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被楚国基本上给消灭了。
吴国一看,自己的当年的战友,被楚国欺负这样了,也得找个楚国的小弟研究一下,这就叫: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掌的意思。
尤其是,这次楚国围困蔡国的时候,陈国作为帮凶之一,也积极的参加了这次的活动。
当年,吴国入侵楚国的时候,曾经派人召见陈国的陈怀公前来见面,准备一起对抗楚国,但是陈怀公召集国人征求意见,并且说:主内依附楚国的站在右边,准备依附吴国的站在左边。
这可能是最早的分队占位的意思。
但是,陈国人很有意思,没有按照国君的意思站队,而是按照有田地临近的人站在了一起,而没有田地的人按照亲属关系站在了一起,这样就有些乱套了,此时陈国的大臣逢滑走到陈怀公的面前说:
“我听说:国家的兴起时由于福分,而灭亡是因为祸难。现在的吴国没有福分,楚国没有祸难,所以楚国不能抛弃,吴国不能想从。
现在晋国是盟主,我们就用晋国作为借口拒绝吴国,这个办法怎么样?”
陈怀公对逢滑说这楚国目前的状态:“亲爱的大臣啊,一个国家被别的国家战胜,而且国君逃亡,这不是祸难,又是什么?”
逢滑说:“国家这样的事情很多,谁说暂时的失败,就不一定会迎来之后的胜利和恢复,小国尚能恢复,况且大国呢?我听说,国家兴起,国君不惊动百姓,爱护百姓,这就是福分,国家的灭亡,就是把百姓视同粪土和草芥,这就是他的祸难。
目前,楚国虽然没有德行,但是对百姓也算是尚好,可是吴国因为战事,而百姓凋敝,民不聊生,这不能说是有福分。现在上天之所以让楚国暂时的失败,可能是上天给楚国一个警示吧,因此不能算是祸难,我看,吴国未必就一定能够长期战胜楚国。”
其实,当时的逢滑虽然一番大道理,主要还是从楚国和吴国的两国实力上来分析的,楚国虽然被突然袭击失败,但是国本尚在,吴国未必就能一定灭掉楚国,这就是大的实力对比。
陈国决定为了继续维持与楚国的盟国关系,并没有前来与吴国见面,这就留下了与吴国的仇恨,不过,在吴国伐楚之战的四年后,吴王阖闾又召陈怀公入吴,此时楚国尚在恢复中,没有能力对抗吴国,陈怀公在压力之下只得赴吴,结果被扣留,最终客死吴国。
吴国也算是除了一口恶气。
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阳虎造反的那一年,陈国陈怀公的儿子越,被国人立为陈愍公。
陈国继续的苟延残喘。
愍公六年(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晋国六卿之乱的时候,),陈和楚联合灭顿。
作为报复,吴王夫差攻陈,夺三个城邑而归。
到了现在这个年代,陈国在楚国的压力下,又参加的围困蔡国的围困战,成为灭蔡的帮凶之一,因此吴国现在就是有了一个借口,楚国揍我的小弟蔡国,我就揍楚国的小弟陈国,反正是打狗镇主人嘛。
鲁哀公元年,这一年的八月份,吴国入侵了陈国,这就是报仇,就是借口清算以前的恩怨。