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六年十一月二十,后金动员最后兵源15000人,又从围困大凌河战场抽调15000人,组成三万大军,会同20000名汉军及其他少数民族士兵,以及8000名突厥仆从军,避开大文朝重兵云集的山海关,从宣府破关而入,直扑京城。
宣府守将荣遇吉仓促带兵守关时,被后金提前埋伏的内应当场斩杀,守关文军1000余人被杀。
后金留5000人把守退路,主力一路向南,直扑京城。沿途文军一触即溃,丝毫没有阻挡后金的脚步,皇太极亲率主力,只用了四天就攻到京城脚下。
到达的当天,后金便驱使汉军尝试了一次攻城,但京城那高度近四丈的城墙可不是摆设,攻城以失败告终。
此时京城信使早已出发,把后金围城,宣调各地驻军上京勤王的诏书送往全国各地。
与此同时,后金也不再攻城,他们留一部分人马守在京城之外,一多半人马则散成小股,四出劫掠,强盗兵从宽广的华北平原向南横扫而过,将一座座富庶的州县村庄变成一片废墟。
章泽天几乎与孙元化同时收到后金围困京城的消息,随后孙元化便派遣孔有德率领寄居在登州的辽东骑兵1500人北上京城勤王。
孙元化手中有水师之利,最初的打算是派人乘船从天津上岸入京,但今年的天气出奇寒冷,舰队受阻于海冰和大风,根本无法出港,最终才改派孔有德统率的辽东骑兵从陆路进京。
互助会此前已经提前商议过后金入侵时的处置办法,此时按计划行事,将手中的兵力收缩到青岛周边,按兵不动。
在听到孔有德率兵勤王的消息之后,他的脑子忽的一声:“原历史上孔有德就是在离开登州驰援山海关的路上造反的。这次虽然不是支援山海关,但同样是北上,难道他会在此时造反?”
想到此事,章泽天在第一时间盘点了手上的兵力和青岛周边的防务情况。
此时驻守青岛的陆军自卫队是陆军第一营和第二营,共有自卫队员1300人。
其中一营驻扎在青岛港,负责青岛港区各处重要单位的防御工作。工业区、别墅区、船厂、民用码头及商贸区都是他们的防区。
二营分散驻守在十六里铺、章家庄及胶南农场区。除了十六里铺有两个排之外,这几处守御兵力都不多,只能起到一些威慑和警戒作用。
二营的主力驻扎在即墨县城以北。这里是出入即墨的主干道,相当于青岛的陆上门户。自卫队在这里驻扎了两个连的四百名自卫队员,算是整个青岛防御体系里面驻军最集中的地方了。
青岛军港和胶州湾两侧炮台则由海军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