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吴,你的意思是罗刹人要逃?”明生凝视着地图,疑惑问道。</p>
自左岸城被毁,四海接应周玄武部撤退之后,罗刹军并未再发起大规模进攻。只是派出小股人马不停深入织女河东岸滋扰。</p>
双方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之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游击战。</p>
这却不是四海军所擅长之事,顿河马出了名的耐寒,在速度上又比蒙古马明显快上一筹。</p>
即便有着本地部族的大力配合,也堪堪只能同罗刹打个平手,双方互有死伤。</p>
可偏偏罗刹人没什么顾忌,他就是孤零零一支军队,没有任何附庸部族,四海想以彼之道,还之彼身也无处下嘴,事实上处于被动地位。</p>
为此,四海不得不在临近的补给点加派人手,运输队更是有着大队人马护卫。</p>
这无疑增加了后勤补给的压力,令明生大开大阖,准备大举西征的计划落空。</p>
这怎么看罗刹都不像有退兵的打算啊。</p>
“少帅!属下曾亲自去不久前被袭击的两个部落查看过,部落中的财物大多被焚烧,反观却是没有食物被焚烧的痕迹。”</p>
吴东来沉思言道“这不是劫匪的作风,怎的会放着财物不取,反而拿些不值钱的粮食肉食呢?</p>
属下猜测敌军缺粮,他们的补给可能面临危急。</p>
再者,我军防守严密,罗刹人在左岸堡吃了大亏,再不敢攻击我军堡垒。</p>
既然不能夺地,那对峙在这里还有什么意义呢?”</p>
明生颔首,问道“咱们派出去的三支人马可有消息传来,进攻是否顺利?”</p>
“没有,估摸着起码还要半月以后才有消息。”</p>
明生也不由发愁,他实是有些过于高看了四海的能力,罗刹的补给出了问题,可自家也好不到哪里去,食物供应相当之紧张。</p>
哥萨克的屠刀四处乱砍,确实为四海争取了民心,可这些人都是要吃饭的!</p>
投靠四海的本地部落之人比明生预想的要多的多,平时同外界绝缘的犄角旮旯或许就蜗居一个百十人的微小部落。</p>
财物牲畜被洗劫一空,人却是拖家带口的投奔四海。这人你还不能亏待了,必须要养着。</p>
不是四海大少心善,而是必须采取这般策略,网罗人口,方才能同周边的几个大势力争锋。</p>
可不仅仅有罗刹人想染指这里,南边还有哈萨克汗国,准噶尔诸部呢,只靠着自家那点人手是决然不够的。</p>
由是,自家的供给压力倍增。</p>
加之明生大少的《征兵令》,众多的部落士兵源源不断从瀚海内陆跋涉而来,更进一步恶化了四海的补给情况。</p>
他想发起西征着实是万难。</p>
“既然你认为罗刹人随时可能撤退,有何想法?”</p>
“围追堵截,层层消耗。”</p>
吴东来横眉立目言道“少帅,敌军都是轻骑兵,想围而歼之是不可能的。</p>
敌军若退,我意可分出数支军兵,暗自埋伏在要害之处,只骚扰偷袭。</p>
主力则在正面缓缓追击。</p>
如此之下,敌军虽能退回托木斯克,但其有生力量必然受损颇重,短时间内再无力进攻我军。</p>
而我四海正可借机消化所得,稳固现有的领地。</p>
少帅!咱们吃撑了,暂时先稳固一番才为上策。”</p>
……本少便恁般好战么?</p>
看吴东来那哀求的眼神,明生笑道“便按着你的计划办,毕竟你是这里的主事人。</p>
不过这些日子你也看到了罗刹人的性子,野蛮好斗,杀戮成性。</p>
指望着咱们在织女河一线防守是不可能的,堡垒再多,难道咱们还能建一道长城不成?</p>
便是建了也挡不住人家过来。</p>
而且本少敢担保,彼辈狼子野心,迟早要大举进犯的,你有何打算?”</p>
“便如瀚海城上次会议所说,属下建议尽快将瀚海一分为二。</p>
您也看到了,战事颇多,属下根本无力去管那些民政。”</p>
吴东来沉思半晌,言道“只不过不是从瀚海化界,属下建议以织女河以东三百里化界。</p>
以东皆由瀚海提领,力主民政,以西则成立中亚总督府,力主军政。</p>
只有如此行事,属下方才可以专心军务,为将来的大战筹谋,而瀚海才能成为我军可靠的后勤补给地,为大军源源不断的提供支援。</p>
至于如何对待罗刹?</p>
属下的策略便是对攻,利用骑兵快速机动的优势,不断袭扰其在鄂毕河的补给线。</p>
据属下观察,其人不善耕种,补给多来自部落供奉以及罗刹国补充,这便是他的致命弱点。</p>
属下猜测若是本国的补给出现问题,罗刹军会对周边的部族压迫更重,甚至会出兵哈萨克,准噶尔诸地劫掠。</p>
这对咱们来说可是好事,将来或可汇同诸部共同讨伐罗刹也未可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