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什么人我还不清楚吗?在我面前,老实的连话都不敢大声讲(这特么倒是真的),他还敢背着我去偷女人?
尽管是边哭边说,雷声大,雨点儿小,但话语间,蔚莉却是没有一点儿乱的迹象。是条条清楚,句句清晰。并且说完以上那几句,就开始大声哭。
为什么不说了?很简单:因为说的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在说了,接下来,只要“哭”就行了。
由于不清楚局势(也没人敢告诉她,毕竟后宫不得参政),所以当老太太一听完这话,在看着眼前不停抹泪儿的自家孙女,当时就怒了:
“甭哭!孙女,走,跟奶奶找你爹去!”
这时候,皇帝正在南书房批奏折呢,一听说:老太太带着蔚莉到了,那笔杆子当场就从他手里滑下来了。
怎么老太太都折腾出来了?
撸下刚才因批奏折而卷起的袖子,皇帝连忙跑到了书房门前迎接老太太。
结果老太太一进门儿,皇帝那恭迎老太太到来的话还没说,就听到老太太一声炸雷般的怒吼:“甭来这套!”
然后,就是一大堆孙女不是你亲生的,你也不想见到我抱上重孙子孙女之类的一顿话。
但说归说,喊归喊,老太太话语间,却丝毫没有一点儿跟朝政沾边儿的话,但说的话里,却满是在暗示着要他去帮班森。
不然从今儿起,这日子你就甭想过了。
毕竟在后宫待了这么些年了,不说她丈夫,就连弗伦公爵,以及安度因老公爵这等人都熬过去了,你指望她出岔子?不可能!
而皇帝呢,看着眼前发威的老太太,只得是低头附和,一点儿脾气都没有。
其实也不是没有,只是那辩解的话刚出口,老太太就哭。哭的那叫一个恨,就差让人拿绳子过来上吊了。
虽说这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招数,在这些年里皇帝见了不少,比如自己的皇后,贵妃,小情人什么的都用过。照理来说应该是不用理会(她还敢来真的不成?),哭完之后该干什么干什么。
但眼前这人不一样啊。自己的亲妈!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在自己跟前儿哭,你还敢不理不成?
敢不理,下一秒老太太就敢让你哭!
而且还是真哭。
虽然明白这个理儿,但为了以后还要过日子,皇帝就地打了一个滚儿:行吧,我同意,把那些胡编乱造,四处散播谣言的官员给关起来。
这就行了。
免职,调离,抄家发配,在蔚莉的指引下,那些党派的官员如今终于是通通滚蛋了。
但这并不代表埋在帝国脚下的炸药包被清理了,也不代表薇薇安胜利了,而是还有别的。
有别的暗流,还在帝国的朝堂内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