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让金将军一块去,步天行有他的想法,迎接金将军来到石门洞,短暂的接触,步天行感觉金将军这个人是个精明沉稳极有城府的人。无论传言是真是假,至少截至目前,金将军什么都不说还正常地祭奠阮将军,看来金将军跟杨参军说他心里是有数的,心里还真的是有数。</p>
既然金将军心里有数,不妨邀上他一起去见杨参军,杨参军这会儿不是在住处写奏折吗?他俩去了,杨参军势必会向金将军说起写奏折的事,少不了还会询问金将军听取建议或是意见。要是金将军给了建议或是意见,那么无论是他步天行还是杨参军,就会从中窥出金将军对待传言,当然也是对待阮将军的态度。</p>
受到邀请,金将军挺爽快地就答应了,就跟着步天行走进石门洞朝杨参军的住处走来。走在洞里,步天行跟金将军说:</p>
“将军不远万里赶来南越,据天行所知,阮将军和杨参军两位大人这些天可是没有少盼将军来啊!算到将军近几日将抵达府衙,阮将军早就嘱咐杨参军为将军接风洗尘的。今晨,杨参军遵照阮将军的嘱咐,在石门洞洞里洞外张灯结彩,准备迎接将军到来,谁料阮将军没有熬到将军的到来就……”</p>
步天行的最后一句话没有说完,这是因为阮将军的忽然离世,对他来说也是十分的难过。言着伤心,听着也心痛,步天行随之听金将军接腔道:“世事无常,生死在于命啊!阮将军驻守南越边关这么多年,挺不容易的!”</p>
金将军这么一说,紧跟在身侧的步天行侧目瞄了一眼殿前将军,殿前将军能这么说,让步天行意识到,阮威阮将军其实在殿前将军的心目中也是得到殿前将军同情和认可的。既然金将军有这样的心思,还何愁不能给阮将军正名。</p>
事到如今,步天行还没有亮明身份,那天晚上在枢密院的院落里当着枢密副使姚充的面大帝陛下跟他密语中就跟他说了,掌握时机才可亮明身份。至于时机在什么时候?大帝陛下让他到时候掌握。“时机!时机?”步天行在心里琢磨道,“走一步看一步,到了非亮明身份不可的时候再说吧。”</p>
“金将军、步公子。”杨参军似乎猜到他俩要来,闻声,步天行看到穿着一身黑色衣袍,袍袖上缠着白色布条的杨参军正从那像似厢房的小山洞往出走,在住处外老参军朝他俩作揖施礼,招呼道,“二位来得正好,思明正在给朝廷写奏折。阮将军乃朝廷命官,按照《九州律典》之规定,依据将军的级别,当应在将军逝后三日内,根据路程长短,最长不得超过十日就得把官员殁了的奏折呈报给朝廷。”</p>
“嗯。参军大人,辛苦了。”迎着杨参军,金将军作揖一边还礼一边说,“受步公子之邀,世武前来打扰参军了。奏报朝廷的奏折耽搁不得,想必参军大人都写好了吧?”</p>
“哪里!”三个人在小山洞前围着石桌在石凳上落座,杨参军一面躬身给来客倒茶水,一边说,“不瞒二位,思明这会儿下不了笔了。要说我跟阮将军,那是再熟悉不过了,今天将军仙逝,照规制,思明得给朝廷写奏折禀报,可是才开头就难住思明了。</p>
思来想去,受到来自太平城传言的影响,奏折中该如何来写将军生前的事迹,又该如何论述将军的戍边之功业?一时把思明真给难得一筹莫展。正好二位来,不妨替思明出出主意,我们一起把奏折写好,怎么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