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岳之”是“世家林氏”治下“天山国”的左氏家族的旁系子弟。
在目前的人族国度里,国家主流选拔官员的方式叫“察举制度”。简单地说就是,由社会里有名望的人,向官府“推举”候选人,而官府对候选人进行“考察”的一种制度。
没有家族势力的举荐,没有贵人提携,就算你才华盖世,在“察举制度”下,“才华”依然无法帮助自己实现阶层的跨越。而一个达家族因为一直是嫡系在掌握家族权利,家族的选择首先要确保的是嫡系子孙的出人头地。
因此在“察举制度”人才选拔制度下,不说那些普通人家的普通人,就算是“左岳之”这样大家族的旁系子弟,要想冒头也不行。
尽管“左岳之”从小就聪慧过人,修习家族功法十四岁就进入了“炼脏境”,可是因为他是家族旁系,家中的嫡系一脉怕他的崛起,影响嫡系在家族中的地位,对左岳之的打击和控制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在家族势力的围堵下,左岳之虽满腹经纶,可是无处施展,历经了“磨难”直接蹉跎到五十二多岁。
他一次在天山国国都,不经意间听说了“大明国”的科举之事,于是他就上了心。在左岳之几十年的韬光养晦下,家族对他的监管已经不如以前那样严密。
在没有炼髓功法情况下的左岳之,还是凭借自身的足够积累,在四十五岁那年进入了“炼髓境”。他不想为打击自己的家族做事,于是人到中年的他,不再如少年时那样锋芒毕露,正是他的一直刻意低调,万事藏拙,“左家”也并没有发觉他的修为进展。
可是进入“炼髓境”的左岳之,越发觉得功法和资源的重要性。如果不改变环境,左岳之就不可能获得足够的资源用于修炼,一旦暴露,他还可能会被家族废除修为。因此逃离天山国,逃离左家成功那位左岳之迫切的需求。
在多次看似不经意的接近“大明商团”,确定了大明国是一个不讲出身,不讲门第,唯才是举的国度后,他内心不可抑止的向前往大明国参加“科举”。
左岳之不甘心自己拥有的才华,就此泯然于众。他想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整一个出生和未来。他坚信自己的才华和天赋是可以进入“镇国级”的,他相信自己几十年的读书,一定可以出人头地。可是不走出现有的天山国,周围的实行“察举制度”的国家,结果是一样的。
左岳之悄悄的和大明国的商团接触,以自己为大明国商团提供在天山国服务的条件,换的商团帮助左岳之来到大明国参加科考。对于以为炼髓境的高手协助,大明商团很是高兴,何况还是想参加自己国家的“科举”。大明国商团和左岳之的交易很顺利的得以实施。
人族国度的普通百姓,要想改变自己的所处的阶层。大致有三条出路:
其一,修炼功法。
个人修为高了,社会地位自然就高,如果修为到达“炼骨境”,当地官府会直接邀请你,成为一个乡镇的“镇守”;修为到了“炼髓境”,官府可能会直接邀请你为“县令”或“城主”。
可是“功法”难的。普通人一生几乎没有机会获得功法。即便参军,除非立下大功的戍卒,等闲小军功是不会被赐予功法的。就算在军中屡立战功,寒门子弟获得功法顶多也就到“炼髓境”。而“炼髓境”这个境界以后的知识何消息,一般常人难以闻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