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二娘子,恐怕就是有心住这么久,大太太都不会许的吧。</p>
可大太太才出了痘疹,正是虚弱的时候。</p>
二太太又是一脸的不堪造就。</p>
三娘子、四娘子是指望不上的了,五娘子一团孩气……七娘子又还小。</p>
除了初娘子,又该指望谁来帮手?</p>
初娘子也就是露出了一瞬间的无奈,就又恢复了自然,和大太太说说笑笑,把大太太哄得一脸笑意。</p>
就好像刘家的事根本不在大太太的计较下一样。</p>
七娘子不禁有些微微的诧异。</p>
按大太太的心胸,刘家的事,怎么都能让她有些不痛快的。</p>
怎么……</p>
五娘子却是直接问出口了。“娘,二婶虽然胆小,但说得也是正理,你看咱们是不是也要安排些后手?”</p>
大太太和初娘子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p>
“等到你想起来安排,黄花菜都凉了。”大太太漫不经心,“刘家的事,你父亲自有打算,十有,我们家是不会吃亏的。”</p>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露出了不解。</p>
大太太只好又解释给女儿们听,“你父亲素来不朋不党,虽然和秦家、许家走得近,但一直也没有为太子说过话,这事皇上心底也是有数的,否则咱们杨家的位置也坐不了这样安稳。”</p>
“此次发怒,也是因为边境形势吃紧,刘家太过鼠目寸光,为党争不顾大局,是犯了皇上的大忌。从浙江运过这批军粮之后,前线就不会轻易缺粮了,平国公也能大展手脚。只要局面维稳,皇上又怎么会处罚我们杨家?倒是刘家,这次怕是要倒霉了。”</p>
听大太太气定神闲的语气,几个小娘子都放松了下来。</p>
政治上的事,她们虽然不懂,但却也知道关系着自己的切身利益,杨家能够平安无事的度过这一波危机,那当然是最好。</p>
“不过,也有些事是要抓紧了。”大太太语带玄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也要为后路打算。”</p>
初娘子轻呼一声,“娘,您的意思是……”</p>
大太太就笑着点了点头。“还是初娘子说得对,我思来想去,也觉得这么办挺合适。”</p>
初娘子立刻笑开了花儿,起身握住了七娘子的手,“七妹,真是恭喜你了!”</p>
七娘子不禁愕然。</p>
还是第一次见到初娘子这样喜形于色。</p>
五娘子也有些吃惊。</p>
大太太就冲七娘子笑了笑,“我想着,这一次上族谱,就把你和九哥这对双生姐弟,写到我名下吧!”</p>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倒抽了一口冷气。</p>
写到大太太名下,那就是嫡出了!</p>
嫡出和庶出的差别,只要是生活在大秦的女儿家,还有谁不清楚?</p>
只有嫡出,才能嫁到地位相当的人家做嫡媳,也只有嫡出,才有资格继承嫡母的嫁妆……</p>
大太太这一步棋,的确出人意表。</p>
七娘子心中就流转过了无数念头。</p>
大老爷和九哥的反应,封家可能会有的不自在,来自几个庶出姐妹的敌意,初娘子在这件事里的作用……</p>
望着大太太和初娘子的笑脸,她却只能作出一种表情。</p>
七娘子就缓缓地捂住了口。</p>
满脸的不可置信,喜不自禁。</p>
“母亲,这……这……”</p>
大太太笑着拍了拍她的膝头,“该改口啦!”</p>
七娘子于是泪盈于睫。</p>
她跪倒在地,柔顺地改了口。</p>
“娘!”</p>
这一声出口时,她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九姨娘黯淡的容颜。</p> “朝廷里本来就不太平,一个劲嚷嚷着要临阵换将,把皇长子送到前线替换平国公。”大太太仔仔细细地对二太太解释,“你大伯这一闹,反而吓唬住了皇长子那头的人马。说刘家私自扣押军粮,更是诛心……”</p>
没有粮食,平国公就算有千般本事,又怎么能打胜仗。</p>
这时候私自扣押军粮,肯定是为临阵换将做铺垫。</p>
大老爷这一闹,倒是明明白白地把皇长子这边的打算摊在了桌面上。</p>
二太太一脸的忧心惶急,“那刘家岂不是……岂不是要和我们杨家翻脸了?”</p>
