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卫队都曾经过这种应对训练,大家卧倒的速度极快,只有走在最前面的两个队员来不及反应便被击倒,其他人倒没有什么事。
参与伏击的共有不到十门小炮,隔着一条小溪设置的阵地,还用土石修了简陋的掩体。只是伏击者低估了歩枪的射速和威力,一两轮集火射击之后,伏击他们的火炮阵地上连掩体带躲藏在后面的炮手便一起被夷为平地,就连那几门小炮都变成了废铁。
就在刚刚解决了伏兵,一连旁边一座小山的山坡上冲下一队叛军,总人数约有百人上下,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列,每人扛着一支火绳枪,朝自卫队阵地这边昂首阔步地齐步走来。
“排队枪毙?这倒有些意思。”带队的柳毅低声自语道。自卫队的中高级军官里面有不少人听章泽天说起过这种火绳枪战术。对于射速低于一分钟一发的旧式火绳枪来说,这种勇敢的战术无疑是有效的,但是在面对两三秒钟就能发射一次的栓动歩枪来说,这种战术和自杀也差不了多少。
此时那队叛军距离自卫队还在百米开外,按照西方排队枪毙战术的要求,至少要接近到五十米左右才会开枪。柳毅可没兴趣与对方玩这个,他当即命令道:“右侧敌人进入射程,自由射击!”
一连的一百五十人分别举枪,乒乒乓乓地每人打出两三发仔弹之后,那支原本整齐的队列就整齐地在地上倒成了一片,连一个能够站起来的都没有了。
倒不是说那些叛军直到被全部击倒都没人逃跑,而是那些刚刚想到逃跑的人还没有来得及迈步,就已经被击中,丧失了逃跑的能力而已。
此后自卫队增加了前出斥侯的侦察力度,对面的叛军就再也没有伏击他们的机会了,直到自卫队推进到平度城下。
伏击失败,还损失了不少精锐手下的张焘此时也认识到双方战斗力的差距,没有鲁莽地出城对阵,而是将大大小小的火炮都架上了城头,对城池严防死守,准备凭借平度城的坚固抵抗自卫队的攻击,消耗自卫队有限的兵力。
林二作为前线总指挥,等只差一天行程的炮兵到了之后稍一商议,就把炮兵阵地设在了平度县城东南,距离县城不到三里的一片高地上面。这片小山高度只比县城稍高,是这附近视野最好的位置了。
在发现了自卫队正在布置火炮之后,张焘已经开始傻眼了。
让张焘傻眼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卫队炮兵的移动和布置速度。这个时代的火炮普遍比较沉重,要在陆地上运输极为不便,要装在车上才能搬运。可是自重至少上千斤的大铁疙瘩光是装车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要想运上自卫队选择的这种高地,更需要人拉肩扛,费尽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