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是真到了那个要杀的地步,皇帝也得考虑考虑,杀谁,杀几个?而且大多数时候,最多就杀一个第三等类的官。然后在夹杂那一帮子早就该死的第二等类的官,在收稻子的时候,顺便杀鸡给猴看。
让朝中那些以为只要串通一气,拉帮结派,以为人数多皇帝就不敢下手的人清楚:别看你们人多,可万岁爷我照杀不误!
当然,杀完之后,这个震慑力有没有金钱的诱惑力大,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说第四等类的官儿。这等官儿是很少被杀的,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对于这件事,皇帝心中是怎样想的。所以在还没到那个地步的时候,这第四等类的官,早就闪身走人了。连把柄都不留下。
当然,这走的前提是,在第三等官的求助下,这第四等官着实尽了力,且让其他二三等官员看清楚:这事儿不是我不帮,而是实在帮不了的前提下,才抽手走人的。
不然的话,遇到事你不帮忙,以后人家谁还愿意跟着你混?
而之所以说这些,完全是因为:现在就有两件这等事摆在皇帝和文武百官面前。
一,是自班森离开雄心堡之后,拉塞拉斯死的那件事至今还没查清楚。作为皇帝的左膀右臂,肚子里的蛔虫,第四等类的官,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你们这帮子饭桶几个月了,还都没查清楚,我养你们有什么用?还不如杀了,将你们贪污多年的金钱充入国库来养民。
第二吗,就是汉德森。别看汉德森他不在朝为官,可比官要威风多了,即便是拉塞拉斯,在见到汉德森的时候,也得摆着笑脸前去相迎。不为别的,除了汉德森是皇帝的心腹之一,专门为皇帝办事捞钱之外,汉德森还管着给他军饷呢!
在他手里,有将近一大半的军饷都是汉德森给的,不笑脸相迎不行啊,除非你拉塞拉斯下个月不想要钱了!
但现在,这两个人都死了,而且至今还都查不出来为什么。
看着手中的信,皇帝现在真是连死的心都有了。自家姑姑什么样,他心里清楚。在这等大事上,薇薇安是绝对不会瞒他,还是那句话:这天下都是自家人的,也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要是自家天下出了什么事,谁都跑不了。所以当皇帝看到信上写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的时候,皇帝就下了令:
赶紧把赋闲在家,读书画画的老丈人,以及那在高山打太极拳的弗伦公爵,还有因为他,整天在朝里低声附和的巴顿鹰爵找来。
等四人凑成一堆儿,皇帝连句客套话都没有,直接摆明了问他们,这事儿该怎么解决?
怎么解决?还能怎么解决!赶紧先派人去古兰集,跟薇薇安接上头在说!
于是,在皇帝那真心实意的请求下,身为薇薇安姐夫的(主要是薇薇安怕她弗伦公爵的老婆,她姐姐,所以让弗伦公爵去,省心一点儿)弗伦公爵再次正式复出,并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古兰集与那位军团长会面商谈。
但这道命令刚下,朝中立马就有些大臣反对。
他们异口同声的说:不能只派弗伦公爵一个人过去,还要派他们其中的一个人一起过去。
说这些话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平常没少收汉德森的钱,也没少给汉德森钱,让他去帮着他们办事儿。
换句话说就是:汉德森手里有本账,是专门记他们这些破事儿把柄的烂账!
他们怕弗伦公爵再去了之后,找到这本账,回来之后会收拾他们。因为他么中间的某些人,在弗伦公爵以前失势的时候,没少踩过他。
所以他们怕,怕弗伦公爵回来之后报复他们,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让他们其中的另一个人跟着一起去。
虽然他们不知道,汉德森手里那本烂账的内容,皇帝早就知道了。至今不解决他们,主要还是因为:没到时候。
而现在,也不能说是时候。因为这些官儿皇帝还有用,最起码要等着汉德森的事情解决了,再杀。
但那些官儿可不知道这件事啊,所以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得,整天往皇宫内院跑。但一无所获。
你们派那人跟着弗伦公爵去是干什么的,老子心里一清二楚,现在我已经够烦的了,就别再给老子再添麻烦了!所以对于他们,皇帝压根儿就不理。
可这些大臣不知道啊。所以还是不停的往皇宫里跑。
直到最后,也许是皇帝被他们给弄烦了,才派个把禁军放出风来:你们的奏折,陛下都是知道的,没什么事儿,都回去吧。
啥?都知道了?那还跑给屁啊!赶紧回去做检讨吧!
事情发生之后,这些官儿里,是一边做着检讨骂自己,一边把钱像是大风吹来的一样,不停的往国库那里送。
总之,一个意思:陛下,我们错了!这些东西都给您,我们做检讨自我反省,但不要罢免我们的官儿。
而皇帝呢,也很清楚的表示:我很大度,现在不追究,并且还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在规定时间内,把上次拉塞拉斯的事情给我解决了,不然,你们这些人,我撸一批是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