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在萧若兰的协助下,独孤不悔有条不紊的处理完了当天的政务,两人才悠悠的走出县衙,到街面上去吃点东西。
以往县里但凡有官员加班,县衙的伙房都是会准备晚间的膳食的,但今日不知为何,伙房没有准备晚膳。
也罢,天天吃衙门里的饭菜早就吃腻了,今日出去改善改善也好。独孤不悔遂与萧若兰一起,走上街头去寻个用膳的地方。
等两人走出县衙大门,来到街道上,才发现街上挤满了手持七彩丝线的年轻女孩,还有许多女孩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
独孤不悔和萧若兰好奇的走过去,就见十几个人围成的圈子里,有个心灵手巧的女孩正手持五彩线,趁着七夕夜的月光,用彩丝线穿七孔针。
一圈的人都屏住了呼吸静静的看着,好几个围观的女孩都瞪大了眼睛,生怕漏过了什么。只见那女孩果真心灵手巧,从她拿起彩线起,只见她白皙的手指上下翻飞,灵动之至,不一会儿,就把彩线穿好了,围观的人群不禁都发出声声喝彩。
原来今天正是一年一度的乞巧节,也就是后世流传下来的七夕节,也是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最早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也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了。
乞巧节是女子的节日,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免不了求赐美满姻缘。乞巧的方式各年代地方皆有不同,最有名的是穿针乞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七夕节由来已久,是我国最具有浪漫色彩的节日,更是被现在的年轻人誉为“中国情人节”。
这一天的少女们都手执五色丝线在月光下快速穿过连续排列的九孔针,穿过的速度最快者称为“得巧”,“得巧”的女孩子会受到其他女孩子们的羡慕。
还有许多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
夜色已黑,街上挤满了庆祝节日的人,趁着热闹的气氛,独孤不悔和萧若兰也摒弃了许多世俗礼仪的束缚,轻松自然,并肩漫步在大街上。
这一路走来,到处是三三两两的女孩擦肩而过,笑语吟吟,暗香浮动,好不热闹。
独孤不悔来到易阳县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却一直呆在县衙之中,从不得机会出来逛个街,今天可谓是头一次逛街,不禁欣喜无比。
随着人群,他们也来到城中的一处园林景观之处,就见那园中更是热闹,尤其是园里的古树之上,挂满了千丝万缕的红飘带,当地的年轻人相信,在乞巧节当日,将写着祝福语的红丝带挂在树上,来年一定会有好的姻缘和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