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年——713年??韦后弑君摄政。李旦之子李隆基发动兵变,杀韦后一党,拥父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唐睿宗立李隆基为太子。太平公主谋废太子被杀。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
710年,有人上书唐中宗指控韦后、宗楚客打算谋反。韦后知道后立即让人将上书人乱棍打死。
这个上书人是个普通百姓。唐中宗也不把这个人的话当回事。
但紧接着,许州(河南许昌)司兵参军(州府负责军政的幕僚)燕钦融实名举报:“皇后YL,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
唐中宗不能不重视起来,把燕钦融叫来亲自审问。
燕钦融当面向唐中宗揭发韦后一党诸多违法乱纪的丑事。
唐中宗听后沉思不语。
在堂上旁听的宗楚客急了,令人将告状人当场打死。武士拎起告状人横着就扔出去。告状人的脑袋撞到殿前的一块石头,当场毙命。唐中宗没吭声,但面有不悦之色。
韦后得知慌神了,赶紧找安乐公主商量对策。
两个唐中宗最亲近、最宠信的人商量的结果是干掉唐中宗。韦后是想像武则天那样君临天下,过过女皇的瘾。安乐公主则希望做皇太女,把女皇的故事继续下去。
韦后于是叫人在饼中下毒毒死了唐中宗。这个曾经像母亲一样守护唐中宗的女人,最后亲手把唐中宗送上黄泉路。
韦后秘不发丧,以皇帝的名义任命亲信去控制住要害部门和军队,防止李氏借机发难。
韦后伪造遗诏立唐中宗的四子李重茂为皇帝。当时李重茂只有16岁。韦后以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
韦后想走当年武则天的路子,先立个傀儡皇帝过渡一下,等到时机成熟再让傀儡皇帝禅位。
李重茂刚即位,韦后一党便迫不及待地制造舆论,宣传女皇再世。宗楚客假借天意宣传革命,称“韦氏宜革唐命”。
李唐一派开始骚动起来。
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和他姑姑太平公主暗中串联支持李唐的将军,密谋发动政变先下手为强。
李隆基并没有把政变的事情告诉父亲李旦。因为李旦素来“恭俭退让”,与世无争,绝不会同意发动政变争夺皇位。
政变选在一个夜晚发动。李隆基先派一位将军进入羽林军的军营,杀掉韦后派任命的将领,接管了羽林军。李隆基亲率羽林军从玄武门杀入宫中。
韦后想要逃走被政变军队抓住杀死。安乐公主正对着镜子描眉画眼,被冲入的士兵杀死。安乐公主二婚丈夫武延秀也被杀死。上官婉儿出来自首,向李隆基求情免死,但仍被斩首。
控制住宫中之后,李隆基下令关闭城门搜捕韦后一党。宗楚客试图化妆出城被守城门的士兵认出杀死。不仅韦后一党悉数被杀,还连累很多无辜的人。
大局已定,李隆基接李旦入宫。
太平公主来到在朝堂之上,当着群臣的面,揪住李重茂的脖领子把他从皇位上拉下来,逼他把让位给叔叔李旦。
韦后临朝不足一月就又遇到“革命”。李隆基拥立李旦登上皇位。
李旦登基后史称唐睿宗。
唐睿宗是少有的对权力没有欲望的人。
唐睿宗是个大书法家,“工草隶书”,擅长草书、隶书。练书法的人讲究心无杂念,宁静淡泊,欲望比常人少些。
唐睿宗和唐中宗一样都是两次为帝。但与唐中宗不一样的是,他两次都做了名义上的皇帝。
第一次是给武则天做招牌皇帝。所有朝政由武则天一手打理。后来索性连名义皇帝也不做了,直接让位给武则天,成全了她的女皇梦。
这一次是自愿充当橡皮图章,把大权撒手给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但凡百官奏事,唐睿宗先问:“曾经和太平公主商议过吗?”再问:“和三郎(李隆基)商议过吗?”“然后可之”。只要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点头了,唐睿宗只管照准。
唐睿宗在其位不谋其政。朝政都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说了算。
李隆基是唐睿宗的第三子,因为拥立之功越过大哥被立为太子。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唐睿宗的妹妹。她立过两次拥立之功。唐中宗、唐睿宗能坐上皇位都有太平公主的一份功劳。张柬之兵变,她是策划人之一。李隆基兵变,她是幕后主谋,并出面宣布废立皇帝。能主持废立大事,可以想象太平公主在朝廷的地位。
由于太平公主的地位特殊和唐睿宗的无能,太平公主在朝堂说话比唐睿宗还好使。文武百官都归附太平公主。朝中大臣多是公主提拔,朝中大事多是公主拍板。公主权倾一时,犹如当年的武后、韦后。
太平公主的儿子姓武,但因为太平公主的关系都受封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