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没像米尔森那样缓步前行,而是一路小跑着来到擂下,除去累赘后总算松了口气,于是转身面向自己的支持者,一条手臂高举。
“三、二、一、「恶魔手套」!”动物们在凯恩的带领下齐声高喊,看台上的本校学生纷纷起立,大声回应:“呼——哈!”
“南加大!”
“必胜!”
连续三次,老秦登台。
这是他第一次在擂台上与人对视,感觉不咋地,别看米尔森满脸横肉,又故意做出一副狰狞凶恶的表情,但他的眼中缺少了一样东西。
杀意,或者说,对生命的漠视。
某人向来没正形,对视了几秒觉得没意思,忽然眼皮一垂、摇头晃脑、并且噗噜噗噜的吐舌头,米尔森一怔,嘴角眼角同时抽搐。
又愤怒又想笑的那种。
守在电视前的江姑娘被逗的咯咯笑,又见他对自己飞吻,当即轻吻手指贴上屏幕——索妮娅已经告诉她关于保洁抹布的故事了。
比赛开始。
“砰砰砰砰砰砰……”老秦连连后退,谁都没想到米尔森居然在第一回合就不惜体力,以近乎连环日字冲拳的频率攻击他的小腹。
完全不防守!
仗着粗了一圈儿的颈部肌肉,米尔森根本不怕被击中头部,事实上,他的策略就是拼拳,宁肯挨上两拳也要回敬一拳,看谁更耐揍。
多了十七公斤的肌肉,就这么霸道!
联赛进行到现在,能留下的都是精英,比赛视频本就对公众开放,观察对手的比赛录像、分析打法习惯、制定应对策略再正常不过。
退马、退马、梅花步。
老秦且战且退,对方在模拟对抗时的风格以势大力沉为主,冷不丁换成高频密集的打法确实出乎预料,而且一定程度上对他构成克制。
对方的拳势又疾又重,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打桩机,试图以低角度、高频率的方式充分发挥身体优势,限制他独树一帜的「格挡」。
摊手?力量不够,而且对方随时可以借力转为摆拳。
伏手或者前按掌?已经对着小肚子打了,再压就该打到脐下三寸咧!
膀手?也不行。
膀手本身力量不大,实战中往往配合转马和手肘,以藤条劲的方式借力打力,问题是拳击禁止肘击,密集的频率也限制了转马。
扭腰扭到一秒四五次,肠子不扭成麻花才怪!
UCLA的欢呼声越来越高,声势一时压住了对面看台上的死敌,其他四家暂时保持中立,只有佩珀代因稀稀拉拉的跟着起哄。
可是打着打着,气氛就变了。
“呃,虽然米尔森占据场上绝对优势,但我必须提醒各位,第一回合比赛已经进行了一分钟,他并没有取胜的迹象,而且体力消耗巨大。”
解说员舔了舔嘴唇,又道:
“在周二的比赛结束后,秦告诉我们,他最擅长的是格挡,但现在看来,他的步法也同样灵活,直到现在也没被对手击中过一次。”
“老实说,我没法判断比赛走向,我的心脏一直在喉咙里跳动。”
“今晚之前我期待这场比赛,现在更加期待,米尔森能在体力耗尽前将秦击倒吗?或者秦能一直保持零击中、创造拳击史上新的奇迹?”
“让我们拭目以待!”
说完这句,他关掉麦克、扯开衣领,呼吸有些急促,解说这行他干了十年,没想到在一场低规格的高校联赛中感受到了久违的紧张和激情。
“邦邦邦!”
听到十秒倒计时提示,米尔森就像看到了歇脚平台的攀登者,短暂的一分钟此时却无比宝贵,再打下去,他担心第二回合手臂都无法抬起。
“铛!”
第一回合结束,不等裁判上前,米尔森便飞快的回到擂角,喘息声仿佛破旧的风箱,汗水不断的从毛孔中渗出、汇聚、流淌、滴落。
再看那厮,一摇三晃的,还有心情跟观众打招呼。
“叽里咕噜,巴拉巴拉,吚吚呜呜。”凯恩又开始口吐芬芳,好像激动到一定程度就会抽风,最后干脆大力拍他肩膀,狂吼:“干掉他!”
“混蛋,你轻点儿。”老秦揉了揉肩,没好气的开怼:“我跟米尔森打了两分钟都没被击中,倒让你打了个实诚,看,都打红了。”
“赶紧滚,别让他休息!”
凯恩急的不行,裁判都喊选手上场了,你不抓紧时间消耗对方体力,搁这儿跟我磨叽个什么劲?快走两步能死吗?啊?能死吗?
老秦懒得搭理大狗,自顾自的晃悠到对手面前。
……
这厮现在是狗大户,五场比赛的模拟时间加起来足有上万分钟,折成自由时间也有十六七个小时,各种打法早都试过无数次了。
是,模拟对抗中米尔森从没这么打过。
可架不住穷人乍富、花样作死啊!老秦试过对攻——死的贼惨,也试过防守——效果一般般、胜负五五开,最后才把突破口放在了闪避上。
米尔森比他高、比他壮、比他耐揍,最突出的特点是力量极大,一记全力施为的后手重拳能打出自身体重的2.5倍,足足四百多斤!
这并非胡扯。
以乔治.福尔曼为例,他职业生涯的最高体重为242.2斤(1987年3月9日对阵史蒂夫.Zouski),而他的重拳接近一吨,是自身体重的四倍还多!
老秦才一百二十七斤,不卸力的情况下,扎稳了二字钳阳马也得被米尔森一拳打到双脚离地,鹤爪式根本没用,脚上还穿着高帮拳击鞋呢。
但力量虽然对速度有加成,却不等于命中。
米尔森最大的缺点不是步法,而是动作幅度过大,这家伙脾气比格鲁特还急,一门心思的追求攻击力,以至于出招时有明显的发力前兆。
比如此时——
第二回合他继续盯着老秦的小腹打了半分多钟,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一直打到回合结束、或者体力耗尽时,忽然一记重拳直轰面门!
可惜,老秦在半秒前就察觉到了他的意图。
连续进攻用的是小碎步,半秒前却顿了一下,不仅步幅变大、而且蹬地动作明显;最不应该的是收回右臂时,他的手肘抬向了身体外侧。
腰向右扭、右脚蹬地、右肘外拐,典型的后手重拳!
一般而言,拳击手比赛时会将双手竖在脸侧,无论攻击目标是胸腹还是脑袋,肩和肘的运动幅度都很小,目的就是隐藏自己的攻击意图。
米尔森一心追求极致的攻击力,试图以速度弥补缺陷,面对普通对手自然无往不利,但碰上经验丰富、脚步灵活的对手就会原形毕露。
更别提模拟对抗不下五十场的对手!
右进马!左振脚!右转马!猿臂轻舒,身体如波浪般从后至前猛的一抖,一股沛然莫御的力量从并不粗壮的手臂中喷涌而出。
目标:下颌。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