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于是开始大清洗,把跟郭崇韬沾亲带故的文臣武将全部杀掉。宦官趁机夹带私货,把自己平素厌恶的人也统统杀掉。
尚书令兼河中节度使朱友谦平素不愿跟宦官来往。他仗着自己跟李存勖的私交不错,替郭崇韬喊冤。宦官诬告他阴谋叛乱。李存勖派兵把朱友谦和他的族人一百多口全部杀掉。
肃反扩大化更加激化矛盾。将士们对李存勖彻底寒心。兵变随之而起。
驻守贝州(河北邢台清河县)部队首先叛乱。乱军攻克并抢掠了邺城。
李存勖调兵遣将去贝州平乱。军队还没出发,四川又乱了。郭崇韬的部下李绍琛相信自己难逃一死,在成都起兵造反。李存勖只得接着调兵遣将。
李存勖派往邺城的将领被叛军打得落花流水。叛军随后又占领了邢州。
沧州、绥州(陕西榆林绥德县)、银州(陕西榆林米脂县一带)也跟着发生叛乱。
李存勖重新选派将领。但他手下能打的战将不是被杀就是造反。到了用人之际,他才发现手头已经没有了可用之人。
李嗣源是后唐功勋卓著的将领,出道以来从无败绩,并且被李克用收为养子,跟李存勖有兄弟的名分,按理说是挂帅出征的最佳人选。但是李嗣源功高盖主,李存勖担心他篡权,对他一直限制使用,百般压制,严密监视,几乎把他闲置起来。他宁可御驾亲征也不愿启用李嗣源。
但是群臣都建议让李嗣源挂帅出征。皇帝应该坐镇京城,不能随便出去。尤其是现在政局不稳,皇帝应该留下来稳定人心。
李存勖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得重新启用李嗣源。他把禁军交给李嗣源,让他去平乱。
李嗣源到了邺城(河北大名),还没跟叛军交手,自己的手下先叛变了。将士们不愿再给李存勖卖命,要拥戴李嗣源为皇帝。
李嗣源不想背叛李家,闭门不出,躲在帐内写奏章,向皇帝表忠心。他的女婿石敬瑭站在一边一撇嘴:拉倒吧,将士都反了,你就是写血书皇上也不能信你。如果再不答应将士的要求,我们可就活不成了。
李嗣源长叹一声,把笔扔了。
叛军和平叛部队合兵一处。各地叛军也纷纷表示效忠李嗣源。李嗣源命石敬瑭率领一支军进攻大梁。
李存勖得知李嗣源反了悔之不迭,只得御驾亲征,讨伐李嗣源。
临行他打开私库犒赏三军。士兵们领到赏赐却毫无感激之情。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我们的老婆孩子死的死、卖的卖,现在再给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用!
李存勖领兵出京。士卒纷纷溜号,跑到李嗣源那一边。
李存勖派出三千骑兵作为先锋军去打头阵。没想到整支队伍都投奔了李嗣源。李存勖众叛亲离,战不能战,只好班师回京。他出京时带着两万五千人,回京时只剩下一半。
回京当夜,京城的军队又叛变了。叛军围攻皇宫。李存勖一面抵抗一面召唤驻扎在城外的骑兵部队火速增援。骑兵部队接到命令无动于衷,待在树荫底下乘凉,把马赶到山坡上吃草。
李存勖亲自上阵搏杀,战斗中被流箭射中抬入后宫。亲信见势不妙,更换便衣偷偷溜走。李存勖伤重不起,让人去叫皇后过来照顾。刘皇后正忙着收拾金银细软没空理他,只让人倒了杯水送去。
李存勖孤独地死去。
树倒猢狲散。李存勖亲人们各奔东西。刘皇后带着金银细软跟情夫私奔。李存勖的儿子们逃入乡间。宦官、宫女也潜逃出宫。
叛军占领皇宫,派人迎接李嗣源。
“李天下”十指上得天下,十指上失天下。只用三年时间就玩丢了天下。
李存勖是天生的战将,无论是冲锋陷阵还是运筹帷幄都技高一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擅长打江山的人不一定擅长坐江山。李存勖不懂得如何治国,以为治国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玩乐之间就办了。他宠信优伶,重用宦官,搜刮百姓供自己享乐,一点不知道体恤将士。将士们的怨气越积越深终于被一个火星引爆。政权迅速垮台。
北宋的欧阳修在修史时,把李存勖得天下又失天下的原因总结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