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看向了在座的所有人,华雄也是开口说道:“各位大人,这一次,在我们的通力合作之下,我代郡可以说得上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所以,这是各位大人的功劳,我华雄,自然铭记在心。”
“这一次我们虽然取得了大胜,可是,这也仅仅只是个开始,我希望各位大人以身作则,成为表率,不要被一次胜利冲昏了头脑而沾沾自喜,放松警惕。”
“现在我大汉各地动荡不安,除却南部大人部落,鲜卑轲比能、鲜卑步度根部落都在我们的北方虎视眈眈,另外,除了来自北方草原的威胁,我们是否还有着其他的威胁昵?因此,各位大人切勿松散自傲,要时刻保持警惕性与那种向上的斗志!”
“另外,各位大人,你们应该也能通过这一次作战,看出我代郡大营的短板了,这样的一次交战,我们伤亡了六百多人,那么我们要经历的大战如果更多昵?是否我们的伤亡人数还会增加的更多昵?”
“他们都是我们的将士,是别人的儿子、丈夫、父亲、兄弟,也是我华雄励志要保护的对象,所以,哪怕我大汉风雨飘摇,我们代郡,也不能如此下去,因此,我的意思是,重新组建代郡大营,以特殊的训练方式,征调出我代郡特有的精锐力量!”
“除此之外,还有几项事务,我们也应该着手去做,只不过,现在多事之秋,这些事情,都必须要秘密地进行,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被外界所知道。”
而此时,听到华雄的话,郭嘉也是点了点头,而后开口问道:“子初,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奉孝,我的想法,分成五个方面,首先,是代郡的安稳方面,因为现在天下大乱,陆续有其他州的百姓逃难到我们这里,那么,如何收拢逃难的百姓,妥善的安置他们,并且与代郡原有的百姓相互之间和睦的相处的同时,还能够真正的为我代郡所用,这是个切实的问题。”
“只有拥有了更多的人口,我们代郡以后,才会有进一步的本钱,因为,大业,以万民为本,那么,我
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统计好代郡现在所有的在籍百姓的人数,不管哪个豪强大族隐瞒占有部曲,都必须要严格的限制他们,将百姓还归我们大汉!”
“那么,还应该吸引外来的百姓的到来,充实我们的人口,当年秦国商君为了吸引三晋的百姓去秦国,规定可以开垦荒地,任由自取,现在我们代郡恰巧有着尚未利用的荒地,以及新近占领的鲜卑南部大人部落盘踞的土地,我意是,以商君之法,吸引百姓,安抚百姓,让百姓有自己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耕地,这样他们才能安居乐业。”
“同时,我代郡还要有多项律令来保障百姓们的安居耕种,这样一来,我们才会得到子民的支持,也才会有更多的粮食储备,所以,这第一个想法,我将之称为民本之策。”
听到了华雄如此说,所有的人都是表示赞同,尤其是郭嘉,他对于华雄的这个主张相当的赞同!
“子初,盂子云,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想要成就大业,离不开百姓们的支持,所以,这个民本之策,想法甚好,我们要立刻的实行!”
“哈哈,奉孝,得到你的首肯,看来此法,的确可行,只是,如何处理化解矛盾,以及怎么去从哪些豪强大族手里取得他们所隐瞒的户口,这是个尺度的问题,必须妥善处理,因此,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那就是我代郡,必须要又全新的律法律令,来保证民本之策的实行。”
“同时,又不能操之过急,使得豪强大族对我们心生怨恨,另外,全新的代郡律令要将所有的细则明确,让子民们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做对了有奖励,做错了一定要处罚,这就是当年韩非子所主张的法行与天下的主张,虽王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这样一来,代郡内部才会更加的守规矩,上行下效,而令行禁止!现如今,我大汉字光武皇帝开国至今一百六十余年,法度早已经松弛,几乎成为了一纸空文,豪强大族把控地方官府,所有的律法几乎都是为他们而服务,一些大族子民目无法度、目空一切,这样的现象绝对不能在存在。”
“乱世用重典,没有一成不变的律法,只有因时而变的法令,我们不是向秦国那样,一直实行苛政严罚,而是要短期之内必须要以重典重新的辅助教化,以此来让整个代郡安稳下来,安定下来。”
“也许有的人会认为,现在天下大乱,正是施恩德于豪强大族的好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笼络他们,得到他们的支持,可是,这种口子,一旦打开,便如黄河决堤,再也难以控制,我大汉法度衰微数十年,早已经积弊过甚,此时,若还像高祖皇帝他老人家当年在关中地区,与民约法三章,以治天下,那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因为此刻的大汉,法度衰微,人不尊法,当时的秦朝,严刑峻法,民不聊生,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不同,自然就决定了我们所采取的律令的不同,因此,这就是我想到的第二点,辅助民本之策的法令之策。”
听到华雄如此说,郭嘉也是沉默思索,他能够感觉得出来,华雄的志向,在哪里,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华雄所看到的问题的深刻所在,民为本,可一味地无限度的仁,却并不是最好的施政方法,清心寡欲、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也不适合现如今的大汉帝国,所以,法家的主张必须再一次得到贯彻,这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其实,华雄之所以如此做,自然也是借鉴了三国时期华备与诸葛亮治理益州的经验,所以,融合了代郡的实际情况,才提出来的。
“子初,这法令之策,与民本之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保证我代郡走向强大的重要所在,不知道,这第三策是什么?”
“奉孝,叔至,各位,我的想法是,天下丧乱之际,人心不古,民心离散,若是我们在这个时候,弘扬仁礼,兴办学院,学院里不仅要讲述儒家的经典,对于纵横家、法家、兵家等经典的思想,依旧取其精华的拿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培养或者吸引出天下的各方面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就是以后我们代郡的后备力量,各方面都会涌现出来的后备力量!”
“乱世的天下之争,不单单是甲兵的多少、人口的多寡、土地的广博,人才的多少,也是重中之重,我们代郡要任人唯才的同时,考虑到任人以德,这样一来,我们势必于领先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