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地位逐渐稳固之后再掀新旧党争,严厉打击旧党。,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被蔡京称为奸党,亲自书写“元祐奸党”名单,令人刻碑送往各地公示。
宋徽宗反对他再起党争的做法,下令将碑全部毁掉。但是蔡京的字写得非常好看,被人当做字帖。他亲自书写碑文的碑被砸了,但拓本留了下来。南宋时有人用拓本重新刻碑作为书法范本。这块碑几经重刻,一直流传到现在。
蔡京的字的确好看,跟电脑楷书打印出来的一样。
宋徽宗上台初期很想有所作为。他在变法的同时考虑收复青唐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青海西宁。
宋哲宗临死前对西夏一战收复了青唐的湟、鄯二州(都在西宁地区)。青唐当时是亲附西夏的一支吐蕃人的地盘。宋哲宗死后,吐蕃人反攻青唐。西夏出兵十万相助。吐蕃联军包围了鄯州。宋军打破包围圈弃城而走。吐蕃联军随即又进攻湟州。湟州守将王厚向朝廷求援。当时朝廷是向太后当家。向太后不想再动刀兵,让王厚撤出湟州,放弃青唐。宋徽宗肯定是不愿放弃青唐。但他说了不算。
宋徽宗亲政后派兵收复青唐。他以王厚为大将、童贯为监军。
童贯是宦官。宋徽宗信得过。
说点八卦的事。童贯是宦官当中唯一一个长胡子的宦官。虽然只有稀稀拉拉十几根胡子,但作为宦官也够奇葩的。不知道是净身不彻底还是肾上腺发达。他不是打小净身入宫的太监,20多岁入宫,属于半路出家。
宋徽宗喜好书画,派童贯出宫搜集名人字画。蔡京在书画方面名声很大。童贯跟蔡京结识后把蔡京推荐给了宋徽宗。于是有了蔡京为相的后事。
蔡京投桃报李,在宋徽宗决定出兵青唐的时候推荐童贯为监军。
童贯、王厚领军到了湟州。王厚准备停当将要发起进攻。这时驿马送来宋徽宗的手令。原来宫中失火,宋徽宗认为不吉,下令童贯不要出兵。但这时军队已经进入战斗状态,下令取消作战计划一定会影响士气。童贯看过诏令之后,不动声把诏令塞进靴筒,告诉将士们皇上预祝我们出战获胜。将士们士气高涨。
湟州一战打得很顺利。王厚布佯兵在前,出奇兵袭击攻击敌军背后,前后夹击,一战拿下湟州。
童贯、王厚随即兵发鄯州。敌军布阵与宋军决战。开战后,王厚发现敌军的指挥官站在一个山头上指挥战斗,亲率骑兵绕到山的背后发起袭击。敌军试图阻拦。王厚令部下以强弩驱散敌军,拍马直取敌军指挥官。敌军指挥官只得拍马逃走。敌军失去指挥,大败而逃。宋军在追击的过程中不仅拿下鄯州还顺手拿下廓州(青海尖扎北)。
宋军顺利收复青唐。消息传回朝廷。大臣们集体向宋徽宗祝贺。宋徽宗也是喜出望外,下令嘉奖童贯和王厚。
宋徽宗将鄯州改名为西宁,希望西北从此安宁,再不发生战争。
宋徽宗认为童贯是个懂军事的宦官,开始重用童贯。此后20年,童贯一直执掌兵权。
其实童贯并不懂军事,但这个人有自知之明,放手让王厚安排作战。他跟皇帝单线联系,把王厚的功劳按在自己的头上。宋徽宗以为青唐大胜全是童贯的筹划,把他看做善战之将。
蔡京继而筹划进攻西夏,招降了西夏一个大将。西夏愤而起兵报复。于是宋夏边境冲突再起。
宋朝再祭步步推进的蚕食政策,派兵占领了不少西夏地盘。西夏无计可施,只得再请辽国出面调停。辽国看在两国结亲并且西夏年年进贡的份上派人出使宋朝,让宋朝停战。宋朝回派的使节按照蔡京的意思强硬地回绝了辽国的要求。辽国大怒,一面集结兵力准备开战,一面派出宰相级的官员做最后的调停努力。宋徽宗还没有做好跟辽国开战的心理准备,答应暂且罢兵。
宋夏边境又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