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喜欢吃鲫鱼吗,你就挑大的买,你不是喜欢吃兔肉吗,你就挑肥的买,你不是喜欢吃鸽子吗,你就挑胖的买,你不是喜欢吃荔枝吗,你就挑鲜的买,你不是喜欢吃窝瓜吗,你就挑圆的买,唉!总之,你想吃啥就买啥吧!你喜欢金簪子,你就买金簪子,你喜欢银镯子,你就买银镯子,你喜欢玛瑙,就买玛瑙,喜欢美玉,就买美玉,唉!总之,喜欢用啥就买啥吧!”
李灵儿把几匹纸马递给了赵巧儿,赵巧儿一边烧着纸马等物品,一边说道:“亲娘啊,你在人世的时候,就喜欢坐车,可你总是坐驴车,很少坐马车,巧儿给你送去五匹大马,你可以套上四匹马的大马车,好好地风光一下,马车如果坐腻歪了,你也可以套牛车,牛车晃晃悠悠的,看风景看得仔细,不像马车那样颠颠直跑,容易走马观花。
你牛车如果坐腻歪了,也可以套羊车,这羊拉车可是一件稀罕的事,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据说,隋炀帝就用羊拉过龙船,羊车巧儿没坐过,不过呢,能够想象得出,那一定很浪漫很开心的,这些猪就不要它们拉车了,它们懒惰散漫,憨憨傻傻的,你就把他们当做礼品送人吧!这些鸡鸭鹅狗你也收下吧,在乡下的时候,你最喜欢它们了,鸡走路时缩脖子的动作,鸭走路那一扭一扭的姿态,鹅走路时雄赳赳的样子,都挺逗人喜欢的。
给你送去了两只狗狗,它们晚上看家护院,一只的话太寂寞了,力量也太单薄了,只有两只联合作战,才能打败坏蛋们,坏蛋们太多太狡猾了。轿子和房子,你也收下吧!有钱了,财产越多越好吗!好了,亲娘,千言万语一句话,好好照顾自己,千万别让自己委屈啊!”
一股股的黑烟朝天空冲去,像一条条摇头摆尾的青龙,带走了赵巧儿的祝福,带走了赵巧儿的心愿,也带走了院子里面的丝丝寒意。
媒婆婢女衙役轿夫以及看热闹的人们,挤在大门口,都呆呆地看着赵巧儿和李灵儿的一举一动,见证着赵巧儿的诚心和孝心,谁也没有多说一句话,死者为大吗!
哀悼亡灵,尊重逝者,无可厚非!
赵王氏的牌位被抬进了屋里,烧祭活动结束了。
媒婆等在静静地等待消息。
太阳就要落山了,西天亮,东边暗,几抹红云出现在西边的天际,有的像牛,有的像马,有的像猪,有的像羊。
李灵儿和赵巧儿又双双走了出来,来到了大门口,媒婆等又躬身相迎。
李灵儿说道:“媒婆婆,还有一件事,你们必须做,巧儿才能梳妆上轿。”
“敢问姑娘,是什么事?”
“这接亲的队伍不行,场面太寒酸了,知府大人是本地最大的官了,这也太马马虎虎了,说不过去呀!”
“姑娘说怎么办好?”
李灵儿瞅瞅赵巧儿,说道:“巧儿要求必须有排军开道,有鼓手乐手,弄一个一丈长两尺宽的举牌,上面写着‘恭请赵巧儿小姐入府成亲’字样,还有,接亲的轿子也太素雅,太单调,必须得披红戴花方可。”
媒婆听后,使劲地眨着死鱼一样的眼睛,半天,说道:“两位姑娘,你们说的有些事,老身做不了主,不过,没问题,我立刻派人请示知府大人,叫知府大人安排就完事了,你们看这样行吗?”
“行!我们等着,事情完备了,才能梳妆打扮上轿。”
两位姑娘又回屋去了。
这边,媒婆赶紧打发人去找知府,安排赵巧儿的要求。
天黑了,赵巧儿说的要求才齐备,排军鼓手乐手都来了,轿子也妆饰好了,牌子也弄好了。
李灵儿出来,检查了一番,叫众人列好队,准备到房门口接亲。
又等了很长时间,李灵儿才叫队伍来到了门口。
媒婆问用不用婢女去搀扶新娘,李灵儿说不必要。
李灵儿搀着新娘走了出来,就见新娘上身穿着粉色的小袄,下身穿着红色的裙子,裙子很大很长,已经遮住了脚面,一个大大的红色盖头,完全遮住了头脸,连脖子也挡住了,李灵儿牵着新娘的玉手,玉手带着粉红色的绒线手套,总之,新娘遮挡得严严实实的,没有暴露一丝皮肤。
婢女赶忙揭开轿帘子,李灵儿扶着新娘上了花轿,李灵儿也陪着新娘上了花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