大太太不禁就现出了少许的不耐烦。</p>
大老爷都把刘徵锁拿上京了,就算刘家还没有和杨家翻脸的意思,杨家也没有打算这么简单就放过刘家吧。</p>
“这事也怪不得你大伯,”大太太语调平稳,“西北吃紧,皇长子为了一己私欲暗示刘家扣押军粮,本来就是昏招。我们杨家的根基就在宝鸡,你大伯要是没能拿下刘家,万一防线被破北戎进关,将来我们又拿什么脸回杨家村?”</p>
这是宗族和国势的双重压力,大老爷根本就没有退路。</p>
更别说平国公和杨家的亲戚关系……</p>
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大老爷是肯定要把军粮催上路的。</p>
二太太总算是挤出了一丝笑,“还好这孩子们都在身边,有什么事……也能及早安排。”</p>
也不怪她惶惶不安。</p>
皇长子一向受皇上信重,在朝中虽不说呼风唤雨,但不是杨家可以轻易拿下的,否则,又怎能和太子对峙多年?</p>
杨家这一锁刘徵,无异于正面和皇长子闹翻,谁知道这位贵人会怎么收拾杨家?</p>
大太太叹了口气,“你也别想太多,倒是回去收拾起细软,真有什么不对,我们连夜就回陕西。”</p>
到了陕西,那就是杨家的地盘了,本家的势力,至少可以护得两房女眷的平安。</p>
一边就给陪坐在身边的初娘子、五娘子、七娘子使眼色。</p>
五娘子就大剌剌地劝二太太,“这不还有父亲顶在前头么,再不济,还有大舅、二舅、二姨、三姨,和一家作对,就是和另一家联盟嘛!”</p>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道理五娘子居然也看得如此透彻。</p>
七娘子不由对五娘子刮目相看。</p>
二太太果然就沉思起来。</p>
又过了一会就起身告辞,“还有很多事要安顿。”</p>
杨家树了皇长子这样的强敌,的确就多了不少要打点的地方。</p>
大太太也没有多留二太太。</p>
回头就对几个女儿感慨,“发痘子一个多月,连一声问候都没有,不要说亲身侍疾……出了什么事要连累到她了,就忽剌巴过来抹眼泪。”</p>
五娘子动了动嘴,欲言又止。</p>
七娘子只好亲自出马,“其实也不是没有问候,也派了身边的吕妈妈来问过您的好。”她叹了口气,“说是二婶身子骨不好,又苦夏,就不得亲身过来了。”</p>
二太太那段时间虽然没有亲身过来,但也是隔三差五地派人过来问好。她倚重的陪嫁吕妈妈,就三天两头地上门请安。</p>
只不过七娘子人都在大太太病床边了,她问的好,十次里也只有两次传进大太太耳朵里罢了。</p>
如今再添上这句话,那就是铁板钉钉地坐实了二太太拈轻怕重,不愿侍候大太太,又要卖好的罪名了。</p>
“苦夏?”大太太果然就冷笑起来,“从小一起长大,倒是没听说过你二婶还苦夏!”</p>
又慈爱地看了看七娘子,“倒是你年年一进七月就吃不下东西,也该请个大夫来好好调理!”</p>
七娘子抿唇谢过大太太,“还是母亲心疼小七。”</p>
俨然是母慈女孝。</p>
五娘子就看了看七娘子,微微地撇了撇嘴。</p>
大太太又吩咐了初娘子几句话,就疲惫地叹了口气。</p>
“本来还想让你回家过中秋的,眼下却是不能了。”她带了些歉意,“眼下家里这么多事,我的身子骨又不好。”</p>
“这也没什么!横竖大姑爷不在家,我就是在娘家多住几年,也没人能说什么!”初娘子忙不迭开解大太太。</p>
话虽如此,却也有一丝不自然。</p>
乡间人家,最爱蜚短流长,初娘子一回娘家就是几个月,恐怕会招来不少议论。</p>
如果是二娘子,恐怕就是有心住这么久,大太太都不会许的吧。</p>
可大太太才出了痘疹,正是虚弱的时候。</p>
二太太又是一脸的不堪造就。</p>
三娘子、四娘子是指望不上的了,五娘子一团孩气……七娘子又还小。</p>
除了初娘子,又该指望谁来帮手?</p>
初娘子也就是露出了一瞬间的无奈,就又恢复了自然,和大太太说说笑笑,把大太太哄得一脸笑意。</p>
就好像刘家的事根本不在大太太的计较下一样。</p>
七娘子不禁有些微微的诧异。</p>
按大太太的心胸,刘家的事,怎么都能让她有些不痛快的。</p>
怎么……</p>
五娘子却是直接问出口了。“娘,二婶虽然胆小,但说得也是正理,你看咱们是不是也要安排些后手?”</p>
大太太和初娘子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p>
