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情报管理的好处就是,后金有什么动静,都能很快传到朱由楥耳朵里。
对于厂卫这么好的帮手,崇祯竟然要自断第三根腿,简直是丧心病狂。
当然,最后的结局就是将自己作死,那怨不得别人。
但是,可怜了亿兆大明子民,最后不得不沦落在铁蹄之下。
紫光阁,朱由楥看着情报,若有所思。
面前站着曹化淳、方正化、田尔耕,刘若愚。
几个人都没有开口,保持着沉默。
皇帝思考的时间,可不敢打搅。
他们和那些文官不同,那些人都是变着法向皇帝找不自在。
而太监们作为皇帝的家奴,就是要照顾好皇帝。
“看来,建奴一直想着咱们乱呢。呵呵,换成是我,也巴不得对手乱成一锅粥。看现在意思,他们那个什么狗屁四大贝勒,内斗的厉害。怎么,你们有没有想法,让他们斗的更激烈?”
面对自己的情报主管们,朱由楥没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
和他们谈,就是谈论阴谋诡计,不上台面之事。
要是和大臣们,自然就是道貌岸然的装逼了。
田尔耕手下的锦衣卫,收集的情报最多。
“陛下,阿敏性急,像个蛮牛,不适合权谋。反倒是莽古尔泰和多尔衮,更适合弄权术。比较起来,多尔衮是最佳人选。至于代善,那厮伪装的厉害,很少在手下面前表露心迹。”
作为深谙满清发展历程的朱由楥来说,他当然知道,多尔衮才是能和黄台吉掰掰手腕的人。
之前的历史上,他一直被压制,没有机会出手。
现在,如果能制造机会的话,鹿死谁手还真未可知。
……
要说收集情报,东厂西厂也不差。
但是涉及到军国重事,他们还是差了点火候。
朱由楥见他们二人不开口,便道,“现在黄台吉声名正盛,就算是多尔衮和莽古尔泰等人有想法,也无法实践。能削弱黄台吉权威的话,那些被压制之人,定会蠢蠢欲动。”
那是自然,如此直白的道理,谁都知道。
但是,谁能让黄台吉失败?
这是个问题。
自从奴儿哈赤战死,他便继位,几次作战下来,互有胜负,但是后金依旧占据优势。
现在辽东情况特殊,大明处在守势,如果让王之臣和高第展开进攻,恐怕力不从心。
而登莱方面,袁可立还没有梳理完整,也并非是最好的办法。
还有谁?
朱由楥将目光注意到西北方向,那里,还有个老邻居呢。
虎墩兔憨,也就是林丹汗。
那厮算起来,是草原上数一数二的实力。
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理论上的蒙古大汗。
自从他继承汗位之后,也想恢复祖先的荣光,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
东边的建奴日益做大,已经不是当初的小跟班。数次博弈下来,已经是遍体鳞伤。
就算是后来和大明结盟,但实力有限,没能挽救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