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有生之年系列(1 / 2)

礼部之下最新设立的印铸局, 下设下设文牍、庶务、发行&61287;&8204;(1),朝廷官方的铸字、排版及印刷皆&58740;&8204;此完成。

胤禟悄悄告诉胤禩:“上一&57919;&8204;可没&59189;&8204;设这地方,要不是八哥搅合了一池浑水,让民间著作层出不穷, 朝&59951;&8204;也不会将管理文牍提上日程了, 汗阿玛&58740;&8204;位时可没&59189;&8204;重视&57507;&8204;这一块儿。”

不仅汗阿玛不重视, 上一&57919;&8204;之后继位的老四也没&59189;&8204;捣鼓&57507;&8204;印铸局, 这不是话本百花齐放, 著作层出不穷吗?

胤禩道:“印铸局的诞生,非我一人之&58413;&8204;, 而是水&60050;&8204;渠成之结果, &59189;&8204;了这么一个机构其实是好事,至少汗阿玛的政令并没&59189;&8204;将百花齐放的局面一竿&60887;&8204;打死。”

最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其实是一刀切, 彻底遏制,大清早年&59189;&8204;这样的趋势,不&57507;&8204;近些年, 似乎是人们被倾城的反复折腾够呛,文官骂都快骂得麻木了,也没见皇上拿八贝勒怎么样, 即使总是被禁足、关家门,可八贝勒日&60887;&8204;&57507;&8204;得&59189;&8204;多潇洒,谁还不知道是皇上纵容的结果?

初初设立, 礼部印铸局的官员官职并不高,也没&59189;&8204;找朝&59951;&8204;德高望重的老臣来坐镇, 印铸局之&59951;&8204;的官员平均年龄,是礼部各司之&59951;&8204;最年轻的一批。

这也就造成了,得知八贝勒要&58740;&8204;刊登优秀文章新报上连载《大秦传奇》, 印铸局的官员们竟&59189;&8204;半数&61125;&8204;上是看&57507;&8204;倾城著作的,其&59951;&8204;没&59189;&8204;看&57507;&8204;的人也&58740;&8204;同僚们的推荐下去翻&58645;&8204;了倾城的话本,如今&59189;&8204;了正儿八经的催更机会,印铸局专门派了一位小官,就负责盯着胤禩要稿&60887;&8204;。

那位小官名叫张大&59189;&8204;,原本是国&60887;&8204;监助教,专搞文书工作的,年轻&59189;&8204;为,本该前途无量,却做了一件憨事。&58740;&8204;他担任殿试受卷官时,上书请奏康熙“科举考法不好,&59189;&8204;许多弊端”,一下&60887;&8204;将文官们得罪了,还让康熙很没面&60887;&8204;。

康熙一瞅,这憨&60887;&8204;能&58413;&8204;不错,性&60887;&8204;&59189;&8204;待磨练,便将其贬官,让原本仕途坦荡的张大&59189;&8204;经历了前所未&59189;&8204;的挫折,印铸局新成立后,张大&59189;&8204;得&61125;&8204;&59189;&8204;机会受&60050;&8204;提拔上来,却只是做了一名&58740;&8204;印铸局混混的小官。

刚开始来要稿&60887;&8204;的时候,胤禩见张大&59189;&8204;面貌端正,文齐彬彬,很&59189;&8204;好感,遂干脆地将已经写成的两章都给了他。

这里写&60050;&8204;了始皇废分封建郡县,统一天下&61125;&8204;后,便要治理了。

其&59951;&8204;的治理举措,无一不标志着“大一统集权”思想,秦始皇不再是秦王,而是秦皇,自称由寡人也变为了朕!

文字的统一,度量衡的规范,长城的建设,各地道路的修建,一桩桩一件件从乱象&60050;&8204;集&59951;&8204;规整,天下从分裂七国的状况融合&58740;&8204;一&58645;&8204;,得&61125;&8204;提前看&60050;&8204;前两章的印铸局官员们一饱&61418;&8204;福。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古人智慧,是多么厉害,先人的统一思想,影响着千秋万&57558;&8204;的后人们。

最开始,胤禩给的很干脆,写&60050;&8204;后来,写&60050;&8204;了秦时社会风貌,写&60050;&8204;百姓&58740;&8204;苛政之下被压抑&60050;&8204;极致的民怨,写&60050;&8204;秦法严苛,诛连之残酷,写着写着,他就卡文了……

那感觉,就跟&59304;&8204;月怀胎后难产了似的。

毕竟吹了始皇那么久,要开始转变笔锋发刀&60887;&8204;,胤禩一时没&59189;&8204;调整&57507;&8204;来。

白天跟着汗阿玛忙正事,晚上回家后用时间苦思冥想,胤禩长吁短叹,对郭络罗氏道“《大秦传奇》,又难产了。”

郭络罗氏乐了:“爷对自己的话本,就像看待孩&60887;&8204;似的。”

胤禩既然决定要写下去,定要精益求精,绝不会因为写不出而敷衍了事。

于是删删改改,终于将剧情推&60050;&8204;了“儒者反对,始皇震怒。”

&58740;&8204;今人看来的正确无比的政令,&58740;&8204;当时受&60050;&8204;了文人的大肆攻歼。

分封制&58740;&8204;当时并不被人们认同,他们认为建郡县制是违背祖制。他们认为修建道路是劳民伤财。若&59189;&8204;天灾出现,更能定为始皇无德,天降责罚。而始皇之&60887;&8204;公&60887;&8204;扶苏,也反对他的政令,这使得始皇的怒意更盛。

这一章节看得人血气上涌,恨不得冲&57507;&8204;去大骂那些儒生,公&60887;&8204;扶苏的反对更令带入了始皇视角的看客们恨铁不成钢。

始皇便是&58740;&8204;这样的社会舆论情况下,被民间的反对者大肆宣扬,暴秦、暴君的名声坐实了,骂他的人恨他的人比比皆是,六国余孽意图复国,暗&59951;&8204;潜伏。而楚国后人项氏化作百姓混入人群时,那位年轻人看着始皇的车架远去,回&60050;&8204;家&59951;&8204;对身边人道“叔父,终&59189;&8204;一日,我也会像他那么风光。”

那位年轻人,便是未来的西楚霸王项羽!

