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皇帝在刚登基那时,由于前朝动荡不安,边境一些小游牧民族还经常性的起兵造反来犯,致使多地都有不少乡绅恶霸依靠自己在当地的财力和影响,开始集结造势,个个占山为王称霸一方,这让当地的民众深受迫害苦不堪言。
但朝廷当时也刚刚经历了改朝换代,朝中大臣又各抒己见,各谋心思,以至于新制度也推行的步履维艰,再加上前朝的腐庸无能,国库里更是亏空的一塌糊涂,皇帝当时根本就拿不出多余的财力物力来镇压叛乱。
当时的城阳州,可谓地域广茂,形势复杂多变,治安管理难度那绝对是空前的,当时能担此大任的人并没有几人。
此时,只因在淮安当地也算是官阶最高的淮安王,正担任淮安郡的郡守一职,此人虽生性耿直,但却也办事干练,手段强硬,从不拖泥带水,但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同僚。
不过,他对当地的治安和民生管理上,确实做的井井有条,百姓也相对的安定不少,这倒是和附近相邻的两个郡,楚郡和荥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荥阳和楚郡的地界上,更多的却是随处可见四处流落的乞丐和老弱病残,要么就是光天化日打杀抢劫的山匪路霸和盗贼,这让当地的父母官很是头疼。
并非是他们不作为,只是形势太过恶略,人口太复杂,迫于朝廷的财力人力有限的窘况,那些地方官根本没能力下大力气去整治,基于此,地方恶霸的乱象就越来越严重了。
所以,皇帝这才大力提携了一郡之首的淮安王,封为一等楚国公,条件便是划下了荥阳、楚郡和淮安郡三郡的地界交于他治下管理,与此同时,也就相当于是明着应允了他可以画地为王的独一份儿尊崇了。
不过,这楚国公还真就没有叫皇帝失望。
果然,在不出两年的大力整治和管辖中,三郡的民生和治安确实大大的叫皇帝松了一口气,民风安定了不说,当地的农牧产业也在突飞猛进的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着,这在当时朝局还不是很稳定的情况下,已经是很明显的突出典型了。
皇帝也不得不承认淮安王的手段和能力确实有,而且,当时朝中也正是用人之际,他也就不得以继续一路的优待政策扶持,也就由着淮安王的气势越来越强盛了。
直到三皇子安辰羿满十六岁后,也该到御封亲王的时候了,皇帝几次曾想立他为太子时,却遭到了太后和皇后的极力反对和威胁。
一波三折几经阻挠后,终在安辰羿二十岁时,皇帝毅然决然的亲封他为梁亲王,这也让淮安王看到了皇帝对那个三皇子和其他几位皇子有大不一样的偏袒,加之安辰羿本就出众的才华和人品,淮安王便定然想要将爱女馥兰郡主嫁于安辰羿为妃。
皇帝还以为只要以此既能安抚了淮安王,且那馥兰郡主和安辰羿也正好是青梅竹马,且两人都情投意合很是满意,在皇帝看来,这样一来既能凑成一对和美姻缘,又一了自己对这个儿子的愧疚。
可却是天不随人愿,原本还交代礼部准备好了给二人定亲的礼单,就等安辰羿从南垸督察水灾回来后,就着人前去西域都护府上提亲的。
结果,皇帝没想到安辰羿此去非但没能及时回来,还就因为他早就表露出了要立安辰羿为太子一事,害得那个儿子差点搭上了性命,至于提亲一事自然就被搁置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