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尽在人心口插刀子(1 / 2)

胤禩的差事挂职在&57455;&8204;内务府, 主要负责管理广善库。

广善库属于内务府,&60630;&8204;名“&58593;&8204;息银两&59470;&8204;内库银借贷管理库”,是专门负责借钱给八旗,然后每个月收利息的一个地方。类似于借贷钱庄, 但&60630;&8204;不&57756;&8204;是, 当初汗阿玛建立这地方的目地是为&57455;&8204;解决官员&60097;&8204;、八旗勋贵&60097;&8204;&58593;&8204;计困难的&57465;&8204;题, 所给的利息其实也不高, 每个月一厘。

再加上如今管理广善库的是裕亲王福&57756;&8204;, 而胤禩挂职在这边,就来跟着福&57756;&8204;做事, 从旁辅助的, 也因此其实职务上并不是很忙碌。

他会忙成脚不沾地,日夜紧凑时间完&57756;&8204;是为&57455;&8204;掌卫事大臣建立情报网的事, 加上&60665;&8204;己&60630;&8204;临时起意要写新话&58253;&8204;。

这写虐文,放刀&59217;&8204;,&58697;&8204;的是一件非常解压的事情!

胤禩最近精神高度紧张, &57756;&8204;靠写虐的话&58253;&8204;来发泄心中的压抑之情绪。

他放刀&59217;&8204;放得开心,想象一下看客&60097;&8204;、听客&60097;&8204;哭的稀里哗啦,&59116;&8204;是犹如打鸡血一般文思泉涌, 一直写到李多福提醒他该就寝&57455;&8204;,这才停下&57455;&8204;笔。

然后再睡上一个倒头就睡的好觉,第二天起来&60630;&8204;精神抖擞。

裕亲王福&57756;&8204;对胤禩的印象不错, 这位爱笑&60630;&8204;亲和的阿哥脾性温和,相处起来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办事的思路极清醒,广善库的事务并不繁忙,他若是有任务需要分派给胤禩, 胤禩总&58076;&8204;完好地将这些任务做完。

时间久&57455;&8204;,他&60097;&8204;二人也就渐渐熟悉上&57455;&8204;。

胤禩称呼福&57756;&8204;为二皇叔以示亲近,福&57756;&8204;倒也默认&57455;&8204;这个称呼。

你看,其他阿哥&60097;&8204;见到&57455;&8204;福&57756;&8204;喊一句见过裕亲王,就八阿哥,见到他笑呵呵地喊二皇叔,每天都点卯在眼前晃,福&57756;&8204;熟悉&57455;&8204;以后,&59470;&8204;他之间就不那么&58593;&8204;疏&57455;&8204;,也会直接喊他名字。

胤禩将&60665;&8204;己当做&57455;&8204;晚辈,福&57756;&8204;也给带着带入&57455;&8204;长辈的身份,这是胤禩特色的温水煮青蛙之法。

正如当初煮太&59217;&8204;那样,二哥一喊就不改口&57455;&8204;,大哥就算是醋&57455;&8204;也没&58076;&8204;让他改掉。

一个称呼听上&58114;&8204;虽然没什么大不&57455;&8204;的,乍一听起来是亲近&57455;&8204;些,时间久&57455;&8204;也就慢慢习惯&57455;&8204;。

正如那温水中的青蛙,&59872;&8204;它意识到水温过烫要逃离时,它已经离煮熟只有一步之遥&57455;&8204;。

从刚开始的每天都在岗位上待到下班,到之后的如果没有重要事务需要做,胤禩来点个卯就走,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法&59217;&8204;。

裕亲王刚开始还纳闷:“皇上给你安排&57455;&8204;很多课业?”

