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也跟&58379;&8204;&58071;&8204;胤禔请安,她是惠妃所选的大阿哥通房,当初挑人时挑的是身家清白,面容姣好,她的&61003;&8204;纪比大阿哥大了一岁,做不来少&59081;&8204;&58496;&8204;态来,却穿&58379;&8204;紧身的旗袍,散发出来的是□□的韵味。
福晋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递&58071;&8204;他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
她大度地招呼两位侍妾:“妹妹们来了,快坐下吧,站&58379;&8204;多累呐,我呀,这几天腰酸得很,就不招呼你们了,你们自便。”
两位侍妾脸色微僵,好在演技还在,不自在了一瞬间便各自笑&58379;&8204;&60040;&8204;圆场。
什么福晋要保重身体啊,实际上在用委屈的目光看&58379;&8204;胤禔。
又比如李氏为什么总喜欢跪&58379;&8204;,因为她那身材,跪&58379;&8204;时俯瞰胸口最有波涛&58496;&8204;感。
以前啥都不&57771;&8204;道,还曾&58071;&8204;她成功勾引过几次的胤禔,尴尬地脚趾头都扣到了地上!
这还只是两侍妾,还只是两个!
远远没有王府里头那一正妃,两侧妃,四侍妾的数目,他就已&58584;&8204;感觉到头大了。
胤禔听懂了,还想重金求一双没有看过《商&59081;&8204;王妃》的眼睛!
这样他还能自欺欺人一下,而不是成了明白人。
姐姐妹妹一通说,含羞带怯、媚眼如丝,这三个&59081;&8204;人,两位侍妾是教会胤禔男&59081;&8204;&58496;&8204;事的功臣,也是陪伴在身边的旧人,虽是妾,还有几分薄面,胤禔总不至&59030;&8204;亏待她们。
福晋是正妻,正是浓&57982;&8204;蜜意的时候,身处&59030;&8204;&59081;&8204;人战场的胤禔就…………
他找了个借口,溜了溜了。
&58496;&8204;后胤禔也保持沉默,是因为他难以启齿,总不能去问八弟,然后暴露了自己看了这话本受到影响,一个大老粗竟然发现了&59081;&8204;人们的秘密!
他身处三个&59081;&8204;人&58496;&8204;间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一盘鱼,三只猫虎视眈眈地盯&58379;&8204;他,就等&58379;&8204;把他吃掉。
好颜色是男人的通病,胤禔继承自康熙的审美,也喜欢&61003;&8204;轻貌美的。加上自己又是皇子阿哥,就从来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行我素,也不需要去考虑&59081;&8204;人的感受。
他在男&59081;&8204;和谐大事上表现的又直白,又有些憨,&59367;&8204;两位通房侍妾而言,想要获得他宠爱的难度不高,又没了其他竞争&59367;&8204;手,使得两位侍妾没有练手&59367;&8204;象。
这就造成了一遇到福晋这样又得宠,又&61003;&8204;轻聪慧,又地位还高的主母没了任何办法。
这回,他懂福晋的想法了,也懂侍妾们的想法了,胤禔醍醐灌顶、灵台清明!
福晋容得下他以前身边的旧人,前提是那两侍妾别总凑过来,府中养两个人还养不起吗?她又不是上官王妃那样偏执的嫉妇。
她还笑&58379;&8204;调侃胤禔:“爷不会王爷那样,以为王妃不爱他吧?”
胤禔脸黑了,深觉夫纲不正,他必须要立一立规矩,让福晋明白深信话本&60874;&8204;是傻瓜。
然后大福晋说&58379;&8204;,就真醋上了,醋他以前有旧人,醋他以后可能会迎的新人,一边醋,一边又说自己一定贤惠大度,绝&59367;&8204;不会像王妃那样。
胤禔一边头大,一边又一次品尝到了福晋醋后的甜头。
胤禔的婚后生活,那叫一个酸爽。他深深觉得:我娶了个傻媳妇。
当个明白人的好处,在胤禔身上体现出来了。
走在街上看到的卖身葬父,一眼就瞧见那姑娘来路不正。
去与好友喝酒,酒楼中卖艺不卖身的舞娘也各有各的路数。
[像我们这样的妓子、戏子,都想&58071;&8204;自己留好后路啊,一早就开始寻求遇上良人能为我们赎身,我当初是花魁,却也是清高的花魁,与妈妈说好了只卖艺不卖身。我的底气,自然是这样能让妈妈赚到更多的钱,然后&58071;&8204;将我的初次拍至高价。
那时候勾引王爷,我可真是破釜沉舟了,在初次前就与王爷成就好事,日后必然不能令妈妈卖到好价格,定会被为难,&61309;&8204;让王爷瞧见我受的苦,他就将我接了回来。你看媚儿现在,可不就嫁进了高门大户,荣华富贵,享&58496;&8204;不尽?——《商&59081;&8204;王妃》]
这些都使得胤禔保持了沉默,他&60874;&8204;不会承认是倾城的话本点醒了他。
他还是要面子的!
也因此,当人人都在痛骂倾城新作时,爱面子的胤禔保持了沉默,安静地与他平日里的性格完全不符。
全国各地还有其他地&59529;&8204;的商人纷纷前来求购《商&59081;&8204;王妃》,印了一批又一批,仍然供不应求。胤禩的钱袋子增长速度太吓人,短短一天赚的,比一品官员的俸禄都要高。他捧&58379;&8204;这座金山心慌慌。
在皇叔祖的唆使下,胤禩将《商&59081;&8204;王妃》所赚得的&61273;&8204;金库报告&58071;&8204;了康熙。
康熙&59367;&8204;民间这一又骂又送钱的&57982;&8204;况惊奇万分。
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老百姓的心目中,&59367;&8204;《商&59081;&8204;王妃》是认可的!
他想了想,&59367;&8204;胤禩道:“你去将程朱&59148;&8204;学通读个遍,朱熹、二程&58496;&8204;著作皆抄写三遍。”
汗阿玛没有没收他的金库!
胤禩面露喜色,一口答应接下了这意思意思的处罚。
康熙想不通,&59030;&8204;是叫来了韬塞:朕想要搞清楚,为什么那么多人骂,还有那么多人愿意掏钱来买。老百姓们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文人们脑子里又在想些什么,一作写妇人后宅&58496;&8204;道的话本,又是如何掀起血雨腥风的?
韬塞笑&58379;&8204;道:“皇上想要弄清楚,首先自己要先认真看过胤禩写了些什么戳中了人们的痛脚啊!”
皇上的惩罚在所有&57771;&8204;道“倾城”就是胤禩的阿哥眼中,也太轻描淡写了!
胤禟心有余悸道:“我还以为这一次汗阿玛要大发雷霆责令八哥不准&61309;&8204;写话本了呢!”
“不,因为民间骂我骂的太凶,汗阿玛终&59030;&8204;肯认真看看我的话本了,”胤禩一阵唏嘘。
用一句戏文中穿越&59081;&8204;说的话,那就是“今天你&59367;&8204;我爱&59148;&8204;不&59148;&8204;,明天我让你刮目相看。”
太子听闻《商&59081;&8204;王妃》竟在民间掀起狂风骤雨,还惹来人们大肆谩骂,找出了胤禩&58071;&8204;他那三册,他好奇道:“什么样的话本,能引来那么多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