“等到你想起来安排,黄花菜都凉了。”大太太漫不经心,“刘家的事,你父亲自有打算,十有,我们家是不会吃亏的。”</p>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露出了不解。</p>
大太太只好又解释给女儿们听,“你父亲素来不朋不党,虽然和秦家、许家走得近,但一直也没有为太子说过话,这事皇上心底也是有数的,否则咱们杨家的位置也坐不了这样安稳。”</p>
“此次发怒,也是因为边境形势吃紧,刘家太过鼠目寸光,为党争不顾大局,是犯了皇上的大忌。从浙江运过这批军粮之后,前线就不会轻易缺粮了,平国公也能大展手脚。只要局面维稳,皇上又怎么会处罚我们杨家?倒是刘家,这次怕是要倒霉了。”</p>
听大太太气定神闲的语气,几个小娘子都放松了下来。</p>
政治上的事,她们虽然不懂,但却也知道关系着自己的切身利益,杨家能够平安无事的度过这一波危机,那当然是最好。</p>
“不过,也有些事是要抓紧了。”大太太语带玄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也要为后路打算。”</p>
初娘子轻呼一声,“娘,您的意思是……”</p>
大太太就笑着点了点头。“还是初娘子说得对,我思来想去,也觉得这么办挺合适。”</p>
初娘子立刻笑开了花儿,起身握住了七娘子的手,“七妹,真是恭喜你了!”</p>
七娘子不禁愕然。</p>
还是第一次见到初娘子这样喜形于色。</p>
五娘子也有些吃惊。</p>
大太太就冲七娘子笑了笑,“我想着,这一次上族谱,就把你和九哥这对双生姐弟,写到我名下吧!”</p>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倒抽了一口冷气。</p>
写到大太太名下,那就是嫡出了!</p>
嫡出和庶出的差别,只要是生活在大秦的女儿家,还有谁不清楚?</p>
只有嫡出,才能嫁到地位相当的人家做嫡媳,也只有嫡出,才有资格继承嫡母的嫁妆……</p>
大太太这一步棋,的确出人意表。</p>
七娘子心中就流转过了无数念头。</p>
大老爷和九哥的反应,封家可能会有的不自在,来自几个庶出姐妹的敌意,初娘子在这件事里的作用……</p>
望着大太太和初娘子的笑脸,她却只能作出一种表情。</p>
七娘子就缓缓地捂住了口。</p>
满脸的不可置信,喜不自禁。</p>
“母亲,这……这……”</p>
大太太笑着拍了拍她的膝头,“该改口啦!”</p>
七娘子于是泪盈于睫。</p>
她跪倒在地,柔顺地改了口。</p>
“娘!”</p>
这一声出口时,她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九姨娘黯淡的容颜。</p> “朝廷里本来就不太平,一个劲嚷嚷着要临阵换将,把皇长子送到前线替换平国公。”大太太仔仔细细地对二太太解释,“你大伯这一闹,反而吓唬住了皇长子那头的人马。说刘家私自扣押军粮,更是诛心……”</p>
没有粮食,平国公就算有千般本事,又怎么能打胜仗。</p>
这时候私自扣押军粮,肯定是为临阵换将做铺垫。</p>
大老爷这一闹,倒是明明白白地把皇长子这边的打算摊在了桌面上。</p>
二太太一脸的忧心惶急,“那刘家岂不是……岂不是要和我们杨家翻脸了?”</p>
大太太不禁就现出了少许的不耐烦。</p>
大老爷都把刘徵锁拿上京了,就算刘家还没有和杨家翻脸的意思,杨家也没有打算这么简单就放过刘家吧。</p>
“这事也怪不得你大伯,”大太太语调平稳,“西北吃紧,皇长子为了一己私欲暗示刘家扣押军粮,本来就是昏招。我们杨家的根基就在宝鸡,你大伯要是没能拿下刘家,万一防线被破北戎进关,将来我们又拿什么脸回杨家村?”</p>
这是宗族和国势的双重压力,大老爷根本就没有退路。</p>
更别说平国公和杨家的亲戚关系……</p>
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大老爷是肯定要把军粮催上路的。</p>
二太太总算是挤出了一丝笑,“还好这孩子们都在身边,有什么事……也能及早安排。”</p>
也不怪她惶惶不安。</p>
皇长子一向受皇上信重,在朝中虽不说呼风唤雨,但不是杨家可以轻易拿下的,否则,又怎能和太子对峙多年?</p>
