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也不是明着来的,而是拐弯抹角的来。
对刘大爷提出的意见,他同意,但有一点:不能只让李千秋来,得让所有军队一起来勤王。
所有军队指得是:长麟门派剩下的人和某些地方的总督。
门派就不用说了。虽然因为之前的关系,没了多少人,但一把手,也就是掌门和长老之类的人还在。这帮人聚集在一起,也是一个不小的数量。
而至于那些地方总督,就有必要说一说了。
对于这些人,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长麟很大,有些地方朝廷根本管不了,只能派总督和将军去管。久而久之,外派的时间长了,这些人就在国家的偏远地区扎下了根,对朝廷的话吗,也就不那么放在心上了。换句话说,就跟吴三桂一样,变成了军阀。
把朝廷的地变成自己的,把朝廷的兵也变成自己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朝廷说什么,也不能说完全不听,就是有一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恩恩两声,装装样子就算完了。
而对于这些人,你还不好怎么样。再拿吴三桂打个比方,把他们给逼急了,反了怎么办?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即便是刘大爷,对于这帮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做的不过分,我就不管你。
但现在,那位吏部尚书就打算让这帮人进京,前来勤王。
而这话句话说就是:不能让这姓刘的一家独大,要趁这个机会拉人下水。不管你是谁,只要有能耐,刘继业管不着的,什么张三李四王二麻子,都统统叫过来。然后把水给搅混,最好在搅混之后,能把刘大爷给赶下台。
当然了,他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在这些总督里面,是有卫国公的名字在里面的。更重要的一点是:那些门派有大部分人听他的。
换句话说,在把水搅混的同时,还保证能与刘继业分庭抗礼。
对此,是明白人的刘大爷不同意,并想要把吏部尚书给一脚踢出去。
可就在他正要踢的时候,他手下那帮孙子,却忽然不听话了。
“尚书大人这样做,完全是在为我们着想,得让他们进京勤王。”
外人还没清完呢,里面又起了内讧。
“看来,这帮孙子是忘了,我是怎么当上爷爷的了!”
一句话,老虎,要发威了!
对于手下那帮不听话的孙子,刘大爷拿起了棍子:所有反对他的,都给拉出去打了一百棍!然后关牢里,好好的清醒了一番,并坚持让李千秋进京。
但这,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是自他将八十万大军派往米尔斯之后,又犯得另一个错误。
在那些孙子的心里,刘继业做出的此等行为,已经不再是他们的爷爷,而是一个敌人。触碰他们自身利益的敌人!
棍子打下来了,吏部尚书的请求也被驳回了,刘继业保证了自己的权利,而李千秋进京勤王的时间,也提上了日程。但他的党派根基,却产生了裂痕。
自此之后,没人会再听他的。他安排下去的所有事,都阳奉阴违。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没想到,李千秋在勤王之后做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