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之处,也逐渐的传播开来。
曹操的恩典被送到了东吴,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周瑜倒是非常开心的领了南郡。
见到这一幕的时候,旁边的几个人脸上都带着古怪的表情,尤其是鲁肃,他觉得按照周瑜的脾气,他压根就不会去理会曹操。
更不要说这个所谓的恩典背后透露着古怪,而且如果详细的看一下的话,就能够看得出来这里面的挑拨离间,拙劣的可怜。
“看起来倒像是曹操能够拿得出手的。”
一群人在这个时候都表现出了他们心中的鄙夷,但是却没有想到他们原本以为周瑜会毫不犹豫的抛弃。
可是周瑜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竟然欣然同意,甚至还没有在这个时候表现出太多的不对劲。
周瑜的想法更加简单,他当然知道曹操在这个时候所用的小技巧,只不过他同样清楚自己所想要的,不过就是一个借口而已。
“他想要让我们互相之间关系敌对,但是我也想要拿下南郡的借口。”
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即便是周瑜的心中已经有了相应的计划,他还是很淡定的摇了摇头,似乎是没有为这件事情感觉到特别烦恼。
当时旁边的几个人在这种情况之下都已经感觉到了不对劲。
对他们而言发生的问题并不重要,但重要的是曹操的态度,他们竟然好像看穿了孙权的计谋,并且也作出了相对的回应。
“虽然这件事情不怎么重要,但是我们还是觉得需要谨慎应对,否则的话就会被曹操反过来算计。”
在这之前,他们需要面对的,只不过是刘韶等人会坐收渔翁之利,说实话,终于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心中自然是有一部分的取舍。
旁边的一群人都若有所思。
在这之前他们的确考虑过一些复杂的问题,但是并没有把这些事情扩大到全军的范围中。
可是现在的情况和以往的有些不同,他们必须要谨慎应对,甚至还要做出相应的反应。
而周瑜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说起来竟然很简单,他只是觉得如果和之前的那些事情比较起来的话,他好像更难接受让刘韶坐受渔翁之利。
“曹操的人虽然多,虽然他的能力强大,但是真的发生了争端,我们倒是不用担心。”
反过来另一边的刘韶才是他们真的需要担忧的人选,并且在这个时候各自的几个人都趁机提出了他们的态度,总之从这些角度上去看的话,的确是立意新奇。
可是这些人也很明白。
周瑜的说法并没有出错,他们需要担忧的,其实比起刘韶来说,没有其他人了。
所以这个时候的周瑜思考了片刻之后,就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他连夜上书。
之所以会做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一些问题,所以在这些事情出现之前,他必须要让鲁肃去把襄阳讨回来。
孙权在这个时候询问鲁肃。
“在这之前,刘韶是怎么让你担保?”
鲁肃便把四川的事情说了出来。
听到鲁肃这么说的时候,孙权简直是气得浑身颤抖,他觉得这个人可谓是老糊涂了,竟然连这样的事情也敢随意的承诺出去。
“还有什么是你不敢的吗?现在立刻给我把襄阳讨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