杨家这一锁刘徵,无异于正面和皇长子闹翻,谁知道这位贵人会怎么收拾杨家?</p>
大太太叹了口气,“你也别想太多,倒是回去收拾起细软,真有什么不对,我们连夜就回陕西。”</p>
到了陕西,那就是杨家的地盘了,本家的势力,至少可以护得两房女眷的平安。</p>
一边就给陪坐在身边的初娘子、五娘子、七娘子使眼色。</p>
五娘子就大剌剌地劝二太太,“这不还有父亲顶在前头么,再不济,还有大舅、二舅、二姨、三姨,和一家作对,就是和另一家联盟嘛!”</p>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道理五娘子居然也看得如此透彻。</p>
七娘子不由对五娘子刮目相看。</p>
二太太果然就沉思起来。</p>
又过了一会就起身告辞,“还有很多事要安顿。”</p>
杨家树了皇长子这样的强敌,的确就多了不少要打点的地方。</p>
大太太也没有多留二太太。</p>
回头就对几个女儿感慨,“发痘子一个多月,连一声问候都没有,不要说亲身侍疾……出了什么事要连累到她了,就忽剌巴过来抹眼泪。”</p>
五娘子动了动嘴,欲言又止。</p>
七娘子只好亲自出马,“其实也不是没有问候,也派了身边的吕妈妈来问过您的好。”她叹了口气,“说是二婶身子骨不好,又苦夏,就不得亲身过来了。”</p>
二太太那段时间虽然没有亲身过来,但也是隔三差五地派人过来问好。她倚重的陪嫁吕妈妈,就三天两头地上门请安。</p>
只不过七娘子人都在大太太病床边了,她问的好,十次里也只有两次传进大太太耳朵里罢了。</p>
如今再添上这句话,那就是铁板钉钉地坐实了二太太拈轻怕重,不愿侍候大太太,又要卖好的罪名了。</p>
“苦夏?”大太太果然就冷笑起来,“从小一起长大,倒是没听说过你二婶还苦夏!”</p>
又慈爱地看了看七娘子,“倒是你年年一进七月就吃不下东西,也该请个大夫来好好调理!”</p>
七娘子抿唇谢过大太太,“还是母亲心疼小七。”</p>
俨然是母慈女孝。</p>
五娘子就看了看七娘子,微微地撇了撇嘴。</p>
大太太又吩咐了初娘子几句话,就疲惫地叹了口气。</p>
“本来还想让你回家过中秋的,眼下却是不能了。”她带了些歉意,“眼下家里这么多事,我的身子骨又不好。”</p>
“这也没什么!横竖大姑爷不在家,我就是在娘家多住几年,也没人能说什么!”初娘子忙不迭开解大太太。</p>
话虽如此,却也有一丝不自然。</p>
乡间人家,最爱蜚短流长,初娘子一回娘家就是几个月,恐怕会招来不少议论。</p>
如果是二娘子,恐怕就是有心住这么久,大太太都不会许的吧。</p>
可大太太才出了痘疹,正是虚弱的时候。</p>
二太太又是一脸的不堪造就。</p>
三娘子、四娘子是指望不上的了,五娘子一团孩气……七娘子又还小。</p>
除了初娘子,又该指望谁来帮手?</p>
初娘子也就是露出了一瞬间的无奈,就又恢复了自然,和大太太说说笑笑,把大太太哄得一脸笑意。</p>
就好像刘家的事根本不在大太太的计较下一样。</p>
七娘子不禁有些微微的诧异。</p>
按大太太的心胸,刘家的事,怎么都能让她有些不痛快的。</p>
怎么……</p>
五娘子却是直接问出口了。“娘,二婶虽然胆小,但说得也是正理,你看咱们是不是也要安排些后手?”</p>
大太太和初娘子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p>
“等到你想起来安排,黄花菜都凉了。”大太太漫不经心,“刘家的事,你父亲自有打算,十有,我们家是不会吃亏的。”</p>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露出了不解。</p>
大太太只好又解释给女儿们听,“你父亲素来不朋不党,虽然和秦家、许家走得近,但一直也没有为太子说过话,这事皇上心底也是有数的,否则咱们杨家的位置也坐不了这样安稳。”</p>
“此次发怒,也是因为边境形势吃紧,刘家太过鼠目寸光,为党争不顾大局,是犯了皇上的大忌。从浙江运过这批军粮之后,前线就不会轻易缺粮了,平国公也能大展手脚。只要局面维稳,皇上又怎么会处罚我们杨家?倒是刘家,这次怕是要倒霉了。”</p>
听大太太气定神闲的语气,几个小娘子都放松了下来。</p>