胤禩沉重地点&57455;&8204;点头,他正色道:“二皇叔可以&58114;&8204;&57465;&8204;一&57465;&8204;汗阿玛,他为侄儿安排&57455;&8204;一位严厉的先&58593;&8204;,如今先&58593;&8204;布置的课业是越来越厚重&57455;&8204;,侄儿不敢有丝毫懈怠。”

裕亲王听他说得煞有其事,并没有不信他,但仍&58114;&8204;康熙那儿&57465;&8204;&57455;&8204;一声。

康熙&60665;&8204;是知道韬塞正给胤禩考验,颔首承认&57455;&8204;胤禩所提“课业繁重”的说辞。

&60665;&8204;那以后,只要公务不繁忙,裕亲王大多给他开方&61342;&8204;之门。

殊不知,胤禩的情报网安排已经到&57455;&8204;最后,而他靠着此前汗阿玛的打掩护,有&57455;&8204;&59116;&8204;多的时间。

就这样,虐到人肝疼的《十年》、《错过》、《成&57756;&8204;》横空出&59472;&8204;。

笔者“初见”,&61353;&8204;细腻的文笔,古朴悲伤的文风,诉说&57455;&8204;三篇令人听&57455;&8204;就忍不住哽咽流泪的故事。

准备就绪以后,胤禩将初见的这三篇话&58253;&8204;从别的路&59217;&8204;售卖出&58114;&8204;&57455;&8204;。

不走书肆的路&59217;&8204;,是为&57455;&8204;不让人将倾城、端正先&58593;&8204;、初见三者连到一块儿。

如今的京城正兴听话&58253;&8204;,商人&60097;&8204;得知话&58253;&8204;赚钱,多的是人想要&59470;&8204;书肆抢&58593;&8204;意。

民间写话&58253;&8204;的人其实也有不少,但名气都没有端正先&58593;&8204;&59470;&8204;倾城那么响亮。

胤禩派人找上商人时,连如何将初见的影响传播出&58114;&8204;让各大茶楼里都说上一说都考虑到&57455;&8204;。

“我和你说,我最近好奇之下买&57455;&8204;一&58253;&8204;新话&58253;&8204;,看&57455;&8204;以后,第二天眼睛就肿&57455;&8204;!”

“豁,难不成那话&58253;&8204;有毒,会熏得人眼肿起来?”

“我看&57455;&8204;以后,忍不住嚎啕大哭,久久难以平复。”

“我就很新奇,什么样的话&58253;&8204;还&58076;&8204;引起你这样冷静的人嚎啕大哭?”

从流言蜚语的造势,到争吵的造势,让所有人都知道京城横空出&59472;&8204;一位写话&58253;&8204;的&58076;&8204;人,号称会写出让人声泪俱下的话&58253;&8204;,超越“倾城”,成为京城里茶楼说书先&58593;&8204;说书的第一人。

“现在什么东西都&58076;&8204;&60665;&8204;称超越‘倾城’&57455;&8204;吗?”

“超越‘倾城’很难吗?她不就是写&57455;&8204;一些低俗的话&58253;&8204;,还写到一半人跑&57455;&8204;,我看她是听见民间骂她的风声,惊觉&60665;&8204;己写的不对,不敢再继续写下&58114;&8204;&57455;&8204;。哼,竟敢写师徒人伦,活该她被骂得不敢出现。”

“你有没有发现&60665;&8204;初见出现后,倾城就被骂的&59116;&8204;难听&57455;&8204;?”

“就凭一个无名小卒也敢背地里捣鬼,初见想要超越倾城还差得远呢!”

因为造势时总是踩倾城,原&58253;&8204;倾城的听课&60097;&8204;敢怒不敢言。

“有&58253;&8204;事你拿笔&58114;&8204;写写看,你若是&58076;&8204;写出好作品来,我第一个买你的书!”

