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3年——1279年 蒙元伐宋,顺江而下直取宋都临安。宋降。宋臣先后立度宗两子为帝谋求复国,终不遂。
宋度宗终于知道了前线状况,但除了忧愁恐惧无计可施。贾似道扬言亲自上前线指挥阻击元军。但宋度宗担心贾似道一走自己无人依靠,苦劝贾似道不要离开京城。其实贾似道也没想上前线,顺坡下驴留在京城。
1274年,忽必烈下诏总攻南宋,派大将伯颜率领十万精锐南下与襄樊元军会合。
消息传到江南,宋度宗忧惧而死。
宋度宗的“度”字应该是酒色过度的“度”。他是个好色之徒,一直沉溺后宫享乐,不理朝政。他曾经创下一天临幸嫔妃宫女30多人的记录。他身体原本就虚弱,加之酒色过度,忧惧成疾,三十出头就死翘翘了。
他的孩子岁数都不大。他立的太子当时只有4岁。没柰何,群臣拥太子即位,请太皇太后出来摄政。
此时,元军水陆并进侵入南宋。刘整和刚刚投降的吕文焕都作为先锋随军出征。
刘整带领元军骑兵杀入江淮一带不提。单说吕文焕带领元军水军顺江而下杀奔南宋的都城临安(杭州)。
元军每过一城,吕文焕必先出马招降,现身说法劝宋将放弃抵抗。他是南宋的名将,他都降了,不如他的宋将难免心里活动。并且他让降兵身穿宋兵号坎列队站在元军前面,这对守城的宋兵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冲击。很多宋将无心抵抗举城投降。
也有意志坚定的宋将誓死抗敌。
郢州守将张世杰指挥水陆两军配合作战,阻断汉水。
伯颜攻击受挫便迂回藤湖(湖北荆门钟祥县东南的镜月湖)然后折回汉水继续前进。张世杰见状不得不派军出城追击。元军迅速回军将宋军击败。
元军杀至汉阳。宋将夏贵率领万艘战舰截住元军去路。
元军也有数以万计的战船,但跟擅长水战的宋军决战缺少胜算。
伯颜声东击西,佯攻汉阳诱使夏贵把兵力集中在汉阳,分兵沙芜口(湖北武汉汉口区东北)突入长江。夏贵见势不妙,急忙退守阳逻堡(武汉东)。
两军水军在阳逻堡决战,大战三天不分胜负。
伯颜再施声东击西之计,一面强攻阳逻堡,一面分兵在宋军防守薄弱之处强渡长江。元军数十万骑兵渡过长江,奇袭宋军后方。夏贵担心后路被断,弃军而逃。南宋水军随即大败。
元军返过头再攻鄂州(湖北武汉武昌区)。鄂州受汉阳兵败影响,战斗信心不足。吕文焕趁机劝降,不战而得了鄂州。
伯颜马不停蹄,挥师东进。南宋沿江各州黄州(湖北黄冈)、蕲州(湖北蕲春东南)、江州(江西九江)、安庆(安徽安庆)望风归降。
屏障尽失,京城震动。
贾似道为安抚民心,宣布亲自上前线督战。但他哪里是去打仗了,暗中派人向元军求和。他答应向元朝称臣纳贡。
但元军不再信他,拒绝议和,继续往临安打。
1275年,元军杀至池州(安徽池州贵池区),距离临安只有八百里。
贾似道硬着头皮与元军接战。他让将军孙虎臣率领步兵七万据守长江两岸,让将军夏贵率领两千五百艘横亘江中,自己率领六万军队在后面督战。
夏贵是败军之将,已经被元军吓破了胆。他见元军杀到,望风而逃。他路过贾似道的战船时高呼:敌众我寡,赶紧跑吧。贾似道慌忙下令撤退。
孙虎臣的部队失去水军保护遭到元军水陆两军的夹攻。元军舰船上的巨砲对两岸宋军狂轰滥炸。元军趁乱冲击宋军。孙虎臣见势不妙扭头就跑。宋军大败。
元军追杀150余里,几乎将宋军全歼。宋军至此精锐尽失。
贾似道一溜烟逃到扬州,上书朝廷建议迁都躲避。
太皇太后拒绝迁都,将贾似道撤职发配。贾似道被贬出京后,押解官将他砸死在茅厕中。
太皇太后一面下令召天下兵勤王,一面派人向元军请和。
郢州的张世杰率军东进,与孙虎臣联手再战元军。为了防止士兵们畏战逃走,他下令每十船为一个方阵,在江中下锚定住,以示宁死不退。元军一看风向有利,立即发射火箭发动火攻。宋军战船被烧着,躲都没法躲,一烧一大片。士兵们只能跳江逃命。元军趁乱进攻,大败宋军。宋军的长江防线至此彻底崩溃。
江西提刑(相当于法院院长)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兵买马,聚众万人,进京勤王。朝廷任命他为江西安抚副使(相当于副省长)。
当时国内大乱,局势失控,尊令前来勤王的军队只有三四万人。
元军沿江东进打到建康,西进打到江陵。元军所到之处,宋军望风披靡。长江沿岸州郡不再归南宋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