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追求(4/5)(2 / 2)

如果你想名留影史,那就往深奥里面弄,抛掉一切商业元素,仅仅只关注脑域开发这一项主题,从人到至人的经历、情感包括面对宇宙、万物时的心理,这么一来,《超体》绝对会成为很多高人吹嘘的电影。</p>

可是呢,这是一部投资超过7000万美元的大制作,大多数买票的的观众并不是很在乎所谓的玄妙设定,他们要看的很简单,特效外加打斗…”</p>

张俊生还没说完呢,那学生立刻接话:“所以,您的意思是观众鉴赏水平不够?”</p>

“不,我完全没有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全世界的观众都被好莱坞洗脑了,大家不愿意看一些深奥的电影…”</p>

“很多人说电影是第七艺术?真的吗?”</p>

“我以前问过斯皮尔伯格,我问他‘作为一名导演,如何冲破资金的枷锁而释放艺术的心灵?’你们猜他怎么回答?”</p>

“他说:这个是不可能的,因为电影必须花钱的,没有不花钱的电影。”</p>

“我又问他,那《辛德勒名单》呢?”</p>

“他说,那电影是拍给自己的,他不在乎亏钱!”</p>

“我还没到不在乎亏钱的境界!”</p>

“等我到了那种程度,肯定会拍一部自己喜欢,你们爱看不看的电影!”</p>

那男生低头想了半天,然后回答:“所以,你是为钱拍电影?”</p>

张俊生很坦然:“…对呀,商业片都是唯票房论,全世界都一样啊!”</p>

“…电影除了艺术,也是一门生意经,是生意,就要赚钱。当然,电影,显然生来不只是为了赚钱。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一点。”</p>

后面那句是对台上的老师们说的。</p>

“我跟大部分电影投资人不太一样,我们赚的钱,大部分投资依然继续流向主流电影,另一方面,也预留了足够的资金和精力投向那些真正有创作才华的电影人和有着独特魅力的电影作品。”</p>

“因为一个丰富多样的市场可能性,才是一个健康生态系统能延续下去的前提。”</p>

“那为什么你不愿意拍一些文艺性特别强的电影呢?”</p>

“我不是说了吗,我是主流电影人,我不会拍小众的题材!”</p>

“…可是,您…”</p>

“这位同学,请你坐下!”</p>

主持人总算开口了…</p>

这就叫三观不一致…</p>

有些人认为电影是艺术,有些人则认为电影是商品。</p>

都对,电影本身就是具备这两种属性!</p>

但是,非要割裂开了看,特别蠢。</p>

……</p>

复旦的宣传被曝光到了网上,一堆人骂那位学生,也有人力挺他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p>

反正整整一个礼拜,市场上只有一部《超体》,一家独大,直接霸占了百分之七十的排片。</p>

除了首周末关注了一下票房,之后的成绩,张俊生也就听助理说一下。</p>

《超体》宣传继续……</p>

一部电影要想走得远,忠实影迷外,路人缘也非常重要。</p>

有许多粉丝向的电影经常高开低走,甚至血崩,正是电影质量不过关或者损失了路人缘,当导演等主创人员丧失路人缘,那就必然遭到市场的排斥。</p>

张俊生路人缘一直很好,再加上一直以来保证电影质量,也让自己形成了个人品牌和市场号召力,更不用提《超体》本身两大女主角,极具票房号召力。</p>

很多人觉得《超体》的大卖,是张俊生一直以来积累信誉的一次变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