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大喜,接受黄巢投降,打算诱捕黄巢向朝廷邀功。他担心别人和他争功,要求各路援军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各镇恨他鸡贼却也无可奈何。
黄巢一看各路援军都走了,就剩高骈一路军,又不降了,率军反攻高骈。高骈没有防备,被杀得大败。
乱军的士气又起来了,渡江北上。此后连战连胜,横扫江淮。兵力恢复到十五万。
朝廷谴责高骈贪功擅自遣散联军。高骈恼羞成怒,借口生病,不再出战。
朝廷只得重新调集军队,将各路兵马集结在淮北准备截击黄巢。
徐州派出三千援兵,进驻许州。徐州兵对食宿标准不满,起来闹事,要求吃好住好。徐州节度使薛能为宁人息事满足了他们的要求。许州兵气不忿,半夜偷袭徐州兵的营地,把敢敲许州人竹杠的三千徐州兵全宰了。杀红眼的许州兵把薛能也杀了,恨他丢了许州人的脸。
其他各路援军听说许州人全歼徐州援军,以为住进了黑店,连夜逃走。
援军都跑了。淮河防线出现一个缺口。
黄巢趁机从这里渡过淮河,杀入河南。
乱军很多是河南人,进入河南“所过不虏掠,惟取丁壮以益兵”。乱军在那里很快聚起60万人,“兵势甚盛”。
乱军杀入汝州,兵锋直指东都洛阳。
朝廷震动,重新组织各藩镇兵马堵截乱军。但是淮北各藩镇或是不愿再参加联军,或是因为当地民变加剧脱不开身有心无力。朝廷没办法只得放弃洛阳,集中兵力退守潼关。
乱军很快攻下东都洛阳。
东都留守刘允章率洛阳官员投降了黄巢。
刘允章就是先前以“九破八苦”劝谏唐懿宗的人。当前危局便是“九破八苦”酿成的恶果。
占领洛阳后,黄巢野心乍起,领兵直奔长安而来,要和皇帝小儿一争天下。他沿着“安史之乱”的路线杀向潼关。
唐僖宗吓得六神无主。他再也顾不得玩了,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但群臣也无计可施。唐僖宗又急又怕,面对群臣流泪不止。
田令孜建议做两手准备,一方面派神策军增援潼关,一方面准备去四川避难。实际上他已经决定放弃长安逃往西川,投奔他的大哥陈敬瑄。他只派出两千弓弩手增援潼关。
他增援潼关只是做做样子,其实对潼关防守根本不重视,别说赏赐连粮饷都没张罗。援军饥肠辘辘赶到潼关,发现潼关守军比他们更惨,早已经断粮了。
黄巢大军杀到,潼关守军略作抵抗便一哄而散。田令孜派去的弓弩手把箭射完也跑了。
潼关失守,长安大门洞开。黄巢率领乱军一拥而入。
唐僖宗跟当年的玄宗一个德行,二话不说撇下国都和群臣百姓一溜烟逃往四川成都。
880年年底,乱军兵不血刃占领了长安城。黄巢入住皇宫,自称大齐国皇帝。
黄巢实现了“冲天香阵透长安”的理想,达到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黄巢住在皇宫里面,满眼金碧辉煌的宫殿、低眉顺眼的宫女、点头哈腰的太监……黄巢渐渐找不着北了。
黄巢沉溺在富贵场、温柔乡里面,外面的将士们可就没人约束了。他们任意烧杀抢掠,替黄巢实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预言,“杀人满街”。
乱军回到北方后,黄巢注意约束军纪,把乱军包装成义军形象以吸引百姓加入。进入长安后,黄巢自称是人民的子弟兵,不会祸害百姓,晓瑜百姓只管安居乐业。等他坐上金銮殿,认为革命已经成功,开始放纵自己,放松军纪,让大家跟他一起享受胜利成果。将士们把长安看做自己的战利品,恣意妄为。
当乱军上下正沉浸在胜利后的喜悦、抢夺战利品的时候,各路TJ正在向长安集结。等到TJ把长安城重重包围了,乱军才发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唐僖宗任命凤翔节度使郑畋[tián]为都统,让他调集各路军队反攻乱军。郑畋将散布关中的神策军组织起来,得到数万兵力。乱军五万进攻凤翔。郑畋在龙尾陂(陕西岐山东)设伏击溃乱军,斩杀两万多人。
龙尾陂大胜鼓舞起TJ士气。郑畋传檄四方,号召藩镇合讨黄巢。各镇不愿向乱军称臣,纷纷派兵反攻乱军。居住在唐朝境内的胡族也不承认所谓的大齐国,站在唐朝一边。各路TJ向长安汇集,对长安形成合围之势。
郑畋的行军司马唐弘夫率军进攻长安。黄巢不敢应战,放弃长安率军东逃。
乱军狼狈而逃。长安百姓“争欢呼出迎官军,或以瓦砾击贼,或拾箭以供官军”。长安百姓一面欢迎官军,一面用砖头瓦块“欢送”乱军,捡起地上的箭矢送给官军。
“子弟兵”入城后立即放下兵器入户抢掠。城中大乱!
“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黄巢撂蹶子狂奔出城,发现后面竟然没有追兵。派人一打听,都忙着抢掠呢。黄巢趁乱杀了个回马枪,把官军又赶出长安。
“胡汉三”又回来了,长安百姓倒霉了。为报“瓦砾”之仇,黄巢令长安再次“满城尽带黄金甲”,“纵兵屠杀,流血成川,谓之洗城”。
官军不敢再攻,将长安重重包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