政治上的事,她们虽然不懂,但却也知道关系着自己的切身利益,杨家能够平安无事的度过这一波危机,那当然是最好。</p>
“不过,也有些事是要抓紧了。”大太太语带玄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也要为后路打算。”</p>
初娘子轻呼一声,“娘,您的意思是……”</p>
大太太就笑着点了点头。“还是初娘子说得对,我思来想去,也觉得这么办挺合适。”</p>
初娘子立刻笑开了花儿,起身握住了七娘子的手,“七妹,真是恭喜你了!”</p>
七娘子不禁愕然。</p>
还是第一次见到初娘子这样喜形于色。</p>
五娘子也有些吃惊。</p>
大太太就冲七娘子笑了笑,“我想着,这一次上族谱,就把你和九哥这对双生姐弟,写到我名下吧!”</p>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倒抽了一口冷气。</p>
写到大太太名下,那就是嫡出了!</p>
嫡出和庶出的差别,只要是生活在大秦的女儿家,还有谁不清楚?</p>
只有嫡出,才能嫁到地位相当的人家做嫡媳,也只有嫡出,才有资格继承嫡母的嫁妆……</p>
大太太这一步棋,的确出人意表。</p>
七娘子心中就流转过了无数念头。</p>
大老爷和九哥的反应,封家可能会有的不自在,来自几个庶出姐妹的敌意,初娘子在这件事里的作用……</p>
望着大太太和初娘子的笑脸,她却只能作出一种表情。</p>
七娘子就缓缓地捂住了口。</p>
满脸的不可置信,喜不自禁。</p>
“母亲,这……这……”</p>
大太太笑着拍了拍她的膝头,“该改口啦!”</p>
七娘子于是泪盈于睫。</p>
她跪倒在地,柔顺地改了口。</p>
“娘!”</p>
这一声出口时,她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九姨娘黯淡的容颜。</p> “朝廷里本来就不太平,一个劲嚷嚷着要临阵换将,把皇长子送到前线替换平国公。”大太太仔仔细细地对二太太解释,“你大伯这一闹,反而吓唬住了皇长子那头的人马。说刘家私自扣押军粮,更是诛心……”</p>
没有粮食,平国公就算有千般本事,又怎么能打胜仗。</p>
这时候私自扣押军粮,肯定是为临阵换将做铺垫。</p>
大老爷这一闹,倒是明明白白地把皇长子这边的打算摊在了桌面上。</p>
二太太一脸的忧心惶急,“那刘家岂不是……岂不是要和我们杨家翻脸了?”</p>
大太太不禁就现出了少许的不耐烦。</p>
大老爷都把刘徵锁拿上京了,就算刘家还没有和杨家翻脸的意思,杨家也没有打算这么简单就放过刘家吧。</p>
“这事也怪不得你大伯,”大太太语调平稳,“西北吃紧,皇长子为了一己私欲暗示刘家扣押军粮,本来就是昏招。我们杨家的根基就在宝鸡,你大伯要是没能拿下刘家,万一防线被破北戎进关,将来我们又拿什么脸回杨家村?”</p>
这是宗族和国势的双重压力,大老爷根本就没有退路。</p>
更别说平国公和杨家的亲戚关系……</p>
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大老爷是肯定要把军粮催上路的。</p>
二太太总算是挤出了一丝笑,“还好这孩子们都在身边,有什么事……也能及早安排。”</p>
也不怪她惶惶不安。</p>
皇长子一向受皇上信重,在朝中虽不说呼风唤雨,但不是杨家可以轻易拿下的,否则,又怎能和太子对峙多年?</p>
杨家这一锁刘徵,无异于正面和皇长子闹翻,谁知道这位贵人会怎么收拾杨家?</p>
大太太叹了口气,“你也别想太多,倒是回去收拾起细软,真有什么不对,我们连夜就回陕西。”</p>
到了陕西,那就是杨家的地盘了,本家的势力,至少可以护得两房女眷的平安。</p>
一边就给陪坐在身边的初娘子、五娘子、七娘子使眼色。</p>
五娘子就大剌剌地劝二太太,“这不还有父亲顶在前头么,再不济,还有大舅、二舅、二姨、三姨,和一家作对,就是和另一家联盟嘛!”</p>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道理五娘子居然也看得如此透彻。</p>
七娘子不由对五娘子刮目相看。</p>
二太太果然就沉思起来。</p>
又过了一会就起身告辞,“还有很多事要安顿。”</p>
杨家树了皇长子这样的强敌,的确就多了不少要打点的地方。</p>
