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梁国往事(2 / 2)

然而就是这位梁国太傅以一人之力,在苍梧边境布下八极归流阵,才挡住了赵国南下的数十万铁骑。剑阁首徒赵无回出剑三次,最后也只是对着大阵深鞠一躬,转身离去。

自那,世人才知,梁国不只有琴,还有一位太傅,是齐赵都求之不得的阵法大宗师。因其只穿白衣,世人便称其为白衣太傅。

出神间,就听李公公继续说道:“太傅不光是太子之师,也是公子之师。咱家久居宫中,知道太傅始终偏爱公子,只碍于名分,不得已才维护太子。

然而,太子暴虐成性,稍有不顺便会杀人灭门。沈修文贵为太子少师,本就有督导太子的权责,只因看不得他杖毙进言的大臣,多嘴了两句,满门七十九口便被杀的干干净净。请问诸位,同为太子之师,太傅又该作何感想?”

胖子等人不过是江湖粗人,哪里听过沈修文的名号,连少师是个什么名头也不明不白。倒是远处的顾怀谨心头大震,这位沈修文可不简单,他是本朝名士,留有不少传世名篇。若说他文人雅士不为江湖人所知,他的老师钟鼎之可是高的不能再高的江湖人。

果然,刚想到钟鼎之,就听李公公说道:“说起沈修文大伙不知,说起钟鼎之呢?”

胖子惊呼道:“琴圣钟鼎之?”李公公道:“正是!这位沈修文沈少师,可是琴圣的关门弟子。”

胖子不解道:“琴圣手段通天,曾单手托琴闯入齐王宫,三千御林军未曾伤其一根汗毛。左太冲那个老杂毛手持出云剑,还是没能阻止他弹完那曲浮生六劫。这沈修文也太不济,可不像琴圣的弟子。”

李公公耻笑道:“你不过是个泼皮,哪懂得沈少师的雅逸。他是个痴人,只醉心于诗词音律,根本不去学那行气修真的法门。

若不是太傅四次三番相邀,他又岂会做什么太子少师?只可惜这么个痴人,最终却死在了太子手中。

嘿嘿,太傅自持身份,爱惜名声,不愿动太子,那琴圣岂是好相与的?齐王宫都挡不住他,又何况是梁王宫,他只身徒手,一路杀至太子东宫。太傅连布九道大阵,阵中劝他三天,才算了了此事。

咱家虽不知道他二人在阵中说了什么,却知道,自那之后,梁王宫里藏了上百把稀世名琴的三尺楼中,再无一把名琴。也是自那之后,太傅再未进过太子东宫。”

江老大心说,琴圣孤身直闯齐王宫确有耳闻,至于杀入梁王宫,却从未听人说过,也不知这阉人说的是真是假。

若是真的,琴圣容不得梁王太子,太傅也未必会一直维护,公子晏确有胜出的机会。自己若真能追随公子,以后说不得加官进爵,恩泽子孙。

稍一晃神,不禁自嘲道:“爷们不过一介散修,女人都未碰过,何谈子孙?眼下无漏鼎难能据为己有,还是先得了无漏水,占了便宜再说。”思定之后,拱手说道:“江某虽身处绿林,却常听人说,公子礼贤下士,勤政爱民。若能追随公子,实在是我兄弟几人的荣幸。”

李公公神色一松,笑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各位资质不凡,只是资源受限才蹉跎半生。眼下有无漏水滋养灵根,过不多久便会练气圆满,到时公子自会赏下筑基丹,到那时,进可建功立业,退可开山安家,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