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知道自己在这里看守马匹的职责,如果马群出了意外,他们都没有好果子吃,所以战斗竟然相当勇猛,甚至比起那些女真人来都不差。
只不过自卫队使用的栓动歩枪和近防炮已经是超越了这些包衣奴认知的跨时代武器,人数优势不太大的冲锋在歩枪和近防炮的射击下很快败下阵来,冲过来的包衣奴丢下了两百多具尸体之后,这第一波冲锋就此失败了。
想到即将面临主子的严惩,包衣奴们爆发出了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很快就组织起第二波冲击。
这次他们将近千匹驮马和备用马驱赶出来作为冲阵的前锋,他们则跟在马群后面,希望借助马群的力量冲破自卫队的封锁,逼近自卫队进行肉搏战。
这种战术在铁山保卫战之中已经被女真人使出来过一次,给自卫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此时已经被通报到自卫队全军。这次面对的包衣奴手中有大量战马,陈金宝又怎么能不注意?
见马群冲过来,自卫队员们立即让开了主路,一部分队员退到了山坡上,另一部分队员则把带来的导马栏快速展开,自己躲在导马栏后面几十米的地方。
导马栏是针对马群冲锋设计的一种专用战具,就是用木头制成的齐胸高的栏杆,可以用后面的斜柱支撑立在地上,并不用钉入地下固定,就这么直接摆在需要的地方,形成一条长长的栏杆。
这种栏杆的强度不高,马群如果撞击的话,很容易就能将其撞开。
但马是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可不愿意去撞这玩艺,天知道会不会撞得筋断骨折?
这种栏杆如果把马群的去路完全堵住,马群也会因为无法及时停下而不由自主地撞上去。但是这些围栏只是摆在路侧,给马群划出来一条导向的通路,马群也就自然而然地沿着这栏杆挡出来的路径跑了下去。
栏杆挡出来的路是类似喇叭口形状的,越来越窄,到最后只能容二十几匹马并排通过,虽然只比马群的冲锋面窄了那么一点,但马群的速度还是慢慢降了下来。
自卫队员们并没有攻击这些马匹,但是当跟随在马群后面的包衣奴来到这里的时候,便成为了队员们射击的活靶子。骑在马上的包衣奴在马群里面十分显眼,他们擅长的蹬里藏身之类隐藏技术也因为马群挤得太紧而无法使用,被山坡上和远处路边的自卫队员逐一击杀。
这些包衣奴此时开始后悔采用这种战术了。因为混在拥挤的马群之中,他们连下马投降都做不到。他们手中的弓箭倒是可以射击,只是此时他们与自卫队员之间的距离有七八十米,线膛歩枪可以稳定地瞄准射击,而骑在马上的包衣奴射出的箭矢却完全没有准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的被击杀,直到最后轮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