大太太也没有多留二太太。</p>
回头就对几个女儿感慨,“发痘子一个多月,连一声问候都没有,不要说亲身侍疾……出了什么事要连累到她了,就忽剌巴过来抹眼泪。”</p>
五娘子动了动嘴,欲言又止。</p>
七娘子只好亲自出马,“其实也不是没有问候,也派了身边的吕妈妈来问过您的好。”她叹了口气,“说是二婶身子骨不好,又苦夏,就不得亲身过来了。”</p>
二太太那段时间虽然没有亲身过来,但也是隔三差五地派人过来问好。她倚重的陪嫁吕妈妈,就三天两头地上门请安。</p>
只不过七娘子人都在大太太病床边了,她问的好,十次里也只有两次传进大太太耳朵里罢了。</p>
如今再添上这句话,那就是铁板钉钉地坐实了二太太拈轻怕重,不愿侍候大太太,又要卖好的罪名了。</p>
“苦夏?”大太太果然就冷笑起来,“从小一起长大,倒是没听说过你二婶还苦夏!”</p>
又慈爱地看了看七娘子,“倒是你年年一进七月就吃不下东西,也该请个大夫来好好调理!”</p>
七娘子抿唇谢过大太太,“还是母亲心疼小七。”</p>
俨然是母慈女孝。</p>
五娘子就看了看七娘子,微微地撇了撇嘴。</p>
大太太又吩咐了初娘子几句话,就疲惫地叹了口气。</p>
“本来还想让你回家过中秋的,眼下却是不能了。”她带了些歉意,“眼下家里这么多事,我的身子骨又不好。”</p>
“这也没什么!横竖大姑爷不在家,我就是在娘家多住几年,也没人能说什么!”初娘子忙不迭开解大太太。</p>
话虽如此,却也有一丝不自然。</p>
乡间人家,最爱蜚短流长,初娘子一回娘家就是几个月,恐怕会招来不少议论。</p>
如果是二娘子,恐怕就是有心住这么久,大太太都不会许的吧。</p>
可大太太才出了痘疹,正是虚弱的时候。</p>
二太太又是一脸的不堪造就。</p>
三娘子、四娘子是指望不上的了,五娘子一团孩气……七娘子又还小。</p>
除了初娘子,又该指望谁来帮手?</p>
初娘子也就是露出了一瞬间的无奈,就又恢复了自然,和大太太说说笑笑,把大太太哄得一脸笑意。</p>
就好像刘家的事根本不在大太太的计较下一样。</p>
七娘子不禁有些微微的诧异。</p>
按大太太的心胸,刘家的事,怎么都能让她有些不痛快的。</p>
怎么……</p>
五娘子却是直接问出口了。“娘,二婶虽然胆小,但说得也是正理,你看咱们是不是也要安排些后手?”</p>
大太太和初娘子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p>
“等到你想起来安排,黄花菜都凉了。”大太太漫不经心,“刘家的事,你父亲自有打算,十有,我们家是不会吃亏的。”</p>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露出了不解。</p>
大太太只好又解释给女儿们听,“你父亲素来不朋不党,虽然和秦家、许家走得近,但一直也没有为太子说过话,这事皇上心底也是有数的,否则咱们杨家的位置也坐不了这样安稳。”</p>
“此次发怒,也是因为边境形势吃紧,刘家太过鼠目寸光,为党争不顾大局,是犯了皇上的大忌。从浙江运过这批军粮之后,前线就不会轻易缺粮了,平国公也能大展手脚。只要局面维稳,皇上又怎么会处罚我们杨家?倒是刘家,这次怕是要倒霉了。”</p>
听大太太气定神闲的语气,几个小娘子都放松了下来。</p>
政治上的事,她们虽然不懂,但却也知道关系着自己的切身利益,杨家能够平安无事的度过这一波危机,那当然是最好。</p>
“不过,也有些事是要抓紧了。”大太太语带玄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也要为后路打算。”</p>
初娘子轻呼一声,“娘,您的意思是……”</p>
大太太就笑着点了点头。“还是初娘子说得对,我思来想去,也觉得这么办挺合适。”</p>
初娘子立刻笑开了花儿,起身握住了七娘子的手,“七妹,真是恭喜你了!”</p>
七娘子不禁愕然。</p>
还是第一次见到初娘子这样喜形于色。</p>
五娘子也有些吃惊。</p>
大太太就冲七娘子笑了笑,“我想着,这一次上族谱,就把你和九哥这对双生姐弟,写到我名下吧!”</p>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倒抽了一口冷气。</p>
写到大太太名下,那就是嫡出了!</p>