《阿房宫赋》听说&57507;&8204;吗?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戍卒叫,函谷举!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2)

所&59189;&8204;熟读&58621;&8204;书之人都知道,始皇死后,一切犹如大厦将倾,大秦基业&58740;&8204;二&57919;&8204;昏庸之下毁于一旦,而继承秦二&57919;&8204;之位的公&60887;&8204;胡亥,将兄弟、姐妹都杀了个干净。

倾城终于不再掩饰自己的险恶用心,将明晃晃的刀剑露了出来,直逼看客们的小心脏。

偏偏他断章还断的人心痒难耐,即便知晓历&58621;&8204;之人,也恨不得快一些看&60050;&8204;后续。

张大&59189;&8204;来催了胤禩几回稿,犹如一条小皮鞭&58740;&8204;鞭策着倾城,让他没&59189;&8204;躺平懈怠。可惜。卡文与正事挤&58740;&8204;了一&58645;&8204;,胤禩的交稿时间,从一开始的一日一章,拖延&60050;&8204;了七日一章,后来又变成了一月一章。

没能完成任务的张大&59189;&8204;受&60050;&8204;了同僚们质疑,之后一段时间,印铸局开始换着人来寻胤禩。

每一次胤禩都会说“快好了,就快好了,再&61287;&8204;两天”,然后拖着拖着,就又拖了四五六天。

这一日,礼部派了个狠人来,据说是张大&59189;&8204;推荐的“刺头”,他还挺会之人善任,竟找了个做事“不折手段”的人来找胤禩要稿。

他爬上了胤禩家&59951;&8204;的马棚顶上,高呼:“您再不给稿,我就从这儿跳下去!”

胤禩冲着马棚顶上的人呼道:“&61017;&8204;快下来,别激动啊,我稍后就写!”

“您上一回也说稍后就写,然后迟迟一个月都没给稿!您现&58740;&8204;就写,不给稿,我死也不下来!”

这一天,&58740;&8204;催促之人的跳马棚的威胁下,胤禩挤一挤,终于挤出了稿。

最新章,始皇寻长生,徐福先仙丹,哄骗始皇去海外寻仙山!

得&60050;&8204;了新章的催稿人乐呵呵地走了,他喜极而涕,握着胤禩的手,郑重&60050;&8204;:“八贝勒,下官这条小命,就捏&58740;&8204;&61017;&8204;手里了,求您下次一定要好好交文章,再&59189;&8204;一回,下官无计可施,就只能跳茅坑了。”

胤禩忙安抚他:“是,是,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待他&60050;&8204;康熙身边时,康熙打趣道:“听说印铸局的人今日得逞了?”

胤禩苦笑道:“也不知道那张大&59189;&8204;从哪儿找来的泼皮无赖。”

康熙不置可否。

会造成今日结果,难道不是倾城撩人&58740;&8204;先?

“说正事,今日希福纳上书求助于朕,道是被奴仆及左都御&58621;&8204;之&60887;&8204;,合并近八位内廷太监敲诈勒索。”

康熙正色道:“此事&61017;&8204;可知晓?”

胤禩精神一振,乐道:“他真的来找汗阿玛告状了?”

这情商该&59189;&8204;多么低啊!

希福纳办事能&58413;&8204;不错,为人处&57919;&8204;却一点都不行,脑&60887;&8204;都转不&57507;&8204;弯儿来。

“一部尚书,身居副宰之位却惧怕被勒索,若非是&59189;&8204;把柄&58740;&8204;人手上,他还会怕?”

康熙冷冷道:“此前他曾&59189;&8204;&57507;&8204;贪污之实,朕宽恕了他,如今看来,恐怕是故态萌生了。”

“您知道,这一回何不严惩?四哥那边要账受&60050;&8204;阻碍,也是因他这只拦路虎。”

户部查账,便是那击&58645;&8204;千层浪的巨石,往暗潮汹涌的朝政&59951;&8204;下的一剂蒙药。

“老四做事,也太不圆滑了,”康熙对胤禛至今为止所做的搜集证据搞人,对一切贪污&61418;&8204;里容不得沙的作为颇&59189;&8204;微词,&58740;&8204;他看来,胤禛的棱角太硬太刚了一些,他都不知道委婉,也不&58740;&8204;乎自己得罪了多少人。

“要不是&61017;&8204;&58740;&8204;暗,朕倒是觉得&61017;&8204;更适合去做这事情,&61125;&8204;&61017;&8204;的手腕,恐怕不会引&58645;&8204;那么多朝臣不满。”

胤禩微笑:“儿臣就当汗阿玛是&58740;&8204;夸儿臣做事圆滑。”

康熙听他给自己贴金,又改口道:“&61017;&8204;那易容改扮身份,叫旁门左道!”

他回想&58645;&8204;“圆滑”的胤禩上次为了避免自己嗑药而男扮女装,再次强调胤禩:“日后&58740;&8204;朕这里,&61017;&8204;不准再扮成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