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绍勉强也算是一个聪明人,当然看的出来信上的含义是什么,也清楚糜竺为何会这么做。
刘备现在的处境并不好,失去了徐州之后,刘备等于是被打回原形。而小沛的地理位置也绝对算不上是好,作为高祖刘邦的发家之地,小沛其实也算是个不错的城池,小是小了些,可是历朝历代都受到过许多优待,问题是那的位置过于尴尬,北面是青州的严绍,西边是兖州的曹操,还有东边的吕布以及南边的袁术,正好是处于一个夹缝之中。
人们经常会说徐州乃是四战之地,可实际上刘备现在的处境比徐州要严峻的多。
这个时候在纠结于糜贞的事情,已经不合时宜了。甚至可以说,将糜贞带回来又能如何?糜竺表面上总是对自己的弟弟抱有信心,可实际上呢?无论是严绍、曹操亦或者是袁绍、袁术等,如今看来都是一时的枭雄,谁也不敢保证刘备最后就能在这些枭雄之中脱颖而出。
甚至可以说,在这些人里面,如今的刘备看起来是最没有希望的那一个。糜竺当然会希望自己是对的,这样一来糜家就可以借着对刘备的投资而飞黄腾达,重复当年吕不韦所做过的业绩,也算是达到了一个商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可万一要是错了呢...
糜竺的判断要是错了,不说之前的投资都要打了水漂,只怕糜家也要被牵扯进去,糜贞自然也不会例外,到时候回来反而会成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所以与其回来,不如就留在严绍那里。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严绍还是很有可能成功的,留在他那里总比回到小沛来要强的多。若是将来自己这边成功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万一将来要是失败了,留在青州的糜贞就有可能会成为糜家东山再起的希望。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常态,一种世家在乱世之中经常会干的事情。
这就好像最著名的荀家一样,荀彧和荀攸都在曹操的麾下任职,而除了这两个之外,在袁绍的帐下也有一个荀谌,这样一来就算是将来曹家和袁家中有一个失败的,剩下的也一样能成功,可以确保荀家无恙。
还有诸葛家,诸葛亮投靠了刘备,而他的兄长则是投靠了东吴,其中自然有诸葛亮对刘备有期待的缘故在其中,可是分摊风险也是原因之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的俗语在三国时期肯定是没有的,可是相似的道理却是通行的。
眼下的糜竺也是一样,刘备能成事当然最好,不能成事的话,起码也有一个糜贞在。依严绍对糜贞的宠爱,完全可以帮着将糜家扶持起来。如此一来,就算是将来糜家出了什么问题,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总体上讲,对于糜竺的安排严绍还是比较满意的,他对糜贞早就爱不释手,只恨没有一个好的借口下嘴而已。如今糜竺都已经将上好的借口送上门来了,严绍自然也就没有继续做君子的理由。
不过很快,严绍的心理又不平衡了起来,因为没过多久,严绍就从徐州那边得到了一个消息,在刘备抵达小沛之后没多久,糜竺就送给了刘备一份大礼。堆积如山的粮草以及可以打造兵器用的镔铁等材料。和历史上不同,因为没有妹妹可以嫁给刘备,这次的东西里面就缺少了必要的奴仆,可是糜竺送给刘备的礼物依然不比历史上的少,至少在价值上是如此的。
如此庞大的财力,也让本来还有些颓废的刘备重新振作起来。
不得不说,对糜竺此举刘备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感激,想也知道,若是没有糜家的支持,单凭一个小沛,刘备真的很难成事。
不错,小沛其实并不算小,至少这也是相当一个郡的大小,而且还是当年汉高祖刘邦起兵时的地方,绝非寻常的郡可比。可是刘备却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北面是青州,难免是袁术的扬州,西边是曹操的兖州还有东边吕布的徐州。以刘备目前的实力,这些对手没有一个是他能挑战的,换句话说刘备现在的发展等于是被困死的。
若是严绍的话,在发现这点之后肯定会立刻抛弃小沛,宁可换一个地方重新发展,哪怕是找一个没什么人的地方,可惜的是刘备没有这样的魄力。所以他只能是在小沛困顿着,而在清楚了这一处境之后,刘备更显绝望。这个时候糜竺的这份大礼,对刘备来讲就相当于是一剂强心针,对刘备产生的帮助是巨大的。
一一一一一一分割线一一一一一一
冀州,《禹贡》所描述的华夏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分天下为九州,其中即有冀州。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传说远在四千年之前,轩辕氏黄帝在征服蚩尤、炎帝两个部落之后,定居晋南,依山川大势,“割地布九州”。在唐尧时,洪水为害,淹没九州。大禹又“随山浚川”“疆理天下,奠九州而正五服”。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职务。据《左传》记载,夏启即位以后,将夏的统治地区划为“九州”,并铸九鼎“象征九州”。设置九州是为了管理居民;铸造九鼎是为了记载夏王朝的功德,象征夏王为九州之主。
毫无疑问的是,冀州是当时最大的一个州。
很多人都很奇怪,为什么传说中明明是九州,而到了三国时期就多了那么多的州出来。理由很简单,因为其中很多都是从冀州里面分出来的。
《禹贡》称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而在《尔雅》按殷制,称九州为冀、幽、兖、营、徐、扬、荆、豫、雍,分冀为冀、幽两州。换句话说,等于是冀州被一分为二,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冀州,另一部分就是幽州。
《周礼》按周制,称九州为冀、幽、并、兖、青、扬、荆、豫、雍,分冀为冀、幽、并三州。按《尚书·尧典》的说法,虞舜在禹治水之后,又就禹指九州,分治幽、并、营三州,合为十二州。
在古代,冀州被列为九州之首,这绝对不是没有道理的...
作为占据着冀州的诸侯,袁绍的实力不言而喻。也许还比不了横跨荆州、豫州和扬州三州的袁术,可是论实力,排在所有诸侯的第二位是绝对没有任何争议。甚至就连号称白马将军的公孙瓒,在与袁绍争锋的过程中也落入了下风。
堂内,袁绍志得意满的坐在那里,环视着下方的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