嫡出和庶出的差别,只要是生活在大秦的女儿家,还有谁不清楚?</p>
只有嫡出,才能嫁到地位相当的人家做嫡媳,也只有嫡出,才有资格继承嫡母的嫁妆……</p>
大太太这一步棋,的确出人意表。</p>
七娘子心中就流转过了无数念头。</p>
大老爷和九哥的反应,封家可能会有的不自在,来自几个庶出姐妹的敌意,初娘子在这件事里的作用……</p>
望着大太太和初娘子的笑脸,她却只能作出一种表情。</p>
七娘子就缓缓地捂住了口。</p>
满脸的不可置信,喜不自禁。</p>
“母亲,这……这……”</p>
大太太笑着拍了拍她的膝头,“该改口啦!”</p>
七娘子于是泪盈于睫。</p>
她跪倒在地,柔顺地改了口。</p>
“娘!”</p>
这一声出口时,她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九姨娘黯淡的容颜。</p> “朝廷里本来就不太平,一个劲嚷嚷着要临阵换将,把皇长子送到前线替换平国公。”大太太仔仔细细地对二太太解释,“你大伯这一闹,反而吓唬住了皇长子那头的人马。说刘家私自扣押军粮,更是诛心……”</p>
没有粮食,平国公就算有千般本事,又怎么能打胜仗。</p>
这时候私自扣押军粮,肯定是为临阵换将做铺垫。</p>
大老爷这一闹,倒是明明白白地把皇长子这边的打算摊在了桌面上。</p>
二太太一脸的忧心惶急,“那刘家岂不是……岂不是要和我们杨家翻脸了?”</p>
大太太不禁就现出了少许的不耐烦。</p>
大老爷都把刘徵锁拿上京了,就算刘家还没有和杨家翻脸的意思,杨家也没有打算这么简单就放过刘家吧。</p>
“这事也怪不得你大伯,”大太太语调平稳,“西北吃紧,皇长子为了一己私欲暗示刘家扣押军粮,本来就是昏招。我们杨家的根基就在宝鸡,你大伯要是没能拿下刘家,万一防线被破北戎进关,将来我们又拿什么脸回杨家村?”</p>
这是宗族和国势的双重压力,大老爷根本就没有退路。</p>
更别说平国公和杨家的亲戚关系……</p>
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大老爷是肯定要把军粮催上路的。</p>
二太太总算是挤出了一丝笑,“还好这孩子们都在身边,有什么事……也能及早安排。”</p>
也不怪她惶惶不安。</p>
皇长子一向受皇上信重,在朝中虽不说呼风唤雨,但不是杨家可以轻易拿下的,否则,又怎能和太子对峙多年?</p>
杨家这一锁刘徵,无异于正面和皇长子闹翻,谁知道这位贵人会怎么收拾杨家?</p>
大太太叹了口气,“你也别想太多,倒是回去收拾起细软,真有什么不对,我们连夜就回陕西。”</p>
到了陕西,那就是杨家的地盘了,本家的势力,至少可以护得两房女眷的平安。</p>
一边就给陪坐在身边的初娘子、五娘子、七娘子使眼色。</p>
五娘子就大剌剌地劝二太太,“这不还有父亲顶在前头么,再不济,还有大舅、二舅、二姨、三姨,和一家作对,就是和另一家联盟嘛!”</p>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道理五娘子居然也看得如此透彻。</p>
七娘子不由对五娘子刮目相看。</p>
二太太果然就沉思起来。</p>
又过了一会就起身告辞,“还有很多事要安顿。”</p>
杨家树了皇长子这样的强敌,的确就多了不少要打点的地方。</p>
大太太也没有多留二太太。</p>
回头就对几个女儿感慨,“发痘子一个多月,连一声问候都没有,不要说亲身侍疾……出了什么事要连累到她了,就忽剌巴过来抹眼泪。”</p>
五娘子动了动嘴,欲言又止。</p>
七娘子只好亲自出马,“其实也不是没有问候,也派了身边的吕妈妈来问过您的好。”她叹了口气,“说是二婶身子骨不好,又苦夏,就不得亲身过来了。”</p>
二太太那段时间虽然没有亲身过来,但也是隔三差五地派人过来问好。她倚重的陪嫁吕妈妈,就三天两头地上门请安。</p>
只不过七娘子人都在大太太病床边了,她问的好,十次里也只有两次传进大太太耳朵里罢了。</p>
如今再添上这句话,那就是铁板钉钉地坐实了二太太拈轻怕重,不愿侍候大太太,又要卖好的罪名了。</p>
“苦夏?”大太太果然就冷笑起来,“从小一起长大,倒是没听说过你二婶还苦夏!”</p>
又慈爱地看了看七娘子,“倒是你年年一进七月就吃不下东西,也该请个大夫来好好调理!”</p>
