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凑自称成德留后,控制了冀州,要求唐穆宗任命他为成德节度使。
唐穆宗不肯向叛军妥协,组织周边藩镇的部队准备讨伐王庭凑。
王庭凑于是先发制人进攻深州(河北衡水深州市),打算跟幽州取得联络。幽州得信也出兵南下接应成德。
时任魏博节度使的名将李愬听说成德叛乱立即集结部队准备讨伐,但不巧旧病发作卧床不起,无法领兵出战。
救兵如救火。唐穆宗任命田弘正的儿子田布为魏博节度使代替李愬出战。唐穆宗相信田布跟成德有杀父之仇,肯定会尽全力讨剿成德。
事实上,田布的确想打成德,但手下将士不想。将士们只为钱而战,对报仇不感兴趣。田布拿出自己全部家产和魏博六州的赋税分给将士们。将士们尤嫌不足。他们认为现在是替朝廷打仗,朝廷也应该再给一份。
但是朝廷财政拮据拿不出钱来。唐宪宗连年征战没给唐穆宗留下什么家底。唐穆宗即位后大兴土木、随意赏赐,把征收上来的赋税挥霍一空。朝廷没有富裕钱赏赐参战的将士们。
魏博将士们攻入成德连下成德两座堡垒,然后便屯兵不进。田布给的那点钱只够打到这,再往前打得再给钱,没钱便不肯听从田布的将令。
以先锋兵马使史宪诚为首的魏博将士怀念当年自治的时光。想当年河北三镇进退一体,跟朝廷分庭抗礼,攻伐自主,不受驱使,不像现在成了朝廷的鹰犬。他们不愿意为了朝廷打自家兄弟,劝说田布停战。他们对田布说,如果你肯恢复旧例,我们生死相随。如果你坚持打下去,恕我们不能从命。
田布绝望了。
田布眼见报仇无望,回去给唐穆宗写了一份遗书,自杀身亡。
将士们推举将领史宪诚为帅,撤兵回魏博。
唐穆宗害怕魏博在这个节骨眼造反,非但不敢追究史宪诚等人逼死田布之罪,还顺水推舟封史宪诚为魏博节度使,极力安抚魏博。
魏博虽然没有公开反叛朝廷,但暗地里支持幽州和成德。
魏博退出后,唐穆宗兵力不足。吐蕃不断犯境,唐穆宗不敢调走关内军队增援河北。另外,动用的军队越多花销越大,唐穆宗没有那么多钱赏赐军队。他决定缩小战争规模,放过幽州只打成德。他想先集中兵力打败成德再说其他。
唐穆宗宣称朱克融不杀张弘靖有减罪情节。因此朝廷决定原谅朱克融,承认朱克融为幽州节度使。
但是他的离间计并没能奏效。朱克融跟王庭凑勾结在一起,联手向周边城池发起进攻。
官军抵挡不住幽州和成德军队的进攻节节败退。
唐穆宗任命裴度为招讨使统一指挥河北战事。但他同时又把宦官派过去。
唐穆宗信任宦官,不仅让宦官担任监军还由他们推荐将领,作战计划也让宦官参与制定。
但是宦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宦官挑选精兵作为自己的私人卫队,把老弱病残交给将领指挥。将领打了胜仗,功劳归宦官;打了败仗,宦官就把责任推给将领。将领都不愿打仗。
并且宦官连管理军队的常识都没有。随意改变军令让将士们无可适从也怨声载道。宦官不懂军队的规矩也不愿遵守,破坏了军队的正常秩序。
有个宦官钦差半夜到达弓高城(河北沧州东光县)。弓高城是官军的粮道重镇,戒备森严。按照军规,前线城池晚上不能开城放人,因为看不清来人无法分辨敌我。守城士兵爱岗敬业、坚持原则,拒绝给宦官开城门。宦官只好在城外面猫了一夜。寒冬腊月,宦官差点被冻成冰棍。第二天宦官进城后大发雷霆,恨不能杀了守城士兵。士兵不敢用军规为自己辩护。
幽州叛军得知这一情况,马上派人化装成宦官在半夜来到城下。大部队悄悄跟在后面。守城士兵听到外面有自称宦官的人叫门,马上二话不说就把城门打开了。叛军一拥而入将城池拿下。官军的粮道随即被掐断。
前线官军的粮草供应很快出现短缺。前线士兵每天只能分到一勺陈米,还得自己出营砍柴烧饭。士兵们因为粮饷不能按时按量供给而满腹怨气,不愿打仗。甚至有的部队阵前叛乱。
仗打不下去了。唐穆宗无奈之下宣布停战。他承认变兵推举的节度使以换取和平。
从此后,藩镇割据势力重新抬头。唐宪宗花毕生精力换取的成果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