水关班师还朝的将士。
第二天,下人们就在府里传出,来自陇南的舞蹈班多么厉害,说她们在大鼓上跳舞,鼓都不带有响声的。
苏媛的父母,以为李夫人在夸大宣传。他们自已的女儿会些什么,他们心里有数。
要说跳舞,自己的姑娘在怡心院里这么多年了,花魁的名号也不是白得的,她能跳得一手好舞他们相信,要说在大鼓上跳舞不发出声响,他们是绝对不相信的。
其实也难怪他们不相信,跳舞容易,关于走战鼓不响的传说,只能当故事说说,当不了真的。因为那是在江湖上绝了迹的传说。
苏媛离开赵府,后来遇上了李家班,这李家班他们又没有听说过,现在听李夫人夸自己的姑娘,他们有些摸不着北的感觉。
李夫人见他们满脸的疑惑不解,不用说这是不信任的表情。李夫人为了证实自已说的是真的,她直接把冬菱拉过来当挡箭牌。
冬菱听说那天校场上挺热闹,她和几个姐妹商量好,以侍奉老爷为名,愣是让管家拉着去了校场。
那天的舞蹈冬菱是目击者之一,最有发言权。冬菱一边想着那天精彩的演出,一边绘声绘色地讲给苏媛的父母听。
苏媛的父母直听得,嘴巴张开多大合拢不上。冬菱见她的演说直接把苏媛的父母听的神魂出窍,她继续添油加醋地道:“苏家老爷夫人,小女子只说了一部分,苏媛姐还有更神奇的事情呢。”
苏媛的父母没有回应,是不是让冬菱继续说下去。冬菱接着就把那天看节目时除了苏媛还有另外三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也参加了演出。
苏媛父母当然知道,另一位与媛儿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叫莺莺,至于另外的两位,他们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冬菱当然不知道苏家老爷夫人在想什么?除了那天多出的两个姑娘,冬菱还把有一对中年夫妇的事说了出来。而且这对夫妇的功夫好象很好,那天表演战鼓上跳舞,他们出了不少力呢。
李夫人对陷入一片思考中的苏家夫妇道:“看看,我说的你们不相信,冬菱说的你们就相信了吧。”
苏媛父母满眼都是不可思议的神色,冬菱的话匣子一打开,就再也合不上。她半吹嘘半认真地道:”奴婢刚才说的还不算什么,奴婢再给您老透露个好消息,指定把您二老能乐晕了。
苏家夫妇现在都乐的不知道北了,竟然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冬菱为了营造点神秘的气氛。
故意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道:“这个好消息就是苏媛姐现在是公主了。还是他们来咸阳的头一天,太后听说陇南舞蹈班的名气,在宫里坐不住,私自摆驾驿馆,顺便苏媛姐为她表演了一场舞蹈。“
冬菱讲着话,两眼不停地往这老夫妻脸上扫。苏家夫妇听的更入迷呢,冬菱突然停下,就象说书的人说到精彩处突然停下收钱似的,弄的人心里上下不得。
这冬菱见苏家夫妇一脸茫然的表情,也就收起了再逗弄他们的心,继续道:“太后看了舞蹈心里欢喜,当场就认了干闺女,取封号为建安公主,现在苏媛姐就住在建安宫里。”
李夫人见他们听了消息,人象石雕泥塑般呆坐在当场。李夫人不敢再让冬菱说下去,这对夫妇万一有个三高症隔毙了,他李府不是抖落不干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