七娘子抿唇谢过大太太,“还是母亲心疼小七。”</p>
俨然是母慈女孝。</p>
五娘子就看了看七娘子,微微地撇了撇嘴。</p>
大太太又吩咐了初娘子几句话,就疲惫地叹了口气。</p>
“本来还想让你回家过中秋的,眼下却是不能了。”她带了些歉意,“眼下家里这么多事,我的身子骨又不好。”</p>
“这也没什么!横竖大姑爷不在家,我就是在娘家多住几年,也没人能说什么!”初娘子忙不迭开解大太太。</p>
话虽如此,却也有一丝不自然。</p>
乡间人家,最爱蜚短流长,初娘子一回娘家就是几个月,恐怕会招来不少议论。</p>
如果是二娘子,恐怕就是有心住这么久,大太太都不会许的吧。</p>
可大太太才出了痘疹,正是虚弱的时候。</p>
二太太又是一脸的不堪造就。</p>
三娘子、四娘子是指望不上的了,五娘子一团孩气……七娘子又还小。</p>
除了初娘子,又该指望谁来帮手?</p>
初娘子也就是露出了一瞬间的无奈,就又恢复了自然,和大太太说说笑笑,把大太太哄得一脸笑意。</p>
就好像刘家的事根本不在大太太的计较下一样。</p>
七娘子不禁有些微微的诧异。</p>
按大太太的心胸,刘家的事,怎么都能让她有些不痛快的。</p>
怎么……</p>
五娘子却是直接问出口了。“娘,二婶虽然胆小,但说得也是正理,你看咱们是不是也要安排些后手?”</p>
大太太和初娘子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p>
“等到你想起来安排,黄花菜都凉了。”大太太漫不经心,“刘家的事,你父亲自有打算,十有,我们家是不会吃亏的。”</p>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露出了不解。</p>
大太太只好又解释给女儿们听,“你父亲素来不朋不党,虽然和秦家、许家走得近,但一直也没有为太子说过话,这事皇上心底也是有数的,否则咱们杨家的位置也坐不了这样安稳。”</p>
“此次发怒,也是因为边境形势吃紧,刘家太过鼠目寸光,为党争不顾大局,是犯了皇上的大忌。从浙江运过这批军粮之后,前线就不会轻易缺粮了,平国公也能大展手脚。只要局面维稳,皇上又怎么会处罚我们杨家?倒是刘家,这次怕是要倒霉了。”</p>
听大太太气定神闲的语气,几个小娘子都放松了下来。</p>
政治上的事,她们虽然不懂,但却也知道关系着自己的切身利益,杨家能够平安无事的度过这一波危机,那当然是最好。</p>
“不过,也有些事是要抓紧了。”大太太语带玄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也要为后路打算。”</p>
初娘子轻呼一声,“娘,您的意思是……”</p>
大太太就笑着点了点头。“还是初娘子说得对,我思来想去,也觉得这么办挺合适。”</p>
初娘子立刻笑开了花儿,起身握住了七娘子的手,“七妹,真是恭喜你了!”</p>
七娘子不禁愕然。</p>
还是第一次见到初娘子这样喜形于色。</p>
五娘子也有些吃惊。</p>
大太太就冲七娘子笑了笑,“我想着,这一次上族谱,就把你和九哥这对双生姐弟,写到我名下吧!”</p>
七娘子和五娘子都倒抽了一口冷气。</p>
写到大太太名下,那就是嫡出了!</p>
嫡出和庶出的差别,只要是生活在大秦的女儿家,还有谁不清楚?</p>
只有嫡出,才能嫁到地位相当的人家做嫡媳,也只有嫡出,才有资格继承嫡母的嫁妆……</p>
大太太这一步棋,的确出人意表。</p>
七娘子心中就流转过了无数念头。</p>
大老爷和九哥的反应,封家可能会有的不自在,来自几个庶出姐妹的敌意,初娘子在这件事里的作用……</p>
望着大太太和初娘子的笑脸,她却只能作出一种表情。</p>
七娘子就缓缓地捂住了口。</p>
满脸的不可置信,喜不自禁。</p>
“母亲,这……这……”</p>
大太太笑着拍了拍她的膝头,“该改口啦!”</p>
七娘子于是泪盈于睫。</p>
她跪倒在地,柔顺地改了口。</p>
“娘!”</p>
这一声出口时,她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九姨娘黯淡的容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