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前哨战之“铁骑冲锋”3(1 / 2)

以前蛮人和人族的对战中,蛮人普遍二米一多的身高对上人族普遍一米九多的身高,外加蛮人高出普通人族一倍的种族天赋力量。所以在都是步兵模式的集群冲锋碰撞下,为了抵消蛮人“人高马大”的奔跑冲击力,人族战兵为拉近距离减少蛮人冲击力,人族战兵总是先损失一波人数后,再用自己严密的战阵和人数的优势,将蛮人给消耗光。

数千年来,蛮人和人族的无数冲突中,令蛮人对人族的种族优势,在蛮人的印象里根深蒂固。因此十万蛮人正规军队,没有五十万以上的人族军队。是根本拿他们这样一股集群力量,毫无办法的事情。

可是大明铁骑,这样人马合一的冲杀方式,在这个世界上是第一次出现。不谈每名普通大明将士,本身就修炼了功法和武技。炼肉境已经力达千斤,炼筋境可以力达三千斤,大明将士在基本力量上已经不输蛮族。

再加上这个世界的马匹,雄壮异常。马背离地面基本有两米的高度,马匹躯体两三千斤的体重,人借马势的惯性作用下,每一名大明铁骑的冲击力,已经是普通蛮人力量的二三倍的力量。

战争开始,蛮人和骑兵相冲锋。骑兵在马匹冲锋的速度,以及五米多上的马槊加持下,蛮人拿着以往对付人族,无往不利的短粗钝兵器,此时面对大明铁骑时如同小儿的玩具。蛮人的兵器如:骨棒或铁骨朵,大多在二米左右长短。蛮人这样的步战兵器,连骑兵的边都够不着,蛮人的身体就已经被五米长的骑兵马槊给捅成了肉串。

事实上,骑兵的集群冲锋和以前林浩看到的电影上,万马狂奔时进攻的场面还是不一样的。铁骑集群冲锋时,并不是任由马匹发挥最大马速的奔跑。

林浩以前观看过大明铁骑的训练。发现骑兵战阵冲锋时,马匹是收了力,没有全速狂奔,不过即使收力奔跑,马匹时速也能达到时速六十至七十公里。这种时速的惯性,对骑兵的加持已经很快了。

骑兵的集群冲锋,不是无序狂奔,骑兵的战术,是将马匹速度控制在自由切换快慢的最大速度,骑兵彼此间相互配合。对敌人造成最大杀伤。

大明铁骑的基本战术是。

第一排骑兵,用马槊,一枪捅穿当面最强敌人;这名骑兵丢弃伤敌马槊的同时,利用马匹和敌人交错而过的时机,骑兵会拔出斩马刀,砍掉已被马槊捅穿敌人的头颅。

第二排的骑兵,距离第一排骑兵并不远,半个马身的错位,在第一排捅穿敌人时,他们的马匹和马槊要保护或配合第一排的骑兵,优先攻击第一排骑兵身边,最有威胁的敌人。重复第一排骑兵的动作,用马槊捅穿目标敌人,并用斩马刀砍掉敌人的头颅。

第三排的骑兵一如第二排的骑兵一样。他们的马匹和马槊要在第二排骑兵攻击敌人的时候,优先选择,用马槊捅穿对第二名骑兵最有威胁的敌人,同时用斩马刀砍掉敌人的头颅。

“三波杀战术”对于骑兵的要求很严。好在这个世界的马匹是吃肉的,身强马大,骑兵也都是修炼功法武技的高手。所以高难度的“三波杀战术”,才能够得以实施。

经过这样连续三波的攻击,后续骑兵基本就自由发挥了。因为第三波攻击完成时,第一波的骑兵已经从攻击完第一波敌人的脆弱状态,再次恢复到攻击状态。一个攻击循环已经完成。

也许是蛮人对人族的轻视,没有估计到“大明铁骑”的攻击力,是远超他们预期的强大。所以在和骑兵交锋之时,心里有些轻视,蛮人未尽全力。就是这样一点心里轻视,给蛮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也许是大明铁骑的三波攻击战术,异常的合理,造成了奇效;也许是蛮人长途跋涉的人困马乏,战力有所下降;也许是蛮人军队的最强者,被大明铁骑内最强者组成的三波杀,打断了脊梁。

在经过骑兵集群战术的“三波杀”后,再也没有蛮人强者能够给大明铁骑的攻击,造成哪怕一点阻碍。

不管是狂化后身高三米的蛮人,还是狂化后身高四米的蛮人。面对平均高度三米五的大明骑兵面前,蛮人完全阻挡不住铁骑的狂飙突进。无数被马槊刺穿身体,或丢掉脑袋的蛮人尸体倒下后,在数之不尽的马蹄下,被踩踏为肉泥。

已经狂化六米高的“完颜宏山”,目光所见,敌人马群所过之处,己方蛮人大军,如同洪水中的茅草,沉浮几下,就再也看不见了。作为一位征战几十年的沙场老将,完颜宏山无论如何也能接受这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