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张松出兵
之后攻打南郑的时候,再和夏侯惇会师于南郑城外,张松再主动求见夏侯惇,声明自己投靠之意,他相信很快就能得到夏侯惇的重视。
之后再通过夏侯惇的取道去荆州见曹操的话,应该就能够顺利的将益州送到曹操手上,从而报上这根粗壮得不行的大腿,这就是张松的计划。
张松自以为得计,却不知他的谋划从一开始就被庞统所识破,乃至于早已经做好了应对。
来到梓潼之后,张松只是稍作准备,便从梓潼出发,过萌霞关往阳平关而来。
张松本来想邀请与他同样属于投降派的法正孟达两人同行的,结果真事到临头的时候这两人反倒是退缩了,这使得张松颇感不满。
张松甚至现在都还能想到法正孟达二人的嘴脸,简直让他气的不行。
“张子乔,我等之前之所以同意降曹,乃是因为其人势大,若是来攻益州的话则益州必定不保,我等也无意于生灵涂炭,徒劳费力,这才同意了投降曹操。”
“然而眼下曹操尽起二十余万大军攻荆州,一时之间局势未明,胜负尚且是未知之数,又岂可在此时言降曹之事?”
见法正孟达二人都是这种态度,张松也是气不打一处来了,曹操二十余万大军何等的强大,说是有横扫荆州之力也不为过,曹操的胜利根本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有什么可犹豫的?
“正是因为眼下胜负未分,我等献益州之后方才更能受到曹操重视,否则的话若是荆州已灭,天下大势都尽在曹操手中,我等纵是献了益州,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岂能比得上此时献益州更好?”
其实张松这番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真要是想要投靠曹操的话,那当然是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要好得多。
奈何法正孟达二人其实对投靠曹操也没那么大兴趣,说到底他们都是些机会主义者,要是机会合适的话,投降曹操献出益州倒也不是说不行,若是机会不合适,那这种事情根本没什么好考虑的。
所以法正当即就表态道:“子乔此言大谬,若是那曹操当真如你所言那般不可阻挡的话,那他为何还迟迟拿不下襄阳?”
“还得分一路兵马去攻汉中,再分一路去攻打江夏,这不正说明了纵然是强如曹操,一时之间也是拿不下荆州么。既然那曹操没有我们一开始所想的那么强,那何不登上一等,等到荆州之战出结果了再做定夺呢?”
法正是执意不会在这时候下场的了,作为法正好友的孟达这时候也是支持他的决定,见到两人临阵变卦,张松只觉得简直是竖子不足与论,便自己领着两万人从梓潼出兵去攻阳平关了。
结果直到张松兵临阳平关外的时候,他才诧异的意识到,事情和他一开始所想象的,确实有些出入。
别的不说,阳平关上那密密麻麻的守军,就明显不止两三千人,这完全不符合张松一开始所猜测的,阳平关守军不足千人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