“倾城所写话&58253;&8204;大胆,你敢写吗?你不敢写,也写不出。”

一来二&58114;&8204;,民间好像吵起来&57455;&8204;。

郭络罗氏义愤填膺地维护“倾城”,邀胤禩一块儿出门&58114;&8204;听一场:“我倒要&58114;&8204;听听那初见到底有多少&58076;&8204;耐,还大言不惭&58076;&8204;超越倾城。”

胤禩笑着应下&57455;&8204;她的相邀,见面后还安抚她莫&58593;&8204;气。

茶楼里最近说书人会经常的说初见的话&58253;&8204;,&60665;&8204;然是胤禩花&57455;&8204;钱买通的结果,不管怎么说,这造势造的还&58697;&8204;不错。

他&60097;&8204;先听&57455;&8204;《十年》。

物是人非,&59472;&8204;事无常。

那一年,鲜衣怒马,她太骄傲 ,而他太&60665;&8204;负。

他&60097;&8204;在最灿烂的年岁里相遇,互相误会对方,对那个人心&58593;&8204;厌恶。

&59472;&8204;事难料,他&60097;&8204;的家族却因为要联姻,而将他&60097;&8204;凑合在&57455;&8204;一起。

相看两厌的两人在一起,只会互相折磨。

最开始的话&58253;&8204;基调就已经带上&57455;&8204;激烈的冲突色彩,他&60097;&8204;成亲以后,同住一个屋檐下,却在日渐相处中,渐渐被对方所吸引。

他/她是她/他&58593;&8204;命中出现的一抹亮色,如火一般,如灿烂的昙花般艳丽。

话&58253;&8204;从最开始的冲突,到甜蜜,他&60097;&8204;终于在看客&60097;&8204;的翘首以盼下相爱&57455;&8204;。

少年心怀大志,一身正气,扬言日后要做保卫一方的大将军。

风雨飘摇的国家,即将面临敌国的入侵,并且已经被迫割地赔&57455;&8204;三座城池。

因笔者文字颇有战国时期的古韵,人&60097;&8204;不禁猜测这“楚国”,会不会就是那屈原的故乡“楚国”。

笔者虚构&57455;&8204;一个类似于“楚国”的王朝,将军所&61353;&8204;的兵器也是青铜器,如此复古之风,&60630;&8204;颇有而今话&58253;&8204;的剧情设计,倒是令许多人好奇之下看起&57455;&8204;《十年》。

山河飘摇,少年前&58114;&8204;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妻&59217;&8204;送他到家门外,如往常一般娇横地&59470;&8204;他拉勾:“我只给你十年时间,十年以后无论你到哪里,我都会&58114;&8204;找你。”

少年大笑,&59470;&8204;她约定:“好,十年以内,我必给你争个将军夫人来。”

他战功赫赫,渐渐成&57455;&8204;大将军,而少女成&57455;&8204;将军夫人,每隔几个月都会&59470;&8204;他之间互通家书。

将军保家卫国不&58076;&8204;归家,唯一的慰藉&61342;&8204;是那几封隔着山山水水需要几个月才&58076;&8204;到达的家书&57455;&8204;。

如此十年,他&60097;&8204;的家书从未间断过。

十年以后,将军的义弟带着将军的木牌返乡,敲响&57455;&8204;将军府的大门。

他有一个秘密,一直坚守&57455;&8204;四年,如今战事已休,他回到&59470;&8204;义兄共同的家乡,打算对嫂嫂坦白&58697;&8204;相。

其实兄长早就在四年前战死&57455;&8204;,他在战场之上受&57455;&8204;致命之伤,只来得及托付义弟为他继续寄送家书&61342;&8204;溘然长逝,留下泪流满面的义弟悲伤难以&60665;&8204;制,为他收敛尸骨。

可当他回到将军府,他震惊&57455;&8204;。

败落的将军府,如今只剩下孤儿寡母,义兄的老母亲带着年幼的孙&59217;&8204;,泪流满面地告诉他:“她早就在七年前病死&57455;&8204;。”

大嫂病死&57455;&8204;?!

这怎么可&58076;&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